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黄帝素问直解>第30章 离合真邪论第二十七篇

第30章 离合真邪论第二十七篇

  属性:离合真邪者,真气邪气,彼此相离,勿使合也。邪入经脉,则真邪相合,从而察之,必使真气弗失,
  邪气弗入。盖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泻之
  立已,则合者使离,故曰离合真邪也。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
  承上编先知《针经》之意,而言九针之道,备载针经八十一篇,余已尽通其意。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余知之矣。
  《针经》大意如此,余已知之。
  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
  病患何如,取之奈何?
  针经多论正气之虚实,未详邪气入经,故以为问。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起,犹立也。圣人立人身脉度循行之数,必上应天,下应地。故天有二十八宿之度,人有十
  二经脉,以应于天;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以应于地。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
  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泣,作涩。卒,音促,俱下同。地之经水,气通于天,故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如天寒地冻,
  则经水凝涩。凝涩,不行也。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沸溢,汛滥也。若阴阳不和,卒风暴起,风
  行水涣,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
  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
  人之经脉,合于经水,气通于天。若夫邪气之入于脉也,天寒则人血凝涩,犹之天寒地冻,经水凝涩
  也。天暑则人气淖泽,犹之天暑地热,经水沸溢也。虚乡之邪,因人经脉虚而入客,犹之卒风
  暴起,故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犹言风入于经,而动其脉也。其至也亦时陇起,犹之经水遇风,波
  涌而陇起也。其不因于邪,则血气之行于脉中,循循然。循循,次序貌,犹之天地温和,
  而经水安静也,此人之度数,所以应于天地也。
  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
  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中,去声。处,去声,下处同。脉之大会,在于寸口,其至寸口而中手也,则时大时小,大则脉
  气有余,故邪至;小则脉气凝实,故平。邪气之至,其行无常处,或在血分之阴,或在气分之
  阳,而不可为度,从其在阴在阳而察之,审其三部九候之中,邪之所在,卒然逢之,勿使真邪相合,是当
  早遏其路。下文云,逢而泻之,其病立已,同一义也。
  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
  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内,音纳,下内针之内同。忤,逆也。大气,针下所聚之气也。方吸则内针,其气始行,无令逆
  也。宁静其心,久留其针,以针引邪,无令邪之四布也。方吸则转针,欲以得气,为复其故。候
  呼则引针,呼尽针乃去,使针下所聚之气皆出,此泻邪之法,故命曰泻。
  此一节,言人身经脉,应于天地,邪气卒至,当急泻之,勿使真邪相合也。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
  邪气卒至,当急泻之,真气不足,则当补之,故为此问。
  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
  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
  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推,退,平声,下同。弹,平声。以至之以已通,下以合之以同。抓,犹引也。补不足者,当知
  其经脉之不足,故必先以手扪而循之,得其穴道之真,次则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分掰其穴,不使
  倾移,然后弹而怒之,以进其针,引而下之,以深其针,通而取之,以调其经,外引其门,使气脉流
  通,以闭其神,使真气内存。针刺留呼,其数不同,留呼数尽,更当内针,而静以久留,久留
  者,欲以气至,为复其故,候气之法,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仍当调适而自护。上文候呼
  引针,大气皆出,此候吸引针,使气不得出,各在其针刺之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针下所聚之
  大气,留止于内,此补正之法,故命曰补。
  帝曰∶候气奈何?
  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此候气之法,帝复问之。
  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
  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
  气大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
  邪之中人,由络而经,由经而脉,故邪去络入于经也,则舍于血脉之中,邪气始入,未为寒病,
  未为温病,其寒温未相得时,如涌波之初起也,起如涌波,则时来时去,时来时去,故不常在,邪
  不常在,治之常早,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邪气冲突,宜避其锐,无逢其冲而
  泻之,逢冲而泻,伤其经气,则真气亦伤。夫真气者,经气也,泻之则经气大虚,故《九针十二原》论
  曰∶其来不可逢,即此无逢其冲而泻之之谓也。
  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
  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
  上文言大盛的可泻,此言已过亦不可泻。故曰候邪不审,针下所聚之大气已过,而复泻之,则真
  气外脱,脱则不复矣。由是则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九针十二原》论曰∶其往不可追,即此大
  气已过,不可泻之之谓也。
  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
  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针道至微,先后之间,不差毫发。不可挂以发者,待邪气之至时,而发针以泻矣。发针不得其
  时,若先若后者,伤其血气,则血气已尽,其病留中,而不可下。下,犹退也。取刺之道,贵得其
  时,故曰知其可取而取之,则如发机之神速,不知其可取而取之,则如扣椎之钝朴。故《九针十二原》
  论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即其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可取如扣椎之谓也。
  帝曰∶补泻奈何?
  帝先问补不足,未问泻有余,故为是问。
  岐伯曰∶此攻邪也。
  不足者补之,帝先问之矣,此复为补泻之问,则所问专在于
  泻,故曰此攻邪也。犹言此攻邪之问也。
  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
  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溶溶,流动貌。逆,迎也。温,通调也。攻邪之法,当疾出其针,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所以
  然者,此邪新客于身,流动而未有定处也。未有定处,故推之则可前,引之则可止,若迎而刺之,
  所以通调其血也。通调而刺出其血,其病立已。此攻邪之法为然,
  不使真邪相合也的。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
  伯言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又言寒温未相得,如涌波
  之起,然有真邪相合,而波陇不起,则候之奈何?
  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
  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
  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别,音逼。邪入而波陇不起,则直气内虚,邪气内陷。候之之法,当以心审之,以手扪之,循其
  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三部九候论》云∶
  “上下左右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期者,计其死生之时日也。不知三部者,不能循三部之盛
  虚而调之也。阴阳不别,不能察其左右。天地不分,不能察其上下矣。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
  以候人,不能察其相失及相减矣。能循三部之盛虚而调之,必调之中府,以定三部,三部之中,胃气为
  本,中府,胃腑也。三部之中,又有九候,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则不能审其病脏以
  期之。虽有死期之大过且至,而工不能禁也。大过,死期也。工不能禁,不能预料也。
  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
  无过诛罚,则攻邪不当,故命曰大惑。大经反乱,则正气受伤,故真不可复。用实为虚,则虚实不
  明。以邪为真,则真邪不别。如是以治,则用针无义,反为气贼,而夺人正气矣。
  以从为逆,荣工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
  予与同。用针无义,必至以从为逆,而荣卫散乱。反为气贼,必至真气已失,而邪独内着。夺人
  正气,必至绝人长命,而予人夭殃。因此不知三部九候之理,故不能使人久长于人世也。
  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
  不知人之三部九候,因不知合之天之四时,地之五行,不知人之三部九候,因不知天之六气。因
  加地之五运相胜,邪反释之,正反攻之,而绝人长命矣。
  此一节,申明候气补泻,当知三部九候,以为补正泻邪之法也。
  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上文已言者,而复言之,以明邪气新客,当急治之,勿使真邪相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