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第24章
若无住行施则得真如。如太阳升天何所不瞩。真如虽遍得失在人。义理昭然竟何所惑。无智等者。谓无般若观照之智。由无智故。即执着色等六尘及空有等一切法也。以住是执着之义故云住法。心不净者。由执着故为尘所染。正智不生不证真理。故云不得得即证也。有智等者反前可见。对治等者。以经中具有法喻。疏中配释影略难明。今要预说然会疏文。谓喻中有五。
一空二色三暗四日五目。法中有四。一真如二性德三烦恼四智。法四喻五。数不齐者。以空喻真如。色喻性德。暗喻烦恼。日目二事同喻一智。所以然者。以日目二事各有一能。智慧之中具有二义。日能破暗如智断惑。目能见空如智证理。既目无破暗之义日无见空之能。约义分之但有四对法喻。喻中意者。且如虚空无所不遍。一切色法亦满世间百千万人悉在其内。日光未出六合暝然。虽在空而不见空。虽对色而不见色。苟或日出昏暗尽除。眼目开明空色皆见。匪但空无边际身在其中。反思暗暝之时不曾暂出。法中亦尔。
谓真如之理周遍十方。性上功德亦遍一切。众生无量悉在其中。以智慧未生唯是痴暗。虽在真内何曾见真。虽有性德不见性德。苟或智慧明发。惑暗尽除真性廓周自然明见。匪但性无边际身在性中。反思迷暗之时不曾暂离。故肇公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则神。弥勒颂云。时及处实有为不得真如无智以住法余者有智。得对治法者即智慧也。以日目二种同喻此。故谓日是能治暗是所治。所治之暗既尽。能治日光现前。即能见其色等。法中惑智例此言也。故偈云。暗如愚无智。明者如有智。对法及对治。得灭法如是。赞德者。以显得真如为由心净。心净由不住法。不住法缘有智。
有智盖由闻经。当知此经有其胜德。故须赞叹以示将来胜德之相。即下十段总标经意如文可知。所言以佛智慧知功德者。意言。除佛世尊余无知者。盖显功德之殊胜也。受持因者标也。为欲下释。欲受其文故先读。欲持其义故先诵。是故受持皆由读诵。故分因果也。受持等者。谓依总持法而受持修行。
若文若义总能领纳方曰受持。此则思慧也。读诵等者。谓依闻慧广故。读诵修行。若无所闻凭何读诵。此闻慧也。论云。广多读习亦名闻慧。然皆言修行者。盖通相说也。非是三慧中修慧。以修慧与理相应。唯局无漏。出于读等四法之表故不配之。但约闻思二慧。共所成就故。疏次云。是则从他闻法等。故偈下引证。从他即闻慧也。及内即思慧也舍命福经意可知。以事等者。以前来已说命施。此中复说者。盖时事俱胜故。时即布施之时。事即布施之事。前但一度施一河沙身命时事皆小。今则无量劫中。日复三度以河沙身命布施时事皆大是。舍命福中胜福德也。信经福经意亦可知。不逆者是不谤义也。魏经如此。信经者。谓能所校量之中皆有胜劣。能中一河沙数为劣。三时多劫为胜。所中信。经为劣。持说为胜。前则以劣况胜。此则以胜况劣。前浅后深天地之远矣。余不测。经意云。若具足赞叹终不可穷。以实言之。有无边功德等也。非余等者。非二乘菩萨能尽知也。故前云以佛智慧而悉知故。又下文云。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佛尚如此余岂能知。自觉者。谓以心思口议但及名相之境。此非名相故不可思议。唯证相应故也。等及胜者两意。一则无有等此胜功德故。二则无有胜于此故。无有等于此故。故心经云。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及即等义故。不别标也。大心说经意云。以非余者所知故。故为最上者说。
一佛乘者。经中初标大乘名。恐滥于权教故复拣。云最上乘者。今疏中出最上乘体。故云一佛乘也。体当本觉故名为佛。非二非三故名一乘。故魏经云。为住第一大乘众生说。即当善吉所为机发无上菩提心者。能传经意云。若能宣说受持。此则修行二利。能令佛种不断。则名荷担菩提。满足无上界者。满足即成就义。界即因义。意明不可量等功德与无上菩提为因故也。荷担等者。在肩曰担。背负曰荷。
今明行菩萨行即是荷担。谓以大悲下化。以大智上求。以大愿双运。安于精进肩上。从烦恼生死中出念念不住。直至菩提真性。自他一时解脱方舍此担。法炬经中。具有此说。今经云。受持读诵即自利。
广为人说即利他。既若二利兼行。必以大愿为体。由是能令佛种不断。故名荷担菩提。乐小经征意云。云何唯为大乘者说。何故。持说名为荷担菩提。释意云。以乐小者着我等见不能持说。故知能持能说。是最上乘荷担菩提之者。问何者名为小法。谁为乐小之人。答四谛缘生名为小法。声闻缘觉即是乐小之人。滞情于中乃名为乐。彼有法执此显三空。是其非处故不能持说。故魏经云。若有我人等。见于此法门。能受持者无有是处。当知若能持说。即是乐大法者。不着我人等见也。问声闻缘觉以达我空。云何经中而言着我。答以我人等见是心心所法。着之即是法执故。指缘觉声闻也。或可乐小法者。即是声闻缘觉。
着我见者即是一切凡夫。如塔经意云。经显法身依法则有报化。三身既存塔庙斯在。是故此处劝应供养。准纂灵记说。随朝益州新繁县王者村有书生。姓苟未详其名。于彼村东空中四面书之。村人谓曰书者何也。曰我书金刚般若经。曰何用焉。曰与诸天读之。时人见闻若存若亡。彼属霖雨流水滂霈。唯此地方丈余间。如堂阁下竟无沾湿。于是牧童每就避雨。时人虽在莫知所由。至武德初。有西僧至神貌颇异。于此作礼。村人谓曰。前无殿塔为何礼也。曰君是乡人耶。曰然。僧曰。君大无识此有金刚般若经。诸天置盖其上不绝供养。云何污践使其然乎。村人乃省苟生写经之处。自此遂甃甓严栏护之不令污践。
苟至斋日每常供养。瞻礼者往往有闻天乐之声。迄今其处雨不能湿。且空书无迹尚乃如斯。况纸素分明而不能尔。转罪经意云。如过去造极恶合来世堕。三涂者。苟遇此经受持读诵。功力既着能消极恶。遂以现遭轻贱之事。更不堕于恶道。即是转重业令轻受也。持经无我等相。即烦恼障尽极恶消灭即业障尽。不堕即报障尽。三障既灭三德必圆。故云当得菩提也。总包等者。以打骂等事皆名轻贱故。隋译下引证。无著下转释。无量者。以身口意三所为之事但不饶益。皆属轻贱也。故云无量。罪灭者。罪障既尽渐渐修行。因圆果满自然为佛。经言。当得意显后时。
非谓现世得成佛果。余转灭等义。已于悬谈五因中说竟。第八经疏二。初总叙意。速证等者。意明持说此经。速证菩提之法。所以超过如来事多世尊之福。故偈云。福不至菩提。二能至菩提也。二别科释经二。初中全具福经意可见。然灯前者以释迦因地修行经三无数劫。
第一劫满遇宝髻如来。第二劫满遇然灯如来。第三劫满遇胜观如来。今云。然灯前者。即第二劫中也。那由他者。第九数数当万万。少分福经意。对前比量可解。然所不及者有二义。一彼得福德。此得菩提故。二彼有我相。此无我相故。故前云。此人无我人相等也。则疑经意云。前虽校量亦未具说。
若具说者人必狐疑。狐者狡兽也。以多疑故。故云狐疑。述征记云。风劲河冰始合。要须狐行。以此物善听。听冰下水无流声。即过也。魏经即但云疑惑。幽邃经意云。校量不及佛不具说者。以此经义及持者果报皆不可心思言议故也。福体者经义也。为福所依故。果体者佛菩提也。测量即思议也。以福田佛果皆无相故。然科云总结幽邃准疏所。判但局第十疑。
中今若详之兼该三七之。二以始自第三乃至。第十逦迤次第五度校量。谓外财两度内财两度佛因一度。且第一以□三千界七宝布施校量不及持说。第二以无量三千界宝施校量不及。第三以一河沙数身命布施校量不及。第四以无量河沙数身命布施校量不及。第五以如来因地供养诸佛功德校量不及。至此第五是校量之极。更无譬喻可以比况。故云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苟或具说人必生疑。故复云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自此之后赞校都绝所以望前数段。故总结云。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等也。
问此至经末犹有数处校量。云何辄言无校量耶。答余所校量。但是别意以之断疑。实非前说五重次第也。由是随时略举一三千界宝。或须弥聚宝。或阿僧祇界宝。以为校量。若不然者。岂得胜义之后。却举劣福为次第耶。第十一疏初标章。佛教下指疑起处。住修下即正答三问。及次前十段也。若无下结成疑。既教我住修离过。岂是无我无人。若言无我谁住修离过耶。亦云下叙别义。除细执者。即是第二疑中未除之者。故今举之令其除断。问执与疑何别耶。答执则坚着疑乃不决。若据论意正是除执不言断疑。今疏云断疑者。
若言除执文势孤起血脉不贯。故依诸疏以立此疑。偈云下引证除。执道之与心盖是一法。但以心本无我而执我。道本不住而成住。故立障心违道也。然此疑执之文。若详经义别分。则从尔时须菩提。至即非菩萨是断疑。后之一段是除执也。故论中释已遍指后文。问经文虽似前问意全别。意云。若人发心则无有我。是谁降伏其心。反覆如上所说。必无我。经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