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地前地上十地节级不同。由是果人决无异说。故云下。结成上义。既一佛多佛过去未来所说皆同。咸如其证。如证之说不亦胜乎。故论云下引证唯独等者。说般若能断烦恼。无有一佛不作此说。余皆若此。第一等者。以谛理离言说相离名字相故不可说。此证前既如其证则无所说也。然无著天亲语。
虽似异其意实同。既如其证岂非第一义耶。尘胜经问答之文可见。释意云。所言尘者。非烦恼尘但是地尘。所言世界者。非染因界但是地尘界。此即蹑前校量中来。由前说河沙宝施不及持经。惑者所闻未能诚信。所以如来特说此义。使其明见优劣用涤所疑。具在疏文昭然可见。
论云下。释尽其意。意云。碎界为尘。尘上不起烦恼。宝施得福即有贪嗔五欲自娱。无恶不造。故相传云。布施是第三生怨。所以尘界胜于宝施。且尘界但不起过尚得为胜。况受持此经。定招佛果岂可以为劣哉。由是相望便有三重胜劣。谓宝施不及尘界。尘界不及持经。持经尚胜于尘界。岂得不如宝施。
如百姓不如宰相。宰相不如天子。天子尚胜于宰相。岂得不如百姓。喻中天子最胜也。法中持经最胜也。经胜所以岂不昭然。大云下。但对经文以拣法喻。更无别义。然其意者。说微尘是尘。贪等亦是尘。以俱有坌污之义故。说三千为界。说烦恼染因亦为界。以皆有为因之义故。亦可三千是器界。烦恼是有情界故也。今则拣非贪等尘及染因界。但是地尘及三千界也。是则结释上义并如前说。果胜经问答之文可知征意云。以何义故。不以三十二相为法身如来。释意云。
如来说三十二相。非是法身无为之相。但是化身有为之相故。恐施下。叙经起之意也。恐彼意云若施不求佛即起烦恼本。为求佛云何烦恼。彼所求者。即是三十二相之身。为破此见故复问之。持说下。且标胜劣。谓宝施但得色相。持经即得菩提。故云胜彼福德。何以故者。征意云。既得三十二相。何不得菩提。彼相下释也。理法身是菩提相。彼三十二相非菩提相。所以言者。菩提无相故。由法身即菩提相。非菩提相空矣。又于其中。法身则胜色身则劣。何以故。法身无为真实性故。色身有为影像相故。然由持说因胜故。果中获法身。宝施因劣故。果中获色身。
故上标云。持说此经胜彼福德。经福下转遮谬解。恐施宝者闻上所说。便云虽知色身劣于法身宝施不如持说。我以不能持说不要法身恒将宝施成就色身。相好既圆不亦妙矣。为遮此见故此云也。谓前且约别义分于因果。故说施感相身。若据实义而论。空施不成相果。何者。由无智慧随相生情。所施虽多唯成有漏。纵得三十二相。但是转轮王色相虽同不名为佛。若能持说此经。则智慧圆起。依慧行施不住有空。以无漏因获无漏果。如此三十二相。始得名为佛焉。意明下。结释上义不逾前说。校量经意如文可知。但甚多之言。显超命施之福也。舍身等者。意恐人闻宝施不及受持。便谓以是身外之财所以劣于经福。若将身命布施必胜受持。为破其见故有此文。沙数犹劣况一身耶。泣叹经意者。
谓空生闻上所说。喜极成悲泣涕连连。自宣心曲身为罗汉已是多时慧眼虽开未闻斯教。舍身下。悲泣之由。然有三意。一谓伤彼舍身虚其功。故意云。舍命河沙劣于持说。不达深旨劳而无功。二谓悲曩劫不逢遇故意云。在凡不闻故当其分。自阶圣果亦未闻之。三谓庆今得闻。喜极成悲故。善吉创闻深法非本所望。涕泪交流以彰极喜。今此疏中且明前一也。论云下引证。慧眼等者。谓空生混迹寄位小乘。自证人空已来未闻法空之理。
以法空是大乘所证境故然。以此为经胜由者。有两重意。一谓教若粗浅闻乃寻常。既感悲啼乃知深妙。二谓常人啼泣未足为奇。善吉悲伤当知最胜。胜之所以不亦明乎正明经意云。若人闻此能生信心。此信若生不信诸法。故云清净。诸法既泯实相生焉。三身功德自此周备。岂不胜耶。第一等者如前所明经。
文存略故标二也。此中即般若教。余者即未说般若之前。二乘人天之教。所言实相者。即无相之相也。谓无我法之相。以要言之。离一切相名为实相。故下文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言余教所无者。谓人天教中具足二执。小乘教内法相犹存。不可以二执之相而为实相。故言余者非实相。非犹无也。言此有者。谓顿除二执双显二空空病亦空。二边皆离中道斯显名实相焉。故云此中有也。问实相之理教但能诠。云何信心便生实相。答谓能信此经必无二执。无二执处即是实相。
非谓别有实相生也。佛迹经意云。此实相者体当胜义。但唯无相名依世谛故言实相。为离等者。恐闻实相之名。便生实相之想。想即分别也。良以实相真妙言念不及。虽假言念唯证相应。
若起当情但唯影像。恐认于此故曰即非。信解经意云。我为阿罗汉亲禀佛言。信解受持不为难事。若当来世浊恶世中。去圣时远不闻佛说。览斯遗教信解法空。领受任持依解起行。若斯等类不亦难乎。未来等者。谓无著出世当正法中。故引来世之胜人。以诫当时之劣者。是知小人君子何代无之。斯则指于第二疑中所说后五百岁持戒修福者也。三空经征意云。设有能信解受持。以何义故得为希有。释意云。以无我等相故。此则我空也。征意云。所以令无我等相者。何谓也。释意云。
以我等相即非相故。我相体是心心所法。既无此体即是法空也。又征意云。以何义故。令无我法之相。后释意云。离一切相名为佛。故诸相虽多不逾我法。今此统收故云一切。斯则是相皆离为俱空也。俱空之理则名为佛。佛自此成故言胜也。人法二取其义可知。显示等者。为我法二空菩萨。有分离一切相。方是如来。今显示此义者。令诸菩萨方便随顺学而习之见贤思齐速成佛故。
故云诸佛世尊乃至如是学也。印定经意如文可知。然以前来从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乃至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尽是空生之言。于中逦迤有其六重。所谓闻法悲啼信生实相。对彰难易明无我人。法执兼亡尽成佛故。如斯所说皆当诚谛之言。故佛世尊印云如是。重言者表言当之极耳。不动经意云。此经深妙难解难知。或有人闻多生惊畏。若得不生惊畏。岂不希有者哉。实难其人盖缘经胜。
经胜之义昭然可知。惊畏者。此三行相不同。惊谓愕然而怪。怖则进退慞惶。畏则一向恐惧。如人欲往上京行于大路。以先未经历忽然而惊。心自念言何谓至此。或进或退疑是疑非。遂无决定之心。谓此路元来不是。或反而不进。或恐惧发狂坠壑投岩不终天命。法中亦尔。以佛于人天小乘教中说空说有。不达意者随言而执。及说此经则显非空非有中道之理。先所执者悉皆惊畏。却以为非不能进趣。或堕凡夫或落小乘。菩提真空从兹永失。
今之经意则云。若人闻此不有。不空难信之法。不生惊畏之心。则能不舍菩提进向大道。旨趣深妙鲜有其人。若或有之是为希有也。大因经征意云。以何义故。闻而不惊等。得为希有耶。释意云。以此法门于诸波罗蜜中是第一波罗蜜故。然此波罗蜜。若约胜义则不可言故。言非第一等。今所说者约世谛说。为胜之义不亦然乎。故云是名等。二都下。为前来两重校量皆言经胜。释胜所以已列九门。
每门之中各是一义。未知根本何谓胜乎。斯则于胜所以中。更征胜所以也。大因者。谓第六般若波罗蜜也。以佛有三身法身最大此能得故。名为大因。六中最胜故称第一。胜余等者。谓人天二乘教中不诠此法。今乃诠之。彼以所诠劣故。能诠亦劣。此以所诠胜故。能诠亦胜也。清净等者。谓随相之法建言必异。离相之理说即无差。以平等一夫故。平等一味即胜义谛也。以是胜义故清净矣。
故彼下通释都征之意。檀即是施。通于内外二财故云等也。无如是功德者。谓在因无破惑之功。在果无法身之德。故此福者受持读诵也。然前门门皆显经胜。胜之根本不过此门。能成清净法身。是故说名为胜。内外财施安可校量。第八疏初标章。向说下指疑起处也。此从前内财校量中来。
谓河沙命施全胜外财。犹感苦身故名为劣。若尔者印定前说。依此下结成疑也。谓依此经受持解说不惮劳苦。即是菩萨行。菩萨之行无所不为。剜身然灯割股救鸽。一句投火半偈亡躯。供佛烧身捐形饲虎。如是等行皆名苦因。为行颇同果证何异。因果既等何胜劣哉。云何等者。意明前舍身命即成苦果。今受持经亦是苦行。何故不成苦果耶。忍体经意云。忍辱波罗蜜者。胜义谛中则无此相。
故云非忍辱等。断疑意者。若如汝言受持此经。及菩萨行苦行。便同舍身俱成苦果者。此义不然。以前舍身不达无相即成苦果。持说此法菩萨苦行达无我人。知忍无忍彼岸非岸直造本源。岂成苦果。故云忍辱非忍辱等。忍到等者。然此以超忍为体。须知本末五重。然后披疏则明见其理。
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