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利息与价格>第34章

第34章

但是要注意,远里所指的纯粹是地方银行的问题,其纸币(如李嘉图所指出的)只能在其自己区域内流通,而不是指的伦敦,至于伦敦英格兰
银行的纸币,当然是到处可以自由接受的。如果地方银行过度扩大其发行,照李嘉图的意见,将引起当地价格上涨,从而促使该地区货物输入
增加、对伦敦输出减少;由此该地区的支付差额将迅速趁于逆势。但是关于这一个问题,杜克的论述无疑是比较确当的。杜克将这样说,地方
银行放宽信用条件以后,将促使资本由各地方向伦敦转移。但不论处于那一情况,结果是一样的。地方银行部分的纸币将回笼,掉换英格兰银
行纸币,用以在伦敦支付;或者,结果是一样的,将要求这些银行提供对伦敦的汇票或支票。
只有由这些银行与中央银行合作进行,决不是单独行动,方才有可能在所有英格兰银行纸币自其境内排出以后,扩大其自己纸币的流通。
即使是不兑现纸币,情况也是这样。同样的,英格兰银行的纸币流通收缩时,将追使地方银行对其自己纸币的流通作相应的缩减。地方的银行
业者的报告,其所《通货原理的探讨》。
根据的显然是事实。但这些事实与我们当前的问题没有任何关系。一个单独的银行,无论借助于纸币或支票,只能在一个极狭窄的范围内
扩大其贷款范围。如果银行于供给信用时过于随便,这就会直接危及其纸币或支票,使它们会集中在别的银行手里,然后来提请偿还;或者从
最好的情况来说,这家银行与别的银行往来时,可能要支付较高的往来帐户利息,高于它所收入的。
所以关于“银行”对货币流通以及对价格的影响,必须就整个国家,或者,在极端的情况下,就整个世界所有的银行综合起来考虑。就经
济学而论,有些经济知识系由私人经济而来,只适用于私人经济,倘未经进一步研究,即施之于全国或国际方面,是极容易产生错误结论的。
有些人,如弗拉敦和杜克,就是根据这些以及相类的事实,绝对否认在现实中发生的这类价格变动有由银行政策负责的任何可能。约翰·
穆勒对于货币问题居于折中地位。他的观点有些前后不相一致,对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不论在其本国或国外,并无重大关系;但他除将投机
和恐慌时期作为例外,得出的也是同样否定的结论。穆勒认为杜克的理论在“市场稳静的情况”
下是完全正确的。那时“各人经营着通常数量的业务……或者他的业务只是随着他的资本或联系的扩大,或随着由于社会繁荣而对于他的
商品需要的逐渐扩大而作相座的增加”。在这样的时期,“生产者和商人并不需要比平时更多的贷款”,同时“银行业者只有扩大贷款,才能
增加发行,在这样情况下,发行额也只有作暂时增加的可能”。“即使我们可以假定银行业者将贷款利率降至市场利率以下,借以造成贷款需
求人为的增加,他们发行的纸币”,穆勒告诉我们,“也不能保持流通;因为借款人在利用以完成一笔交易以后,即把它付出,而收到这项资
金的债权人或商人,对于这项额外数量的纸币,并没有立时使用的需要,将作为存款送回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穆勒断言,“一般流通媒
介,不能任凭银行业者的愿望有所增加:任何增加的结果,不是向银行回笼,就是停滞在公众的手里,价格是不会上涨的”。对于一个有这样
重大意义的问题,穆勒所据以阐述的只是一个孤独的例子,而且其推论也很不确当,这是一个很大遗憾。一个指定数量的纸币,将继续流通到
多久,是一个很长的还是很短的时期,是无法断定的。穆勒所举的例子,倘从它的反面设想,也是同样容易的。可以假定这项纸币并不流到一
个单独的商人手里、由他送还银行,而是以零星数目付给为数众多的各不相关的人,这样这项纸币将消失在流通中。但这仍是不能说明什么的
,因为这时是否会有一个相当数目的别的纸币被排出流通,是无法肯定的。银行方面这样的举动,其结果是否会增加流通,最后须看这措施的
本身,其意图是否在于引起价格上涨而定。易言之,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不当求之于象这祥的纸币发行的膨胀,而是在于银行供给信用的趋于放宽,这一点本身就是膨胀的起因。
这一点将非常明显,如果暇定我们不是处于这样一个颇为复染的制度,而是处于另一个想象的制度,其间一切支付概用支票。那时将完全
没有“货币流通”。支票照例地在一天或两天以后回到银行(或者更恰切些,回到银本书第6章已着重提到。
行中之一,然后到银行的票据交换所)。在我们以前讨论中的情况是纸币发行的膨胀,现在相应的情况是银行周转的增加。这一情况是否
发生,这时主要是看银行贴现率的降低,其意图是否在于通过此举的本身来引起价格上涨,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最简单的假设。当市场情况在别的方面不变时利率的变化这是很明显的,关于现时价格,其情况也是如此——但以在这样的假定下为
前提(这个假设将始终贯串在本章里),那就是当利率低落,或者再广泛些,当信用松懈时,市场情况并没有任何别的变化,因此真正增加了
企业的获利能力。在以下儿章里,我们将放弃这个纯属臆想的假设,将考虑正常得多的情况,在那个情况下利率的改变,将往往会跟着发生(
或者是起因于)别的方面的经济变化。在这个范畴里所起的争论,其间足有半数可以归因于对这个重要区别的缺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