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太极图说辩
序曰:《太极图》者创于河上公,传自陈图南,名为《无极图》,乃方士修炼之术也。与老庄之长生久视,又其旁门歧路也。老庄以虚无为宗,无事为用;方士以逆成丹,多所造作,去致虚静笃远矣。
周茂叔得之,更为《太极图说》,则穷其本而反于老庄,可谓拾瓦砾而悟精蕴,但缀说于图,合二途为一门,其病生矣。又惧老氏非孔孟之正道,不可以传来学,借大《易》以申其意,混二术而总冒以儒,其病更甚矣。盖夫子之言太极,专以明《易》也;茂叔之言太极,则空中之造化也。
两者本不同道,朱元晦又从而分析辩解之,则更难以释矣。茂叔强三为一,元晦混四为一,虽极其推崇而拜,失茂叔之故我矣,其病可复瘳耶?茂叔得图于方士,得偈于释心、证于老。元晦得葛长庚,得偈于道谦,而欲会通之于儒,曰:“庖羲、文王未尝言太极,而孔子言之;孔子未尝言无际,而周子言之。
先圣後圣,同条共贯”。此过于标榜也,父子之言太极,不过赞《易》有至极之理,非别有太极而欲上乎羲、文也。茂叔之“无极而太极”不过推墨附儒,在元晦无乃推假即真,戴僭窃为君父乎?吾不知千圣何故吝此而不传其秘耶?夫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愚二十年学《易》,稍窥“十翼”藩篱,确知《易》、老不可混称,确知老之不同于释,灼见儒、释、老之不可冒昧影响,然後敢明言此图之非《易》,而且有老与仙、与释之淆乱,不揣固陋,一一而是正之。如此,吾知见者必将怒目裂眦,以定予非圣之罪,然而莫之避者,何也?圣人之大道非一人所可私,亦非阿党所能据,千秋万世必有明之者矣。
时贤之罪予也,何伤?作《太极图说辩》。
陈图南本图
辩曰:此图本名《无极图》,陈图南刻于华山石壁。列此名位,创自河上公,魏伯阳得之以着《参同契》,钟离权得之以授吕洞宾,洞宾後与图南同隐华山,因以授陈。
陈又受《先天图》于麻衣道者,皆以授种放。放以授穆修与僧寿涯。修以《先天图》授李挺之,挺之以授邵天叟,天叟授于尧夫。
修以《无极图》授周茂叔,茂叔又得先天地之偈于寿涯。乃方士修炼之术,其义“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其大较重在水火,火性炎上,逆之使下则火不燥烈,唯温养而和燠。
水性润下,逆之使上则水不卑湿,唯滋养而光泽。滋养之至,接续而不已;温养之至,坚固而不败。律以老氏虚无之道,已为有意。
就其图而述之,其最下一○,名为“玄牝之门”。玄牝,即谷神也。牝者,窍也。
谷者,虚也。玄与神,皆莫可指测之谓。在老、庄而言,谓玄妙神化,即是此虚无而为万有之原。
在修炼之家,以玄牝谷神为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气之所由以生,是为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知觉,皆根于此。于是,提其祖气上升,为稍上一○,名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炼有形之精,化为微芒之气,炼依希呼吸之气,化为出有入无之神,便贯彻于五藏、六腑而为中
,名为“五气朝元”。行之而得也,则水火交媾而为又其上之
,名为“取坎填离”,乃成圣胎。又使复还于无始,而为最上之一○,名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而功用至矣。
盖始于得窍,决于炼己,次于和合,次于得药,终于脱胎成仙,真求长生之秘术也。若老、庄之本旨则不然,老氏云:“天下之道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庄生云:“万物出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其意以虚无生气,气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之运行动作,皆气之运行动作也。
气之运行动作,皆虚无为之宰也,故曰:“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皆虚无之用也。其长生也,唯神是守,昏昏昧昧,纯纯常常,与天为游,气聚而生,气散而死,复归太虚,故曰:“生死为徒,吾又何患?”彼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生何足贪?死何足恶?故能齐彭殇、一寿夭,无心而任化,及其流而为仙真之教,则以矫揉为守气,而炼精炼气之术兴。以自私自利为全性,而取坎填离之法立,乃庄生所谓“一犯人之形“,而遂贪生恶死者也。
则斯图也,非老氏之曲学与?在老氏犹为稂莠,在儒者反以为正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