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第23章
五重者。一是本源之心非动非静。二不忍谓以怨报怨。三忍虽不加报未能忘怀。即未至彼岸忍。四忘情绝虑寂然不动。即至彼岸忍。五非动非静。即超彼岸忍。为治动心且居静境。动既非实静岂为真。若准五门方为究竟。与其第一更无二源。体相常然竟无改易。今言忍辱波罗蜜即第四门。非忍辱波罗蜜即第五门。离苦相者。已越第三彼岸非岸兼超第四。尚踰静境岂有动心。
初后两端正当忍体。正明经征意云。以何义故。能行此忍。释意云。以无我人等相故也。歌利王等。准涅槃经说。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富单那城婆罗门家。是时有王名迦罗富。其性暴恶憍慢自在。我于尔时为众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禅思。尔时彼王春木华敷。与其眷属宫人婇女出城游观。在林树下五欲自娱。
其诸婇女舍王游戏遂至我所。我时为欲断彼贪故而为说法。时王见我便生恶心。而问我言。汝今以得阿罗汉果耶。我言不得。复言获得不还果耶。我言不得。复言汝既年少。未得如是二果。则为具有贪欲烦恼。云何恣情观我女人。我即答言。大王当知。我今虽未断贪欲结。然其内心实无贪着。王言痴人。世有仙人服气食果见色尚贪。况汝盛年未断贪欲。云何见色而当不着。我言大王见色不贪。实不由于服气食果。皆由系念无常不净。
王言。若有轻他而生诽谤。云何得名修持净戒。我言。大王若有妒心则为诽谤。我无妒心云何言谤。王言。大士云何名戒。我言。忍名为戒。王言若忍。是戒当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即截我耳。时我被截容颜不变。时王群臣。见是事已即谏王言。如是大士不应加害。王告诸臣。汝等云何知是大士。
诸臣不言见受苦时容颜不变。王复语言。我当更试知变不变。即劓其鼻刖其手足。尔时菩萨。已于无量无边世中。修习慈悲愍苦众生。时四天王心怀嗔忿雨砂砾石。王见事已心大怖畏。复至我所长跪而言。惟愿哀愍听我忏悔。
我言。大王我心无嗔亦如无贪。王言。大德云何得知。我即立誓。我若真实无嗔恨者。令我此身平复如故。发是愿已身即平复。今疏言。问得四果者。盖通相而言也。论云。下义如后释。反显经征意云。以何义故得知无我等相。释意云。若有我相应生嗔恨。既不嗔恨则无我相。如昔立誓若实无嗔身即平复。
以无嗔故则知无我。以无我故。方成真实忍波罗蜜。支离也。相续忍经意云。恐人将谓只是一度能为此忍。故说过去已五百生。或恐人言无我能忍应可暂时。若使频为必不能尔。故说多生悉皆如是。或恐人言有何所因无我。能忍故说多生忍之熟故。含三意故有是言也。累苦故者。本疑累苦难忍。却由累苦能忍。斯则翻前三意中后二意也。而乐者。然有四意故乐。一为忍熟故乐。
如役力之人久得其志也。二为正定故乐。常踞大定寂灭不动故。三为愍他故乐。如孩子杖父父即乐生。四为自利故乐。以将此幻形易得坚质。具兹四意故言乐也。疏文但有前三。故偈云下引证。如是苦行果者。对破疑情也。谓因苦果还苦。因乐果还乐。故不同也。如陶金作器器还是金。和土脱墼墼还是土。前征云。何此法不成苦果。今此结云。如是苦行故。不成苦果也。二劝离相中疏二。
一引论叙意。论云下出劝之由也。谓不能安忍。欲舍菩提心。由见苦故。见苦是苦者。由不离我相故。若离我相则不见苦。自然成忍不舍菩提故。今劝之令离相也。夫菩提心者。谓上求下化二利不息。既若见苦为苦。即不能忘身舍命出生入死。是故便舍大菩提心。如舍利弗本发大心行菩萨行。至六住被乞眼睛便生嗔忿不成忍行舍大归小。盖由我相也。三种苦者。前二即次文。后一即当第十疑中心住于法行布施等是也。意明住相行施堕有漏中。受用欲乐疲乏生苦也。亦可有漏有限。有限故乏受用。乏受用故生于苦也。然今依天亲科经。
故不收入此段。前二文理相似故全用之。总标经意云。以是无我相等得成忍行。故彼诸菩萨。应须离相发菩提心。若离等者。住相既舍菩提。不住即成大忍。菩提之心自然久固。何舍之有也。无著下可知流转苦。经意云。不应住于色等六境生于妄心。应生无住菩提之心。若心有住色等境界。则为非住菩提也。以是义故。佛于正答问之中说菩萨心。不应住于色等布施。菩萨之行处处皆同。
故引前文以证于后也。流是下解科文。此即四谛之中。前二世间因果也。大云解云。集招苦果故说为流。生死不停故名为转。斯则袭习纶轮之义也。着色等者。着色等即疲乏。菩提心不生。不着色等即不疲乏。菩提心生矣。引前等者。是上修行文中也。已如前说相违苦。经意云。菩萨行行本为利益众生。
故便离相行于布施。若能离相则众生相违时。不生疲乏也。况我法二相。如来说为非相耶。以皆本无故须离矣。若其本有何用离之。劝离之旨方兹着矣。疏文内引无著显意。既为等者。盖不合为而为之也。如人邀客本为供承见有所须反生凌辱于理如何。由不能下。出嗔之所以也。故显下出经意也。但无此二心必相应。论云下。二约天亲释文。众生相者。以魏经云。一切众生相故。阴中等者。今于阴中不见有我。故云非相也。五阴法者。以彼众生。皆用五阴之所成故。阴空等者。以无能成之五阴故。云法无我也。然此人法二相本自空无。
众生不知妄执为有。今所说者意。令知而离之也。又此我法经文。文与意反。文即先法后人。意则先人后法。魏经之内文句昭然。故今疏中顺意释也。第九疏初标章。于证下。述疑意兼指疑起处也。此从前第三第七中来。以彼校量内外财施不及持经。以此得菩提故遂起疑云。若然者且言说是因。因即是道以此证果理则不成。何者。以果是无为无为有体。因是有为有为无体。无体之道不到果中。
云何说此而为因耶。断疑经意云。如来之言真实无异。皆如其事不狂众生。持说必趣菩提。汝等云何不信。又以如来说于真实等故。名如来为真实语者。由是者字皆属如来。疏文初略消经意。佛所下。通说断疑之意。皆如其事者。即下四语所说之事。今说等者以彼况此也。意云彼既无谬此岂不然。真语下。二广释五语。佛身即真身也。以法报合论理智无二故。若欲分文别指。则佛身是报。大菩提法为法也。是真智者。以菩提是觉觉即智故。论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法报合说同名真身。如来说此真智之法。乃名如来为真语者。此则以所说名能说也。余皆例此。谛实等义已如前说。如语等者。
小乘虽有生空之理非实真如。以是偏真未彻源。故大乘之内。具显三空。空病亦空是究竟真如法也。不异者。与三乘弟子授记劫数久远名号寿量国土等事。一一不异故也。佛将等者。谓本来只有四语。秦什译时加此一语。欲以统收四语发明佛意用之断疑也。应可一一举而问之。以显不狂之义。且如佛说大菩提法。为真智时为真不真耶。则对曰。真当知。如来是真语者。斯则不诳之义明矣。他皆例此。说此四事既不诳人。
今说此经受持得菩提果。岂成诳耶。云何不信。虽此言说有为无体之因。能证离言无为有体之果。故偈云。果虽不住道而首能为因。以诸佛实语。彼智有四种。亦如净名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无离文字说解脱也。离执经意者。前虽以言遣疑又恐随言生执。闻说依言得菩提。便谓言中有菩提。及闻言中无菩提。便谓毕竟无菩提。不达言空而法实故作斯执。今则遣之故。云如来所得等也。如言等者。为言说缘生本无自性。言中菩提亦同言说。何以故。有名无实故。如言于火但有火名。名言二法皆无体性。故云如言等也。不如等者。不似言说也。谓言说毕竟无体。菩提之法即不无也。但以不在言中。不无离言之法。
如言中之火虽无不无离言之火。由是言中虽无火。不妨因言而得火。言中虽无菩提。不妨因言而得菩提。以依言进修必证果故。若然者则不应言中执有离言执无。达此有无方云离执。故偈云。顺彼实智说。不实亦不虚。如闻声取证。对治如是说。第十疏初标章。若圣下指疑起处。此从第三中来。准彼但云无为不言真如。今所言者。拣余无为故。所以拣者欲显所疑要成遍义。余无为法有不遍故。彼真如下立理也。如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斯则处及尘尘时。该念念故也。何故下结成疑。既遍时处即合皆得。何故有得不得耶。断疑经意云。若住法行施。则不得真如。如入暗中一无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