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阶级关系的变化:
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分:甲、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是降日的;乙、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是抗日反共的,是顽固派,拒绝团结、进步,企图吞并一切势力。我们允许他们单纯抗日。
②中等地主资产阶级(中间力量),动摇在抗日、联共与降日反共之间。
甲、中等资产阶级(商业资本家),政治上不占势力,他们要抗日不同意反共,但不同意共产党的进步政策,要国民党一党专政;乙、中等地主阶级(士绅、名流),在乡村中把持政权,但在全国不占优势,与中央[4]有矛盾,他们要抗日不赞成内战,但又不同意共产党的进步政策,企图在斗争中提高自己;地方实力派(有武装的地主),他们同进步力量有矛盾,同国民党政府也有矛盾,他们想利用我们同顽固派的矛盾达到其政治上的目的。由于他们的领导成分多属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虽然有时表现进步,不久仍然会反动起来的。
③进步的力量(工、农、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④国民党不等于资产阶级的政党,但是以大资产阶级利益为转移,组织成分是很复杂的,有各派的分别。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国民党有进步的因素.
我们的政策:
①我们应发展进步的力量,争取中间的力量,孤立打击顽固的力量。这是三位一体,连环的运用。
②发展进步的力量,主要的是组织广大工农群众,争取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造民主抗日根据地,大量发展自己武装,这是进步的基础。
③运用下列三原则争取中间力量:
甲、我们有力量;乙、尊重他们的利益;丙、坚决打击顽固分子。
争取工农小资产阶级与争取中间力量,在政策上是有区别的。
④坚决孤立打击顽固分子:
甲、打击最顽固的首要者,麻痹次要者;乙、抗日而又反共者应多保留在抗日营垒中,打击其反动的一面;丙、在适当的政治口号下进行军事部署,同时要掌握适可而止的三个原则:”自卫“、”胜利“、”休战“。六个字的秘诀:”有理“、”有利“、”有节“。
⑤斗争与团结:
甲、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乙、反对三种倾向:a.畏惧斗争悲观失望;b.不顾团结的冒进,胜利冲昏头脑;C.闹磨擦制造恐慌。
⑥宣传的五大原则:
甲、孙中山的遗嘱;乙、民族主义,对外求独立,对内求平等;丙、民权主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丁、民生主义;戊、蒋委员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利用这些原则,揭露日汪的假三民主义——”是专制的半殖民主义“。
五、地方工作
(一)政权工作。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建立政权工作(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
①在敌人大”扫荡“之下,旧政权逃跑溃散,我们搞自下而上的民选,与自上而下的委派,以建立政权。如寿张、钜野、鄄城等县。
②由上层统战关系开始,在政权内部合作,开始容纳我干部在政权中工作,经过广泛地渗透之后,在政权中取得地位,逐步掌握部分区乡政权,从而转换旧政权。这种形式必须在对方采取一定的进步政令时才有可能。
③由上层统战关系,在政权以外经过统一群众运动及动委会的工作,建立区乡民选政权,来自下而上的推动、改造、争取政权。
④利用地方实力派与外来官吏的矛盾,在反磨擦胜利中,取得区乡的同情,从而争取县政权的建立。
⑤由个别党员掌握的区乡政权,开展群众运动,开展民主斗争,颁布进步法令,逐渐推广起来,争取全部政权。
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