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气法要妙至诀>第1章
  要妙氣訣,真道者用之,其壽與天地齊矣。人自有六種導引,而不知吹、呵、噓、咽、呼、嘻。吹去寒氣,呵去煩氣,噓去痰積,咽去痕勞,呼去溫熱。嘻去風氣。此言人之生自解也。
  氣法
  方丈室,開小窗,一日午時,飽食白,節斗切味,令氣易行。至子時,叩齒二七遍。
  又取暖氣法:兩手相摩,摩面及身並手足,名乾浴。
  兩手各收髮髻,收訖,正坐,閉氣,咽之至氣海,或一取一咽,或二取一咽,或三取一咽。五咽之,口微吐少氣,名一通。雖虛而不困,初甚難,又不得其意,久閉則自解節度,自知所宜,非言能詮,非翰墨所及。
  若體似有疾,則瞑目閉息,極悶不堪,身腹盈縮汗出,及微喘,喘定汗消為通。凡至十通,病乃差。
  從子至午為陽氣,可服;午至子為陰氣,不可服。鼻中取為正氣,可服;口中取為邪氣,不可服。鼻為魂門,口為魄戶,魂清魄濁故也。並小導引,隨不利而為,不必備及。十二補法亦如之。到明以來,一遍訖即一食,頓消散,放逸還如子時取氣法門。
  老君十三靜,至日中作蜜湯或胡麻飲、在、湯、蔓菁子黃精湯一味,即得;服一二小升酒亦得,甚妙。常須含棗核,來津掖潤內府,不然即口乾。日夜存心,節候自成,不用勤,不至勞,綿綿若存身耳。一日著身,二日如夢,三日小腹覺知,四日腹嗚,五日兩眼熱,六日兩足熱,七日神見,八日氣如雲行,九日上下通,十日神光行形中。初三日小頭眩,二十八日小著物怪,四十日氣增,六十日如故。初或小便赤黃服棗湯,大便堅難服葵子湯。一旬顏色痿黃,二旬動作腸胃,三旬消疲,四旬色悅,五旬六府和,六旬如故,七旬志及高遠。此時宜閑精守玄,服丹砂、雄黃、雌黃等,則不畏寒暑也。酒雖益氣,而能亂神,不可多飲。十旬通神,若能當兼草藥,不復虛羸,慎勿泄氣。
  氣欲生時,腹中氣氳亦吸,復合氣令平,想從諸毛竅問出,勿令下出,名煉氣。
  百日內煉氣最難,非不失之一二,失復為之,乃成矣。
  津出咽而勿唾,名煉津。
  雖溺如水,其潔可食,名煉溺。
  《淮南》云:欲長生,腹中清;欲不死,腹無滓。冬不寒,夏不熱,此龜蛇燕等行氣之法,皆鼻口不出入息也。一百日光照身,二百日中外明,三百日通神靈,四百日從外知內,五百日能寒能熱,六百日能隱能彰,七百日出入無問,八百日女行則玉女侍給,男行則玉童侍給,九百日視見萬里,無所不知,九年仙化,十二年真人也。又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骨,七年易皮膚,八年易髮,九年易形為仙,有三萬六千神在身,或乘雲駕龍,制御風雨,役使鬼神,百二十年檢神會道,與空合真也。
  調氣法
  夜半後,仰臥平枕,展手共足,足問相去一尺。然後舒兩手,手去身各五寸,握固閉氣,心存所疾之處,以氣攻之。良久,漸開口,時卻松出惡氣,如此六息、七息為一度。煉氣必令歸疾處散之,及吐之時,使耳不自聞,則可以長久。
  脾居中宮為君位,四氣從元氣而生,故居脾外為臣位。人能固得元氣,長在脾宮,即九竅永絕出入息也。脾有九竅,橫五孔,堅四孔,以存神之竅耳,九九八十一,又存道之數也。脾即神之室也,可以長久。脾居中宮,為君位,有竅焉,能固得元氣長在脾宮,即外九竅永絕出入息也。
  三丹田真皆憑脾而存氣,脾氣若存,身則永固。神以氣立,氣以神存,神氣相生,故長久也。又若不學導引,其道難成。仙家黃庭,此真道階也。又宦情未歇,房室未除,但得靜館閑園佳賞之處,亦得修學也。欲學導引,先須絕葷茹,少房室。節嗜慾則神明宣,絕葷辛則神氣全。導引之法,先拔鼻孔毛,口齒清潔,衣新諍衣,低林薄蓋,軟枕低首,勿令頭昂,則氣不調耳。元氣在脾,不能自出,要假外氣,從鼻入脾中引元氣,還從鼻出,故氣性自然,反外入內亦自然也。
  節氣法
  先閉口,默察外息從鼻入,意料入息分,入息極,息即從脾中引元氣還鼻中出,料去息二分,出即節取,余一分令住。正節著元氣頭,元氣節不得,即卻入脾中,還待外氣入來而出也。入則料之,出則節之息之,如此不得斷絕。其節氣者是人意中,以氣節之,氣即自止。故氣也,人不節之,氣即得出,若約節之,氣即由人不由氣也。
  氣以神為主,故神能侵氣,氣能使身,即知意是神也。節氣時,當須閉口,氣不得從天門出,若地戶開,即盜從地戶出也,故常須閉口也。如覺氣小悶,開地戶,多少還出,出了閉之。此謂未調和時須少放,若得方便,永勿放也。
  初用氣時分,入息緩,出疾,三節一即出,疾節緩之。只恐節元氣不著名,為煉七八也。若節氣得七八,若勿節氣,料出氣為三分出半,即節心無失矣。待氣調和,還依聖人常法,若勤為之,出息日遲,遲即元氣調伏,不欲出也。
  助導引咽氣法
  王公日:夫學導引之人者,用氣斷穀,教人不食,性少虛羸,乃用咽氣助導引也。咽氣是咽粗氣也。若咽氣,急閉口內咽喉中氣,咽三十二十咽,即腹飽,只得繞腹嗚轉,腹中實滿,雖是別道,亦是一家。若節元氣取飽,此是妙中之妙也。
  導引新候要訣
  夫學導引者,能勤勤行一兩月,即得調和,由人用功多少,氣即漸漸下。氣下時,如蚊行相似也。氣至滿心下,以手指下嗚,即是氣到從心下,漸漸入腹。常以手指肚,看如鼓嗚,即氣歸;即漸下至臍,繞腹而行,細意察之,即知腹長短大小。腹中惡物盡出,即至涌泉,漸漸下遲,即漸漸至腳心,即出手及頭。頭最難通,周一身始得通。氣遍四支,流灌百脈,一身內盡得通暢也。此名小得。
  分為陰陽,右邊似玲,左邊似暖,此名小得。
  陽時用陽氣,左邊不動,陰時用陰氣,右邊不動,此亦小得。
  從子時至巳時,為陽時;從午時至亥時,為陰時。晝夜以此許,用陽氣左邊不動,用陽將意欲右邊氣行解,意不在左邊,氣不行也。陰時用陰意欲左邊,一如用陽法。
  節氣長定,從如習靜,一向節氣欲者,意之餘暇也,不得亂用。節氣長定,此名小得。
  右邊熱用陰氣過,想陽邊同陰畔之玲,左用陽氣過,想陰玲,陰同陽邊熱,故此名為使氣也。亦名小得。
  使氣者,是節元氣之時也。元氣欲卻下,意中使之問,右向左也。使之不得,始使向左,又則使之向右。言陽時用陽氣,即使向左,陰時用陰氣,即使向右,亦如陽法。若身有患,即使氣注之,不從陰陽時,但咽元氣,欲卻下即使,使不得亂,節氣之長定,此亦名小得。
  人乍聞使氣,多有笑之者,氣是何物?受爾使也。氣是神之用,意是神之靈,神之使氣,氣自使身,此乃神之動作也。有何怪乎!故神欲動,氣即牽身而令動,神欲走,氣即牽身而令走,神欲外,氣則牽身而令外,神欲起,氣即牽身而令起。此乃神用龐氣也。
  只得食,令人腳踏地動作,若用氣得妙,神將身向空虛中走作也,此知意即神之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