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法句经疏>第3章

第3章

一切非定无故堕恒召法未曾同彼。未曾同故无定所属。不异一切故备题诸法也。下劝舍着也。但宝明虽复久存学道。良未洞达音声法门。于善恶言下犹难取舍。蒙佛授记。情生踊跃。今明毁誉等法。其唯是声。声类缘生究竟空寂。岂容善恶于其间来。文中有二。初举所观境。第二若遇已下对境修观。正明舍着。前中初牒。次劝。后复释。劝中八风之内略举二条。则是违顺两缘。违中有二。初毁呰诽谤经辱。以加良善讥呵一种。小过则重为讥责也。下明顺意轻微之德。越分称扬名曰赞誉。此皆不实。如空谷响。众生不了。妄谓为有。理观既无。何嗔何喜。下对境修中有二。初明遇境兴观拆之归空。故言此音声者。为大为小乃至都无所得也。故智论言。风名忧檀那。
触脐而上出。是风七处触。顶及龂齿唇舌咽及以胸。是中语言生。凡夫不知此。或着起嗔痴也。若无所得下。第二正劝舍着声既自空。毁誉不实。云何妄生嗔喜之心也。下第二观益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前中初牒上事。修观立衣招胜果。故言作是观已乃至当得菩提。阿之言无。耨多罗言上。三称正。藐之言真。三又云正。菩提称道。即是无上菩提正真之道也。何以故下第二释。良由万法性空。虚通曰道。观声亦尔。何为不证也下明喻合两文。才相飞空睡乃腾虚菩提久现则功不唐捐。故言菩萨观空衣得证也。自下第二次观界空也。内六根外六尘中间六识合为十八。文中有三。初明厌背生死衣。须高栖空理。劝之修观令断诸或。第二譬如阳炎已下。明理隐难彰。借喻为况。第三诸有智者已下。结观修行。明观所成益。前中有三。初举果劝行其因。第二或有众生已下。
明观修意。第三眼不自见已下。正明修观广辩空义。前中复三。初举果劝修。正明菩提体状。第二宝明请问。第三佛言下答也。问曰。三事本空非今始空。体即菩提。无劳别证。何故乃言欲得菩提。当观三处也。释言。菩提体性实无隐显。但以无明所覆有而不觉。安须修观始方克证譬如虚空证性虽净然为烟云尘雾之所隐蔽。不可以空体性净。即文彰不除而自现也。文言于三处中等者。此三事无体。更相依持。离有离无。不生不灭。名为不实。不实性空称为解脱也。劝修意中教如实观者。眼等虚妄诳或。犯夫无其性也。以无生为体故。今劝观舍虚会实。色心妄法更不现前。贪嗔等或自此衰丧。故智论言。内外十二入皆是魔网。虚诳不实。于此中生六种识。亦是魔网。虚诳不实。何者是实唯有不二之法。谓无眼无色乃至无意无法等。是名为实也。下正观中但明眼色与心。余者例令文别有三。初约无性辨空空。就因缘以释。第三善男子应作是念已下。据不住明空旨。言空者。空无有无一切分别悉不相应也。前中初略述计情。第二申理正破。但执见不同。泛说有三。初一是毗昙八计。谓净色为眼。非实天眼所见。是不障碍有对色。
识住眼中以瞻诸尘。名自分眼见色。第二成实人计。识在眼门。分别青黄。即以识为见。第三大乘学者。随文取义立。根尘和合方能见色。良由未达深旨。各随已执计法有性并云能见也。言正破者。但根尘等法并依藏识。一心因缘幻起意无自体。虽复为能见也。今言眼不自见者。正是破辞。若谓眼有见性则未曾不见。开即睹外青黄赤白可能见。自体既不自见。觉有见尘立见。故论言。是眼则不能自见其己体。若不能自见何能见余物。又若不见自体。应自体非眼。然不见自体。而是眼者此则见非是眼。云何名眼能见。若尔应有离见之眼离眼之见也。彼云。眼是不可见有对色。故不自见者。若尔眼体既不为他所见。云何能见他。如百论言。四大非现见。云何生现见。又眼不自见而能见他者。亦应半见半非见。半见可名眼。半不见应非眼。次破识见类。前可知故言眼不自见。既不自见。故知无性空也。色不自名者。色体无心不自言。色对眼彰自。假吊色名。故知无性也。心无形质者。心若有体应有所在。若言在内不应缘境方生。定居其外则身内无心。应同木石。内外推求莫知其所岂有形质也。故起信论言。心无形求十方求之终不可得。下第三总结。眼色无性则无所不在。故得眼住于内。色常处外。心无形质。的无所在也。下约因缘释中有三。初明眼色相依二俱无体。二明眼色既空无所染着。三明菩萨可知因缘。寂灭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亦可明法性自尔。本来空寂众生不达。计之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