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大神者,已度三界,無脩無證。上聖高尊,從脩始證,從證登真。妙行真人者,積妙成真,與道自然者也。無鞅言其眾多;皆元始飛行,來去無礙,故云乘空。天尊將說此經,首分三品,高真以勉,脩真在人,則為精、氣、神也。若人胎元一定,萬炁冥然,與無鞅之多略無少異也。
飛雲丹霄,綠輿瓊輸,羽蓋垂蔭,流精玉光,五色鬱勃,洞煥太空,七日七夜。
飛雲丹霄,精光五色,皆上聖之靈者也。合則為雲,施則為炁。陽之純者為雲為霞,陰之純者為輪為蓋。至於流精耀彩,五色鬱勃,洞然煥乎太空,皆變合之妙。在人則為五臟之華,鍊之如法,陰陽數足,靈寶放光,灌注一身,洞入空景。三數為陽,四數為陰,合而為七。聖人光景回旋,雖億劫不泯,何止七日七夜,其義蓋法陰陽。
諸天日月星宿音秀,璇璣玉衡,一時停輪。
自大羅已下天,天皆有日月星辰,為元化之機。璇璣即斗,玉衡即柄;盈虧消長,晝夜運度,輪轉不停。今以天尊說法在定,故諸天動物,暫得止息,彰乎妙用也。在人則心為琁璣,目為日月,心目俱定,萬化無不停閑。○參校曰:經云,日月琁衡停輪。此亦兼假象設教也。青元所註,在人心目俱定,萬化停閑,此誠切於初學習定之入門。按《老君聖紀》曰:常習止觀,以檢其心,此之義也。
神風靜默,山嶽藏雲,天無浮翳,四炁朗清。
天尊在定,萬境虛元,陰陽既和,風雲氣侯,自然清肅。但以智慧觀身,機緣不動,則出入之息泰定,何氣不清。
頌曰:
神風靜默海無雲,天地澄間四炁清。
若使一緣纔妄動,琁璣又是不停輪。
參校曰:四炁之說,經註未詳,圭堂居士《佛法大明錄》論四真之妙,正引證此段。四炁之清,其曰四真,謂真常、真我、真樂、真淨,以明性命混融之妙,因附見于此。
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無復高下,土皆作碧玉,無有異色。眾真侍座。
以象考之,一國地土即浮黎也。若以道觀之,當以普天普地皆為元始一國。山川林木則高下不齊,榮枯不等,土則淨穢不同。今說法之間,皆即平等,純為玉相,無有差殊。眾真列侍其座,但觀這箇作用,是何光景。於人之身,山川林木一一具足,以定力一觀,則諸塵頓息,一等緬平,如玉之無瑕,安有高下之殊?止在乎心而已。心若不平,遂成堆阜。
頌曰:
一國山川在已身,定中觀處坦然平。
純為玉色元無異,高下都從妄裹生。
參校曰:經云緬平一等,無復高下;與夫無有異色,此皆假象設教也。《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黃櫱葉禪師解云: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徧十方界一齊平等,無彼我相;此本原清淨心,常自圓滿光明徧照也。其義與此正同,故附見于此。
元始天尊懸坐空浮五色獅子之上。
初以道法感召眾真,次以定力等齊虛妄。真妄既息,究竟升玄,此懸坐空浮之義也。又懸坐者,難測也;空浮者,無際也。懸者,玄也;空者,虛也。玄虛而坐,不著實相也。獅子為百獸中王,明此為法中主也。威伏眾獸,表天尊以無畏化人,降伏百魔,使躋道境也。五色,明天人之五識,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為幻之本;修學之士,必先降伏而坐其上。天尊雖登此座,而身在空浮,欲使人虛其心、外其形,道乃斯應,始為超脫之本。
頌曰:
法身湛寂本真常,色相求時本屬狂。
虛心便是空浮座,正意名為百獸王。
說經一徧,諸天大聖同時稱善。是時一國男女聾病,耳皆開聰。說經二徧,盲者目明。說經三徧,喑者能言。說經四徧,跛痾積逮,皆能起行。說經五徧,久病痼疾,一時復形。說經六徧,髮白返黑,齒落更生。說經七徧,老者反壯,少者皆強。說經八徧,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說經九徧,地藏發泄,金玉露形。說經十徧,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是時一國是男是女,莫不傾心,皆受護度,咸得長生。
天尊說經,非念此經一徧止運神思,舉揚大法也。故一徧纔周,諸天大聖隨品高下皆得受生,懼喜悅心,讚美之音,一時同出,故稱日善。而十徧之義,莫不體卦合變。如第一徧召東方無極無量品,體卦則東方應震,震驚百里,所以聾病耳皆開聰。二徧召南方,其卦應離;離,明麗乎萬物,故盲者目明。三徧召西方,其卦為兌。兌者,說也。說以習誦,故喑者能言。四徧召北方,其卦應坎。坎則止物。不可中止,止尚行,故跛痾積逮皆能起行。五徧召東北,其卦為艮。艮為物之終、物之始,終而復始,故久病痼疾一時復形。六徧召東南,其卦為巽。巽尚潔淨,故髮白返黑,齒落更生。七徧召西南,其卦應坤。坤道政養,故老者反壯,少者皆強。八徧召西北,其卦應乾。乾之道,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所以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九徧地藏發泄,金玉露形。九陽因自發泄形完,既得性命之生,復感地藏開現,人皆獲金玉之重寶,則變臭腐為神奇。說經十徧,其數乃極。極則反故枯朽之質,復起成人。蓋眾生耳病則不能聞道,目病則不能見道,舌病則不能宣道,足病則不能行道,疾痼則不能進修,是以天尊四徧說經,使其根器平復。至十徧之周,則返本還元。度人之功,斯乃備矣。殆夫功圓道就,法病頓除,故咸得長生,傾心於至道之域也。經註說九徧解義,故續添出薛幽棲註。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