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人生幸福论(下)>第39章
有一天,徽州帮大商人举行盛大宴会,遍请南京全城的贵客文人,并让兴化班和华林班唱对台戏助兴。兴化班在席东,华林班在席西,同时演出《鸣凤记》。开头,东、西两台乐器铿锵,歌声悠扬,不分上下。当演到相国严嵩和夏言争论是否应该收复河套这一情节对,东台上扮严嵩的马锦演得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味道,而西台上扮演严嵩的人却演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异常精彩。于是,东席的观众纷纷面向西台,为西台喝采,有许多的人干脆把座位移到西台面前去了。
过了一会儿,东台的兴化班还没有把这出戏唱完,便停锣息鼓,早早收场了。原来,马锦感到自己演出平平,没有再演下去。他离开了兴化班出来了。
从此只剩下华林班在南京独享盛名。
其实,马锦并不是逃避。
他在遭了如此大的挫折以后,脸上无光,但对戏一点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立志要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他积极进取,决心把这口气争回来。他听说当时的宰相顾秉谦是严嵩一流的人物,便跋涉千里,从南京跑到北京,托人介绍,给顾秉谦当上了仆人。马锦每天侍候顾秉谦,仔细观察他的行动举止,琢磨他说话的语气声调,一有机会。就暗暗地揣摩。就这样,他苦苦地下了三年功夫,把顾秉谦的风度举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琢磨熟了,以之为基础,他又演严嵩,结果演得非常成功,最后终于又与华林班对演,战而胜之,让兴化班独占了鳌头。
人们不论在各种比赛中,还是在升学求职上,不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的态度,坚信“有志者事竞成”
、“皇天不负有心人”
、奋力拼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幸福。
战胜挫折争取成功在挫折面前只有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通过努力,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鉴真五次东渡日本失败,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愈挫愈坚,初衷不改。他不顾众人劝阻,训练了船工,作了充分的准备,于公元735年,以66岁高龄,置双目失明于不顾,毅然进行了第六次东渡,船队终于冲破了东海的惊涛骇浪,成功地到达了日本。
开普勒在挫折面前,也是积极进取,最后战胜了挫折。
曹雪芹同样是在战胜逆境后,取得了小说创作成功的。上面提到的马锦也是由于采取丁积极进取的态度,刻苦临摹,才最终战胜了挫折。当他再演严嵩和夏言争论那场戏时,马锦演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简直把严嵩演活了,观众连声叫好,喝彩不绝。
在实现幸福的征程中,人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只有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吸取值得记取的教训,克服了困难,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或许,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有些人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终生诸事无成。他的人生成为一场悲剧,但即是那样,只要尽到了努力,这些悲剧人物在反省自己时也会内心宁静而幸福,他会自豪地说,在事业中,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正如文天祥在屡次战败后所咏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种悲壮的幸福感,是更加深刻动人的。
幸福依靠创造和奋斗
幸福具有生动的内容和多重层次的境界,令人神往。
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权利,获得幸福是人生的目的。举凡代表历史前进的社会变革活动,无不以实现人的幸福为宗旨。特别是在近代以来,人们常把幸福载入自己的活动纲领中。200多年前的美国《独立宣言》即明确地宣布,人对幸福的追求,是不可剥夺的一项神圣权利。但是,幸福不是毛毛雨,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实现幸福,就必须投身到不断的创造和奋斗中去,正所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当然,我们不能把“斗争就是幸福”片面地理解成“为斗争而斗争”
,搞“斗争至上”
,奉行“斗争就是一切”。
然而,把幸福的希望奇托在命运之神的恩赐上,企图“坐享其成”
,是绝对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把幸福的实现看成一个过程,在不断创造和奋斗中实现幸福。
“我们称之为幸福的东西,决不是某种物,而是某种过程。”
①林特耐的这一至理名言,切中了幸福的要义。幸福正是通过不断的创造和奋斗过程实现的。从动态方面看,人的幸福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简要地表达为:主体需要—→实践活动—→客观对象—→满足状态—→自我反省—→幸福感受。显而易见,实践活动是主体需要作用于客观对象的中介,而不断的创造和奋斗则是实践活动最有意义的方面。尼采曾认定幸福应直接归结为“创造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