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曰:
仲秋之月,日在角①,昏牵牛中,旦觜嶲中②。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南吕③。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生,候雁来,玄鸟归④,群鸟养羞⑤。天子居总章太庙⑥,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⑦,行麋粥饮食⑧。乃命司服具饬衣裳⑨,文绣有常⑩,制有小大,度有短长,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无或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是月也,乃命宰祝巡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享。天子乃傩,御佐疾,以通秋气。以犬尝麻@,先祭寝庙。
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窌,修囷仓。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始收声,蛰虫俯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则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齐斗甬。
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入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杂,远乡皆至,则财物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因其类。
行之是令,白露降三旬。
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有大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早死。【解说】
见《孟秋》。【注释】
①角: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在今室女座。
②觜嶲(xī):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在今猎户座。
③南吕:十二律之一,属阴律。
④玄鸟:燕子。归:指去南方。
⑤养羞:指鸟养护增生毛羽准备过冬。
⑥总章太庙:西向明堂的中央正室。
⑦几(jī):坐时,放在身边供凭依的小桌。杖:供老人走路时扶持的手杖。古代用赐杖表示敬老。
⑧行:赐予。麋(mí)粥:粥。麋,通“糜”。粥。
⑨司服:主管服制的官吏。具:准备。饬:整饬。衣:上衣。裳(chánɡ):下衣。
⑩文:画。常:指固定的规格。按:古时制度,祭服上衣用画,下衣用绣。
制、度:依照制度。以上是讲祭服。
衣服:指祭服以外的其他衣服。量:度量。指衣服的大小长短之类。
循:依照,遵循。故:旧法。
带:束衣的带子。这句是说依照服饰的类别,冠带也有固定的规格。
有司:指司法官吏。百刑:指各种刑罚。
枉桡:都是弯曲的意思,这里“枉”指不按法律公正断案,“桡”指不按公理申明正义。
殃:灾祸。
宰祝:即充人、太祝,官名,主管牺牲及祭祀。巡行:巡视。
全具:指牺牲完整没有毁伤。
案:考察。刍豢:都是养的意思,这里指牺牲豢养的情况。刍,指用草喂养牛羊。豢,指用谷物喂养猪狗。
物色:毛色。
比类:合乎旧例。
中度:符合标准。
五者:指全具、肥瘠、物色、小大、长短。备当:完全合适。备,完全。
其:句中语气词。享:享用。
傩(nuó):祭祀名,逐除灾疫、不祥。
御:止。佐疾:指疫疠(依许维遹说)。
麻:指麻籽。
都邑:城镇。有先君宗庙叫都,没有叫邑。
穿:挖掘。窦:地穴。窌(jiào):地窖。
囷(qūn)仓:存放粮食的仓库。圆的叫囷,方的叫仓。
趣:通“促”。催促。收敛:指收藏谷物。
务:努力从事。蓄菜:聚藏干菜。
积聚:指积聚柴米,以上几句是说做过冬的准备。
劝:鼓励。
或:句中语气词。时:农时。此句《淮南子·时则》作“若或失时”,《礼记·月令》在此句下有“其有失时”。本书此处似有脱误。
行:施予。罪:惩罚。
日夜分:日夜各半。秋分时,漏刻上昼夜各为五十。
蛰虫:藏伏的动物。俯户:潜伏在门户间。俯,藏伏。户,单扇的门,这里指洞穴口。
杀气:阴气。浸:渐渐。
涸(hé):干涸。
一:用作动词,统一。度:指计量长短的器具或单位。量:指计量容积的容器。
平:用作使动,使……平。权:秤锤。衡:秤杆。
正:用作使动,使……正,校正。钧:三十斤。石:一百二十斤。
齐:用作使动,使……一致。斗甬:都是量器。甬,即“桶”字。
易:用作使动,使……易,减轻。关市:指关市的税收。
来:用作使动,使……来。
入:纳入。货贿:钱财。
便:利。
杂:会集。
匮(kuì):缺乏。
遂:成。
事:指兴土功、合诸侯、举兵众之事。逆:违背。天数:天道,自然的规律。
时:指天时,即四时节令。
因:依,顺。类:事类。这句大意是要依事情的不同来确定何时做什么。
荣:花。
五行说认为春主生育,秋行春令,所以草木生荣;又认为金木相犯,所以国有大惶恐。
数(shuò):屡次。
先行:指先收声。仲秋雷始收声,行冬令,则提前止声。
第34章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