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物药用的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食物药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摄生”与“治病”的辨证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食物药用已成为中国医药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学科,食物药用具有自身的特色。
食物药用的理论基础
食物药用与中国医药学几乎是同步发展的,从而产生了“医食同源”的学术思想。作为中国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食物药用完全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突出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理学说等理论为依据,根据入的身体素质,生活的环境、季节的不同及药物、食物的性味、作用的不同,合理饮食,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饮食疗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学术思想,注意到入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如四季气候的变化、地理环境的不同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适当配置药物与食物组成的食疗处方进行治疗。
自然环境对人体影响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气候。春、夏、秋、冬四季的改变,会有温、热、寒、凉的不同,它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用保健食疗时,要根据季节的不同,食用不民的食物。
饮食疗法有四季五补之说,春季五行属木,气候温和,万物生发,五脏属肝,肝主疏泄,恶抑郁,需要升补,适宜食用大枣、牛肉等,食疗方如首乌肝片等;夏季五行属火,气候炎热,人体喜清凉,五脏属心,需要清补,适宜食用李、西瓜、鸭肉等,食疗方如荷叶鸡丝等;秋季五行属金,气候凉爽,五脏属肺,需要平补,宜食杏、羊肉等,食疗方如菊花肉片等;冬季五行属水,气候寒冷,阳气深藏,五脏属肾,需要滋补,适宜食用桃、葱、鸡肉等,食疗方如归芪鸡、杜仲腰花等。
中国地域宽广,不同地区的气候水土对入的影响很大,饮食区别也很大,故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由于气候、水土、物产的不同,导致人们生活习性、饮食嗜好的不同,也形成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当地的常见病。因此,不管是药物疗法还是饮食疗法,都要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突出特点,也是饮食疗法应严格遵循的原则。辨证,是通过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病人的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病史、症状、体征及生活经历、遗传因素、特殊嗜好等有关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加以综合分析,判断出是属于何种性质的病症,做出客观正确的结论。在具体应用中,应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调配药方和选用食膳,因此,饮食疗法,包括一些民间传统验方,都是经过历代医家的筛选,既有理论上的可靠依据,又有临床上的反复印证,是行之有效的食疗方剂。
药食精配,便于服食
饮食疗法是以中药材为原料,与日常食物进行合理调配,采用传统制作方法,结合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兼备美味佳肴和防病治病的优点,是取药物的性,采食物的味,共同配伍,精制而成,使其收到药物治疗与食物营养的双重效力,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所喜爱,具有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可长期应用。其优点是,药源广泛,方便易行;营养丰富,药食放心;口感舒适,色香味美;价廉物美,疗效显著。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