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音稠。缪,武彪反。绸缪,缠绵补葺也。牖户。巢之通气出入处也。予,鸟自谓也。言我之备患详密如此,今此在下之人,或敢有侮予者乎?周么以鸟之为巢如此,比君之为国,亦当思患而预防之。〔5〕孔子读而赞之,以为知道也。〔6〕般,音盘。乐,音洛。敖,音傲。言其纵欲偷安,亦惟日不足也。〔7〕结上文之意。〔8〕《诗》,《大雅·文王》之篇。〔9〕永,长也。言,犹念也。配,合也。命,天命也。此言福之自己求者。〔10〕《太甲》,《商【论坛为您提供更多更好的TXT小说,记住我们的论坛(www。txtbbs。com)】48书》篇名。〔11〕孽,鱼列反,祸也。违,避也。活:生也;《书》作逭,逭犹缓也。此言祸之自己求者。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1〕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2〕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3〕,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4〕。耕者助而不税〔5〕,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6〕,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7〕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8〕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俊杰,才德之异于众者。〔2〕朝,音潮。〔3〕廛,市宅也。张子曰:“或赋其市地之廛,而不征其货。或治之以市官之法,而不赋其廛。盖逐末者多,则廛以抑之,少则不必廛也。”
〔4〕解见前篇。〔5〕但使出力以助耕公田,而不税其私田也。〔6〕《周礼》:“宅不毛者有里布。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郑氏谓:“宅不种桑麻者,罚之使出一里二十五家之布。民无常业者,罚之使出一夫百亩之税、一家力役之征也。”今战国时,一切取之市宅之民,已赋其廛,又令出此夫、里之布,非先王之法也。〔7〕氓,音盲,民也。〔8〕吕氏曰:“奉行天命,谓之天吏。废兴存亡,惟天所命,不敢不从,若汤、武是也。”此章言能行王政,则寇戎为父子;不行王政,则赤子为仇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3〕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4〕,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5〕。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7〕。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8〕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9〕,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0〕”
〔1〕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人旨有不忍人之心也。
〔2〕言众人虽有不忍人之心,然物欲害之,存焉者寡,故不能察识而推之政事之间。惟圣人全体此心,随感而应,故其所行无非不忍人之政也。
〔3〕乍,犹忽也。〔4〕怵,音黜。怵惕,惊动貌。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此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5〕内:结;读为纳。要:求;平声。恶,去声,下同。声,名也。言乍见之时便有此心,随见而发,非由此三者而然也。程子曰:“满腔于是恻隐之心。”谢氏曰,“人须是识其真心。方乍见孺子入井之时,其心怵惕,乃真心也。非思而得,非勉而中,天理之自然也。内交、要誉、恶其声而然,即人欲之私矣。”〔6〕羞,耻知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去声,下同。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人之所以为心,不外乎是四者,故因论恻隐而悉数之。言人若无此,则不得谓之人,所以明其必有也。〔7〕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外也。〔8〕四体,四肢,人之所必有者也。〔9〕自谓不能者,物欲蔽之耳。〔10〕扩,音廓,推广之意。充,满也。四端在我,随处发见。知皆即此推广而充满其本然之量,则其日新又新,将有不能自己者矣。
第1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