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人生幸福论(下)>第40章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认为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火迸射出来。
当然,历史上也出现过劳动创造与幸福分离的情况。在阶级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②在社①林特耐:《幸福的愉快》,1931年布拉格版,第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3页。
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新生活与享受新生活已和谐地结合起来。
崭新的制度向人们展示了:一方面,实现幸福的条件首先在于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奋斗;另一方面,主体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更充分、更完美的享受与幸福。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创造的多种意义时精辟地指出:作为生存手段,劳动有谋生的意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劳动创造是个体生命的表现或个性特点的发挥;作为生产他人需要的产品的活动,劳动创造又是个人社会本质的实现。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作为人们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
只有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人们才能实现和提高人生的价值,获得恒久不衰的精神享受。
所以,马克思论述道:人的创造活动过程标志着“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
,人们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感觉到个人的乐趣”。
①而一个人在创造活动中所感受到的享受,恰恰正是他作为一个创造者所获得的莫大幸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也指出,什么是生活的最大①《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08页。
乐趣?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
门捷列夫则直截了当地劝告人们:“劳动吧!在劳动中可以得到安宁,而在其它事物中是找不到的。
享乐只是为了自私,它是会消失的;但是为别人而劳动却会留下永恒愉快的痕迹。“①许多科学家都曾体验到了劳动所带来的幸福。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海森伯在进入“量子”微观世界时,曾情绪激动地说,最初的一瞬间他深感恐慌,感到通过原子现象的表面窥测到了一个异常美丽的内容,他当时几乎晕眩了。达尔文把幸福寓于科学事业的奋斗中,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
他直抒胸臆:“我一生中的主要享受和唯一职业就是科学工作,由这种工作所引起的兴奋使我暂时忘记了、或者完全驱逐了我的日常的不舒服。”
②电影《沙鸥》的一段画外音也揭示了同一道理:“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目标是否达到,而在①比萨尔目夫斯基:《门得也列夫的生平和事业》,时代出版社1956年版,第55页。
②《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5页。
于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奋斗之中。“既然必须在不断的创造和奋斗中实现幸福,那么,为了实现幸福,无疑,人们必须投入轰轰烈烈的创造活动中去,为实现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而坚持不懈地奋斗。当然,在不断的创造和奋斗中实现幸福,必须建立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同时处理好个人牺牲与幸福的关系。
一客观条件是幸福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幸福并不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之上,通过主体的不断创造和奋斗实现的。幸福,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作为主观体验来看,是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赢得一定的客观条件,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愉悦感受。显然,客观条件是幸福的基础和前提,幸福必须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才能取得。
所谓客观条件,主要指:劳动机会,安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这些客观条件实际上是整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方面建设工作所提供的条件。由此看来,个人幸福的基础在于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幸福的基础在于国家建设事业的兴旺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它不能脱离人民的整体利益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社会,产生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形态中,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人的幸福及其实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