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四书集注>第123章

第123章

能由此而遂充之,则四海虽远,亦吾度内,无难保者。不能充之,则虽事之至【TXT论坛为您提供更多更好的TXT小说,记住我们的论坛(www。txtbbs。com)】49近而不能矣。程子曰:“人皆有是心,惟君子为能扩而充之。不能然者,皆自弃也。然其亢与不充,亦在我而已矣。”又曰:“四端不言信者,既有诚心为四端,则信在其中矣。”愚按:
四端之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无专气,而水、火、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故土于四行无不在,于四时则寄王焉。其理亦犹是也。此章所论人之性情、心之体用,本然全具而各有条理如此。学者于此反求默识而扩充之,则天之所以与我者可以无不尽矣。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1〕?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2〕。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3〕’夫〔4〕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5〕。
不仁不智,无礼无义〔6〕,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7〕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8〕。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後发,发而不中〔9〕,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10〕”
〔1〕函,音含,甲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矢人之心本非不如函人之仁也。〔2〕巫者为人祈祝,利人之生。匠者作为棺椁,利人之死。〔3〕里有仁厚之俗者,犹以为美。人择所以自处而不于仁,安得为智乎?此孔子之言也。焉,於虔反。〔4〕夫,音扶。〔5〕仁、义、礼、智,皆天所与之良贵。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兼统四者,所谓“元者善之长也”,故曰尊爵。在人则为本心全体之德,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人当常在其中,而不可须臾离者也,故曰安宅。此又孟子释孔子之意,以为仁道之大如此,而自不为之,岂非不智之甚乎?〔6〕以不仁,故不智。不智,故不知礼、义之所在。〔7〕由,与犹通。〔8〕此亦因人愧耻之心而引之,使志于仁也。不言智、礼、义者,仁该全体,能为仁则三者在其中矣。
〔9〕中,去声。〔10〕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1〕。禹闻善言则拜〔2〕。大舜有大焉〔3〕:善与人同〔4〕,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5〕;自耕稼、陶、渔〔6〕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7〕”
〔1〕喜其得闻而改之,其勇于自修如此。周子曰:“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程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亦可谓百世之师矣。”〔2〕《书》曰:“禹拜昌言。”盖不待有过,而能屈己以受天下之善也。〔3〕言舜之所为,又有大于禹与子路者。〔4〕善与人同,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也。
〔5〕舍,上声。乐,音洛。己未善,则无所系吝而舍以从人。人有善,则不待勉强而取之于己。此“善与人同”之目也。〔6〕舜之侧微,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7〕与,犹许也、助也。取彼之善而为立于我,则彼益劝于为善矣,是我助其为善也。能使天下之人皆劝于为善,君子之善孰大于此!此章言圣贤乐善之诚,初无彼此之间,故其在人者有以裕于已,在已者有以及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