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曰: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①。延陵季子②,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③,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④,得宝剑于干遂⑤。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⑥,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⑦!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⑧!”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⑨。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俯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利害之经也。
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天固有衰嗛废伏⑩,有盛盈蚠息;人亦有困穷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而不得不然之数也。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俯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莫莫葛藟,延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援绥而乘,其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鹿生于山,而命悬于厨。今婴之命有所悬矣。”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错者,不得与焉。故命也者,就之未得,去之未失。国士知其若此也,故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四上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于晋,而迭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四上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鄙人也,焉足以问?”白圭曰:“愿公子之毋让也!”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白圭无以应。夏后启辞而出。
凡使贤不肖异: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故贤主之使其下也必义,审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明辨死生之分、据义行事的必要。文章一开始就指出:“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全文就是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文中列举了次非舍身刺蛟、禹渡江黄龙负舟而色不变、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等事例,力图阐明“命也者,就之未得,去之未失”,命受于天的道理。这一观点与儒家宣扬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思想是一致的。文章指出,“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这才是对待“命”,对待死生的正确态度。作者论述“知分”的目的正在于此。文章结尾告诫君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这样,则“贤不肖尽为用矣”。【注释】
①晏子:名婴,字平仲,齐国大夫。历仕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崔杼:齐国大夫。他与庆封杀庄公,立景公,劫持齐国将军大夫等盟誓。
②延陵季子:季札,吴王寿梦少子,受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不受。后吴人固立季札,季札于是弃其室而耕。所以下文说“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
③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名敖,字叔孙,官令尹。
④次非:人名,他书或作“佽非”、“兹非”、“佽飞”等。
⑤干遂:又作“干隧”,吴邑名,在今苏州市西北。
⑥攘臂:捋衣出臂,表示振奋。祛(qū)衣:撩起衣服。
⑦腐肉朽骨:次非自指,表示自己决心与蛟龙以死相拼。
⑧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大意是,如果丢弃剑而能保全自己,我何必要舍不得这剑呢。言外之意是说,即使丢弃剑,亦不得保全自身,故决心赴江与蛟拼死。
⑨执圭:春秋时期诸侯国爵位名。以圭赐给功臣,使持圭朝见,因称“执圭”。
⑩嗛(qiàn):通“歉”。不足,亏缺。废:毁坏。伏:伏藏,隐蔽不明。
蚠:通“坌”(bèn)。坟起,聚积起。息:繁殖,生息。
屈(jué):竭尽。匮:缺乏,不足。
物理:当作“物之理”(依谭戒甫说)。
俞然:安然。
与:亲附。公孙氏:齐群公子之子,故称“公孙氏”。此指齐公室而言。
饮血:即歃(shà)血,古代盟会时的一种仪式,口含牲血表示信誓。
直兵:矛一类兵器。造:到,触到。
句(gōu)兵:戟一类兵器。句,弯曲。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勾”。
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旱麓》。
莫莫:繁茂的样子。葛藟:植物名,木质,藤本。
凯弟(tì):今本《诗经》作“岂弟”,皆通“恺悌”。和易近人。
回:邪曲,邪僻。
惟:思,思考。
绥:车上供上车拉扶的绳子。
节:节度,礼仪。
悬:系,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这句意思是,自己的生命掌握在别人(指崔杼)手里。
举错:举止。错,通“措”。安置。
与(yù):参与,在其中。
邹公子夏后启:夏后启是邹公子之名。邹,古国名,本作“邾”,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
践绳之节:未详。高诱注为“正直”。如此,似指正直人士之节操。践,踏,履行。绳,墨绳,木工用以取直。
四上:义未详。俞樾谓当作“匹士”,指普通平民士人。
三晋之事:战国初期,韩、魏、赵三家专晋国政,最后分晋而自立为侯。“三晋之事”即指此而言。
凡使贤不肖异:使用贤者与使用不贤者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113章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