孟子曰:“附〔1〕之以韩、魏〔2〕之家,如其自视欿然〔3〕,则过人远矣。”
〔4〕〔1〕附,益也。〔2〕韩、魏,晋卿富家也。〔3〕欿,音坎。欿然,不自满之意。〔4〕尹氏曰:“言有过人之识,则不以富贵为事。”
212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1〕〔1〕程子曰:“以佚道使民,谓本欲佚之也,播谷、乘屋之类是也。以生道杀民,谓本欲生之也,除害去恶之类是也。盖不得已而为其所当为,则虽咈民主欲而民不怨。其不然者反是。”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1〕。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2〕。夫〔3〕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4〕”
〔1〕驩虞,与欢娱同。皞,胡老反。皞皞,广大自得之貌。程子曰:‘驩虞,有所造为而然,岂能久也?耕田凿井,帝力何有于我?如天之自然,乃王者之政。”杨氏曰:“所以致人驩虞,必有违道干誉之事。若王者则如天,亦不会人喜,亦不令人怒。”〔2〕此所谓皞皞如也。
庸,功也。丰氏曰:“因民之所恶而去之,非有心于杀之也,何怨之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非有心于利之也,何庸之有?辅其性之自然,使自得之,故民日迁善而不知谁之所为也。”〔3〕夫,音扶。〔4〕君子,圣人之通称也。“所过者化”,身所经历之处,即人无不化,如舜之耕历山而日者逊畔,陶河滨而器不苦窳也。“所存者神”,心所存主处,便神妙不测,如孔子之“立斯立,道斯行,绥斯来,动斯和”,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是其德业之盛,乃与天地之化同运并行,举一世而甄陶之,非如霸者,但小小补塞其罅漏而已。此则王道之所以为大,而学者所当尽心也。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1〕。善政〔2〕,不如善教〔3〕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4〕,善教得民心〔5〕。”
〔1〕程子曰:“仁言,谓以仁厚之言加于民。仁声,谓仁闻,谓有仁之实,而为众所称道者也。此尤见仁德之昭着,故其感入尤深也。”〔2〕政,谓法度禁令,所以制其外也。〔3〕教,谓道德齐礼。所以格其心也。〔4〕得民财者,百姓足而君无不足也。〔5〕得民心者,不遗其亲,不後其君也。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1〕。
孩提〔2〕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3〕。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4〕。”
〔1〕良者,本然之善也。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2〕孩提,二,三岁之间,知孩笑、可提抱者也。〔3〕长,上声,下同。爱亲敬长,所谓良知良能者也。〔4〕言亲亲敬长,虽一人之私,然达之天下无不同者,所以为仁义也。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1〕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2〕,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第18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