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金光明经疏>第4章

第4章

第一明四王闻经获利。第二我等四王能说正法下发愿弘通。发愿弘通由获利故也。心进勇锐者明智慧也。就第二中有五番。大为二别。初一番明四王自愿拥护。佛即述成。四番劝他弘通如来述成。就初有二。初王愿护。后如来述。就初复有二。第一四王自明有弘护德。第二若此国土下正发愿。能说者能说十二部也。修行者六度。此两句明出世德。为世法王下明世间德。以法治世遮诸恶鬼等。是世间德也。就第二正发愿中有二。一愿护国。第二如诸国王下愿护人。就第二佛述中有二。第一赞。第二说于正法下正述。初中言四王过去供养诸佛者。此四王位登初地。三阿僧祇劫行行也。种诸善根者过世心也。如大集经说。初地作四天王。二地作忉利王。三地作炎摩王。四地作兜率。五地作化乐。六地作他化。七地初禅。八地二禅。九地三禅。十地四禅也。十回金轮王王四天下。十行银轮王王三天下。十解铜轮王王二天下。十信铁轮王王一天下也。就第二正述中有二。第一述成有德。以是义故下述成愿护。不述闻法得利。就第二述愿护中。先述第二护人。
第二汝等若能下还述第一护国。文相可解。就第二四番劝他弘通中有三。初一番正劝他弘经。次两番示弘经方法。后一番明得失以结劝。菩萨不但自行复欲他化故。先劝他弘经弘经必有方法故。次示方法。既知方法不行则失。行则为得。故次明得失。就第一番中。初四王劝。后如来述。初四王劝中有二。初劝国王弘经。第二以是因缘下明四王拥护。于中有二。初四王闻法得利。得利之事如上。第二从是故我等下明人王被护。于中有三。初明护法。次亦当下护人。复他方下护国。护国有三。初表。次若有人王下释。起诸怖惧下结。问曰。经与四王本是利他。云何乃令彼国有苦。释云。经及四王无心总彼。但此土弘经则此土有德。彼王恶意违此有德。为恶自就耳。如人恶心违佛及父母也。文相可解。就第二佛述中有二。初二十行许。先述第二四王拥护。从若未来世下。第二追述第一国王弘经。就初有三。初述成第一护法。二从及诸人王下。述成第二护人。三从复能拥护下。述成第三护土。护土有三。初略述。二从四王当知下广述。三从以是因缘下结。文相可解。就第二述成。第一人王弘经。第二从是王即为下天王得益。三从是诸人王下劝。
人王下劝人王弘经成前第一。四从以是因缘下。劝天王护成前第二。文相可解。就大段第二有二番。即为二。第一番示弘经方法。第二番示用心方法。就初有二。一四王劝。二如来述。就初复有二。初举果报。二从如是人王下明修因。于中有二。初明重法。二从于说法者下明敬人。
文相可解。就第二佛述中。但述第一行因不述得果。述因中先述第二敬人。二从于说法师下述重法。文相可解。就第二番中有二。初四王劝后如来述。就初有二。一示听法运心。二从世尊是诸人王下示供养运心。问曰。四王是初地已上。云何乃就人王述善。释云。此是应迹令物倾仰生于胜福耳。文相可寻。就第二佛述中。但述供养运心不述听法运心。述中有二。第一此土释迦述人王供。第二从诸佛世尊闻是妙音下。明他方诸佛赞四众弘经耳。就初有二。初明非唯照天宫亦远至大千。第二从是诸人王手擎香炉下。明非但至大千。亦遍至十方佛土。就第二他方赞中有二。第一明闻见兴神变。第二从异口同音下赞叹。于中有二。一赞四众弘经。第二从尔时十方下赞四众得果。于中有二。第一赞当得。第二从汝已能坐下叹已得。因中说果故名已得。十二种行者谓小乘法也。无上法鼓等者谓大乘法也。
大段第三以一番明得失。于中有二。初四王结劝。二如来述。就初有二。先牒上人王弘经。二从我以敬念下牒上天听受。同共一行者。言是弘经人王与四天王同行大乘。故名一行。无有相违名相应行。又是人王弘经利益四天。故名施主。从若有人王下第二正结劝。于中有三。初明不弘经者则有国败之失。第二从若有人王欲得自护下。明弘经者则有土丰之得。第三从以是因缘故下正结劝修行。就初有四。第一明不弘经此。二从我等四王下明四王失利。三从我等四王下明诸天舍国。四从其国当有下明国败亡。就第二明弘经为得中有四。第一明人王欲得土安。二从是人王等下明劝人王弘经。三从我等四王下明四王得益。从如诸梵天下明国安隐。于中有三。初明此经用胜彼三论。二从如是等无量功德下。明说此经人胜彼说论之人。三从若阎浮提下。明此经理过彼三论之理。言出欲论者。是四违陀经明梵天离欲等事。言帝释善论者。谓伽罗论明十善等事。言神仙论者。谓伽世师弥论明五通仙药等事。何故此法胜他三论者。此经以如来大悲广为利益一切众生。
与乐拔苦故胜彼论也。大悲力过梵天。苦行力过帝释者。此是互举一边。第二述中有二。初述护人王。二从若有人能下述护众。文相可解。说偈已下大段第二赞叹中有二。初四王赞佛。二如来叹经。就初有三。初二句标。次六行偈赞。三二行结。就第二中有两。初四行半赞应化二身。后一行半叹法身。就初有二。初三行略。后一行半广。略中有二。初一行半叹化身色光明面目齿白也。次一行半叹身功德智慧三昧也。广中有二。初一行广化身。次半行广应身。叹法身中初半行叹法身中体。次一行叹法身用。就第二如来叹中有四。初五行偈叹经力大。二从阎浮提内下十二行半偈劝人王弘。三从是金光明下四行令天王护。四从若有得闻下三行结上三义。就初有二。初两行叹体。次三行叹用。初中一行明法。次一行明人。就用中初一行与乐。次一行生善。后一行拔苦。
就大段第二十二行半中有两。初四行半劝弘通。二从是经能作下十八行明得益。就弘通中初二行半明弘者有利。后二行正劝。就二得益中有二。初二行半法说有三。初半行明生道善。次一行拔生死苦。后一行与因安乐。第二譬说三。初宝树。第二冷水。后珍宝。文相可知。就第三天护中四。初一行诸天供养。次一行明四王护持。此二正法。次一行诸佛护念。次一行明鬼神拥护。此二正护人。就大段第四结上三义则为三。初一行结第一叹经力大。次一行结第二人王听受。后一行结第三天王守护。偈后长行是大段第三明闻经欢乐散华供养愿护弘经人也。言寂灭法者领上法身体也
大辩品此下四品是大段第二明人部利益弘通之人。即为四别。初一品与功德品益资财。地神品施饮食。散脂品益智慧。若无辩才资生衣服饮食智慧不能弘法。是故四神次第益之。此大辩神迹在天上。神本是九地菩萨具足四辩。故名大辩品。就文有二。一利益说人。
二从当令是等下利益听众。就初有二。初正明利益说者。二从若有众生下劝为他说。又就初有二。初益四辩。初三句是乐说辩。次两句是辞辩。后一句合明法义二辩。二从若是经中下益总持力。第二劝为他说中。初出所化人有善根。二从是说法者下正劝为他说。大段第二益听众中有三。初益福慧。先与智慧后益福报。二从善辞下与四辩善解方便即辞辩也。善能辩畅诸论者是乐说辩。善知伎术者谓法义二辩。三从能出生死下明得佛果也
功德天品此神迹在树神之王。随所至处与他胜乐。故名功德。外国呼神亦名为天。此神本是初地。初地具足檀波罗蜜。故有财物自在行也。就品有二。初与说者所须。第二从我已过去下与听众财物。此品中亦与食饮。而与财物为正。就初有二。初正与所须乃至令得寻经。二从若有众生下劝令弘经。于中初明所化者善根。是说法者下正劝令弘。是诸众生下明所化利益。大段第二与听者财物。于中有二。初明有与之德。第二若有人能下正明与所须。初中先明宿殖善根。是故我今下明今身得随意报。故能以慈心随所念方。以天眼随所视方。以身通随所至方。令众生受乐七宝具足也。就大段第二正与所须中有三。初略明。二从于此北方下广说。三从应当至心下结劝。就初有二。初明令其修因。修因者所谓称金光明。为功德天供养诸佛。别以香华供养天神也。二从当知是人下明得果。
得果者所谓财宝地味谷果滋茂出生诸物也。第二段亦二。初劝修因。二从从此日夜下明得果。就初有三。初示处所。二从若有欲得下正劝修因。三从作是誓愿下明天来。第一可解。第二修因中有四。一修治内外。住处净扫是外。着衣涂身是内。二从为我至心下明供养三宝。三从尔时当说下明读诵咒。四从七日七夜下明修行发愿。言灌顶章句者所谓神咒。神咒所诠凡有四种。一叹诸佛功德。二说第一义谛。三明药草。四唱鬼神名字。此中所明应是诸佛功德。明诸佛功德灌众生信心之顶登法王位。从譬为名故言灌顶。依此咒力必得善果故言吉祥不虚。等行众生者。欲行此法必须同行之人。及中善根者。言下根心薄诵不得咒力。上根德厚不依咒力。必须中根也。第四修行发愿可解。第三明天来中初令兴念。从自于所居下明净舍宅以待。从我于尔时下明天神来。大段第二得果中。初明所须无乞。此是与乐也。从若能以已下明始终扶护。此除苦也。第二结劝可解
坚牢地神品此品是第三施饮食利益行人。神能持地使令不坏。因功受称。此神亦是迹在地神。本是初地以上故有施饮食自在行也。就品有三。初明地神供养弘经之人。第二从我于尔时下明由供养故得弘经。三从是诸众生各于住处下。明由弘故得胜果。就初有三。初表示处。二从世尊随是经典下正明供养。三从我闻法已下明闻法得益。初二可解。就第三中有二。一明地神获利。二从而此大地下明众生得益。于中有三。初明诵出地肥增长百味资益身力颜貌妙特。此是财利。二从成就如是下明法利益。三从是故世间下结。先结财。从是诸众生下结法利。文相可解。就大段第二明弘经中有三。初明地神请说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