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永乐公主入蕃①
孙逖
边地莺花少,②年来未觉新。③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④
【注释】
①永乐公主:唐代皇族宗室中的女子。入蕃:
我国在封建时代,由于大汉族主义思想作怪,把汉族居住以外的少数
民族地区称蕃。这当然是不对的。按:唐代制度凡宗女出嫁到少数民族
地区去都封公主。此处入蕃是指出嫁到少数民族地区。②边地:汉
族和少数民族边界的地方。这句说,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春天时莺花
等景物很少。③年来:新的一年的到来。这句说,新春到来了也
见不到春意。④龙塞:边塞。这两句说,公主出嫁到那里去,有
如美人从天降下来一样,那里一定会有迷人的春色了。
【解说】
孙逖,唐时博州人,生卒年不详。
这是因永乐公主入蕃有感而写的诗。诗中说边
地荒凉,莺花少,新的一年来了也没有春意,后因永乐公主
出嫁到那里便有了迷人的春色。诗的构思新颖,情景也亲切
动人。
伊州歌①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②梦,不得到辽西③。
【注释】
①伊州歌:《伊州歌》同上引过的《凉州词》都是唐
代边远地区州郡的音乐,其歌词就用当地的名字来称呼。伊
州在今新疆的哈密县,作者盖嘉运在唐代开元年间为伊州节
度使,献此曲。这词曲大概在当时很流行。白居易诗有"新
教小玉唱伊州"的句子;以后词曲中有:“贪与萧郎眉语,
不知错舞伊州"的句子。
②妾:古代妇女的谦称。古代把俘虏或罪人用来做奴
隶,男曰童,女曰妾。后又指男人所纳之第二个以上的妻子为
妾。
③辽西:今承德、锦州及河北北边一带地区。唐时为
我国边远地区。
【解说】
盖嘉运生平不详。一说为晚唐时人;一说为盛唐时人。
如果进《伊州歌》,当为盛唐,因为国力与文化是紧密相关
的。
古人对这首诗评价很高:“人问诗法于韩公子苍,子苍
令参此诗以为法"(《诗人玉屑》卷六)。盖欲学者熟读此
诗以自悟。魏庆之却直指为"意脉贯通"。所谓"意脉贯
通",即浮想联翩而脉络分明,构思新颖而层次清晰。此诗写
一个女人的丈夫从军到辽西去了,她十分想念他,但又不能
去探亲,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梦里。但做梦也提心吊胆,生怕
被什么东西惊扰。那怕黄鹂有这么好听的叫声也得先把它赶
跑,以免惊破她到辽西的好梦。诗情婉转缠绵如此,但作
者却用卷帘的方法先从"打起黄莺儿"写起,使人莫名其
妙,干卿何事?须得打它。读下去才知是"莫教枝上啼"。
莺啭如簧,这么美妙,何以莫教啼呢?原来是怕它的啼声惊
破了她的好梦。什么好梦?到辽西去会从军的丈夫的好梦。不
言征妇想夫而想字自见,不言怨而怨字自见,不言唐代征战
给人民造成的痛苦而痛苦自见。真是言近旨远。而又如剥蕉
解笋,层次井然。故魏庆之取其意脉贯通,而能成其诗味之
隽永的决不止于意脉贯通。其借物起兴,联想奇特,亦应
包举于意脉贯通之内。
左掖①梨花
邱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②飞。
【注释】
①左掖:宫禁之左。掖(yē),宫禁之地。
②玉阶:指皇宫,言其华丽故用玉为阶的定语。
【解说】
诗人见宫廷内的梨花盛开,有感于自己的身世,因托咏梨
花以写自己的思想。这自然要用上比喻手法了。表面上的梨
花,骨子里的诗人自己。冷艳胜雪,认定梨花的颜色来写,用
一"欺"字拟人,写梨花不同凡花,犹自己不是凡人。梨花
的香气一阵一阵地进到(乍入)皇帝的衣服之内,喻自己已
在朝内做官,不过官还小,犹梨花虽在官掖还不在朝堂,却
能时时为皇帝所亲幸。因而有更大的希望,春风不要就这么停
止了,借您的力量把我吹向玉阶,犹言大臣们不要仅使我做
个小官就忘了我,进一步把我向皇帝推荐吧。
为个人升官发财计,思想内容没有什么价值。这在当时
虽贤者亦不免。因为想施展经纶之才需有施展才能的职位。
作者邱为,苏州嘉兴人,与刘长卿、王摩诘友善。以梨花喻
自己之纯洁,亦非虚语。这《左掖梨花》初为王摩诘作,邱
为的诗系和摩诘之作。
思君恩
令狐楚
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①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②
【注释】
①苑(yuàn怨):皇帝的花园。长门:宫名。
这两句说,已听不到花园里黄莺的歌声了,双双对对的蝴蝶儿正在宫
院花丛中翩翩飞舞。②翠辇:帝王坐的车子,参看蔡襄七律《上
元应制》注②"翠华"条。过(guō锅):作"来到"解。这两
句说,眼看春天快要过去了,还没有看到帝王的车子过来。
【解说】
令狐楚,敦煌人,一说是咸阳人。《新唐书》说他"生五岁,能为辞章。逮冠,贡进士。”《全唐诗》存诗一卷。
这首诗是写宫中妃子盼望君王到来的迫切心
情。首联用"莺歌歇"、"蝶舞多"点明已经是暮春时候,
大好的春光转眼即过,微妙地衬托出宫妃的怨思。接着在次
联里用"又""曾"两字表明等候君王到来的时日已很长久
和内心的迫切。全诗句句扣紧题意,同时又把虚写和实写结
合起来,渴望之情,跃于纸上。
题袁氏别业①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②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注释】
①别业:即别墅。
②谩:漫、慢通用。其本字为曼。有不经意、聊且,
胡乱等义。此处引伸为"没有根据"或"凭空"的意思。
【解说】
贺知章,字季真,与李白等友善,为饮中八仙之一。唐代会
稽人。年八十六上表乞为道士还乡,明皇许之,赐鉴湖剡
(shàn)溪一曲。归时诏百僚于东门供帐祖饯。封建帝王能
重贤爱材,亦有可取之处吧。贺诗清新通俗,自成一格。
一般游览诗大抵都写景物,写别墅的规模,此诗却一反
常调,处处出人意表。照理既游别人别墅,理应与主人有宾
主之礼,但此诗开头即说与主人并不相识;与主人不相识似
有点扫兴。但随之一转,偶坐是为了林泉,就根本撇开了主
人,只是为了这林泉之美才在此小作逗留,与主人无涉,不
必问其识与不识。两句一开一阖,把林泉之美烘托出来。林
泉可以供游人饱览,但对美景无美酒亦不足尽游览之乐。求
之于主人,主人既不相识,亦无准备,无以供觞咏之欢。诗
人于是解释说:不要凭空地担心没有酒,我囊中早就准备好
酒钱的。则沽村醪,对胜景,一觞一咏,亦足以极视听之
娱,不是很可乐吗?几经曲折,则此次郊游之乐,不言乐而
乐字自见。
由于立意新颖,又曲折有致。不相识为一曲折,偏又偶
坐是又一曲折,坐而无酒再一曲折,直到有钱沽酒为止。四
句话一句一转,一句一个曲折,清新通俗,别具一格,於此
可见。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②
【注释】
①连城璧:价值连城的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
以十五城请易璧。”以后因此有"连城璧"之称。这里隐指赵纵。这
两句说,赵纵呀,你是赵人,你的才象赵国的连城璧玉那样宝贵,很
久前就闻名了。②旧府:意即老家。这里泛指古代赵国所属的地
方,即赵纵的老家。前川:前面的山川。这两句说,今晚我送你
回遥远的老家去,真叫人难舍难分,让我们离别前尽情地享受那洒满
前川的月色吧。
【解说】
杨炯,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小时候有"神童"之称。杨炯对当时的某些权贵,曾敢于讥讽和抗争,但由于政治上郁郁不得志而潦倒终身。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称"初唐四杰"。他的诗以五律见长。但过于讲究词藻,内容也很淡薄,边塞诗写得还可以,情调奋发激扬。著有《盈川集》。
这诗是杨炯在月下为送他的朋友赵纵回老家而
作。作者把他的朋友比作连城璧那样宝贵的人才,很贴切。双
方在皎洁的月夜里分别,由于难舍难分的深切友情,久久不
忍离去。诗的语言明净,情景也感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幽篁:幽,隐暗;篁,竹田;犹言幽暗的竹林。
②长啸:古时人的一种口技,略如今人吹口哨。古有
《啸谱》,已失传。长啸指人在情感激昂时,发出某种抒怀
的声音。
【解说】
竹里馆为辋川别业胜景之一。评王维诗的说:“蝉蜕尘埃
之中,浮游万物之表。”(《渔隐》卷十五)这是说象蝉蜕
了壳那么清,不受尘俗干扰,超乎万物之上。诗人独坐在幽
深的竹林里,绿玉盈室,翠影排空,或弹琴或长啸,自得其
乐,不求知音的欣赏,只求自适其性而已。鸣琴者常作无知
音之叹,长啸者有时无英雄之感,这些感情都与诗人了不相
干。因此,深林越深越好,越无人知道越好。晚上一轮明
月,疏风碎影,照透诗人心胸,亦表达了诗人心胸。无钻营
之苦,无得失之虑,只是自得其乐。结句以"明月来相照",
只有月的皎洁才理解诗人的皎洁,能显其澡雪精神。诗以直
陈其事的方法来写,但组织材料亦颇具匠心。”人不知"与
“独坐"相照应,"幽篁"与深林照应,以弹琴长啸写自得
其所之趣,以明月来写纯洁之情。
后来唐宋人小词中:如"杏花明月始应知","除却天
边月,没人知",都从此句化出而各有其妙。这种感情取其洁
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则可,如欣赏其逃避现实、一尘不
染则不可。
送朱大入秦①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②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③
【注释】
①朱大:作者的友人,排行第一,故称朱大。
秦:原古国名,春秋时建都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占有今陕
西中部和甘肃的东南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都咸阳(即今长安县东
北)。入秦,此处指入长安。②五陵:见杜甫《秋兴》(其三)
注⑤"五陵"条。这两句说,友人到长安去,那地方多豪杰,宝
剑昂贵,价值千金。③脱:解下来。这两句说,现在分手了,将
塞剑解下来赠给你,表示我平生对待朋友的诚心。
【解说】
古人分别时,常将身上所带的贵重物品互相赠
送,用以表示友谊的深厚和真挚。孟浩然将他所佩的宝剑,
送给远游的朋友朱大,也包含有这样的意思。这首诗语言浅
近,感情朴素亲切。
长干行①
崔颢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②。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注释】
①长干行:长干在今南京,为伎人所居之地。行,古
诗中之一体,多为乐府或仿乐府的诗体。题目实际是咏长干
伎人。
②横塘:亦在今南京,《六朝事迹》:“吴大帝时,
自江西沿淮筑堤,是谓横塘"。
【解说】
这首诗有几家注解都认为是游女勾引男人或"自媒",
大概是受长干二字的影响。长干伎人是被压迫被侮辱、生活在
最底层的屈辱者,受尽了苦楚,又求归不得。在此情况下,
他们也有乡愁旅思。这首诗就表现乡情的迫切。这个女子在
行船中,见到另一只船上的男子,主观地猜想或许是同乡。
因此控制不住思乡之情,迸发出"君家住何处"的问话?不
避嫌,也不怕唐突别人,为了认识一个同乡以慰乡情,感情
的郁结迸发为"石破天惊"的一问,凭空而入,有高山坠石
之概。接着赶快自己声明,我住在长干里,久不归家,多么
想了解一下故乡的情况,因而停船打听一下,万一是同乡
该多好咧。末句"或恐"二字下得有力,不仅照应了首句,
更显出那怕是万一的希望也不放过,对故乡的感情何等真
挚。结合她们的身世,更见其内心的苦境。诗也是白描手
法,细腻逼真,情思热切而无狎邪之态,是乐府诗作法。
咏史
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①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②
【注释】
①尚:还,犹。绨(tí题)袍:古时质地较粗
的丝织品,即茧绸大袍子。绨袍赠即是赠绨袍的倒装。范叔:即
范睢,字叔,战国时的魏国人,初在魏国中大夫须贾处做官,有一次
随从须贾出使齐国,回国后须贾无端怀疑范睢私通齐国,向魏相告
发,致使范睢被打得几乎死去。后来范睢改名张禄逃到秦国,并且做
了丞相。须贾出使到秦国时,范睢扮成穷人去见他。须贾见范睢那么
寒酸,便赠了一件茧绸大袍给他。等到须贾知道范睢就是秦国的丞相张
禄时,只好向范睢肉袒请罪。范睢因须贾有赠袍之心,赦而不罪。这
两句说,须贾看到范睢寒酸,赠送一件绨袍给他。②布衣:普通百姓。这两句说,须贾不知道范睢已成为天下有名的人物,仍把他当作一个普普通能的百姓来看待。
【解说】
高适,勃海蓨(tiāo挑,今河北省景县)人。盛唐著名诗人。他长期参加军队,所以边塞诗写得很好,能反映士兵的疾苦,感情真实,气势雄健有力,与岑参齐名,诗的风格也相似,当时并称"高岑"。著有《高常侍集》。
高适年青的时候因家境贫寒曾很落魄,他在这
首诗中借咏史来自喻,讥刺须贾那样眼光短浅的人。
罢相作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解说】
李适之,唐王室的支派。初代牛僧孺为相,写此诗时因
李林甫的谗言而罢相。适之未罢相时退朝每邀宾客谈笑赋
诗。诗人为饮中八仙之一,故云乐圣。昔人有不理公务者,
问每天作何事?曰:“中圣人"。饮家谓美酒为"圣人",
浊酒为"贤人",诗中暗用此典,所写皆实事。
诗的艺术构思很奇特:表面似赋,直抒胸臆,而实际诗情
非常曲折含蓄。首二句表面平和而中实愤懑;末二句表面愤
懑而实际无所谓。罢相是为了避贤,既然如此,故乐圣衔
杯,多么和平雍容,全出于自愿让贤,其实诗人眼见口蜜腹
剑的李林甫弄权,蒙蔽朝廷,国事将不可问,何况亲受其
害,自然感触良深。但忧谗惧谤,为了避祸全身,压下一腔
怒火,发为和平之音。故古诗人贵"温柔敦厚",作到言者
无罪,闻者足戒。所以"避贤"是反语,犹言坏人陷害;
“乐圣"也是反语、双关,犹言时不可为;既然如此,乐於
饮美酒度时光。下二句表面是对门客的趋炎附势,世态炎凉
的不满,而实际是这些人蝇附李林甫,"君子道消,小人道
长",端人正士怎不寒心。故读者切莫被诗人所瞒过。
逢侠者①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②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③
【注释】
①逢:遇到。侠者:即剑客。②燕(yān烟)
赵:均是战国时的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南部,以及山西省东部
一带。古时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诗中的侠者当是燕赵
一带的人。剧孟:汉时的侠士,洛阳人。这两句说,你本来就是
悲壮慷慨的燕赵侠客,现在我们相逢于剧孟的故乡。③寸心:即
人们的心,因心只有方寸那么大故叫寸心。前路:前面的路。这
两句说,太阳已西斜了,我们内心的话一时间说不完,只好分手相
别了。
【解说】
钱起在洛阳道上与一个侠客相遇,因互相倾
慕,意气投合,便在临别时作这首诗相赠。诗主要是写作者
送别侠士时的情景。全诗悲壮雄迈,意境苍茫,深沉含蓄,
耐人寻味。
江行望匡庐
钱起
咫尺①愁风雨,匡庐②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③僧。
【注释】
①咫尺:咫(zhǐ),八寸曰咫。咫尺言其近。
②匡庐:即庐山。周有匡谷(一说为屈谷:恐为音
转之异)结庐于此,后仙去,故以名其山。
③六朝:三国时的东吴曾以金陵(今南京)为都城,
晋南渡后,亦建都金陵,历宋、齐、梁、陈是为六朝。六朝
的人多信佛。
【解说】
此诗扣住一个望字来写。可望不可及,有无限惆怅之
情。因风雨之故,庐山虽近在眼前,不过咫尺之隔而不能登
临游赏。下一愁字,以见登不登庐山,在诗人并不是可有可
无。二句写愁的原因:匡庐不可登。庐山虽不能登临,但心
向往之,故行舟之中不断回首仰望、用"只疑"二字表达依
依怅惘之情。远望庐山,高林雾锁,曲径云封,气象不定,
变化莫测。地灵人杰,这样好的山里必定有高人隐士,也许
还有六朝的高僧吧。由望生想,愈想愈美,故美而又不能去,
赦愈加惆怅。这是用的"层层递进"的手法。
答李浣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江上对鸥闲。①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②
【注释】
①易:《周易》的简称。这两句说,我在树林中读
完《周易》,便漫步到江边看那闲适的水鸥。②俗:俗尚。
饶:多。何人:哪一个。往还:来往。这两句说,想起楚
地,一向诗人辈出,不知你和哪一个酬唱最多,来往最密切?
【解说】
这是作者答赠朋友的诗。诗人首先把自己的近
况告诉友人,这是为了回答朋友的问讯。接着,作者反问他
的朋友,问得关切、自然。全诗用白描手法来写,意境闲
适,读后没有堆砌雕琢的感觉。
秋风引①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②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
①秋风引:引亦乐府诗题形式之一。按诗体的小类极
多,乐府诗中:谣、吟、词、引、唱、咏、弄、篇……难以
详举。欲释其义,可参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
②萧萧:秋风凄切之声,使人有寂寞、荒凉的感觉。
【解说】
诗以"何处"一问领起,以"先闻"二字突出主题,最
显全诗的精神。”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客心惊落
木,夜坐听秋风";"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人在客中对季
节物候,感觉总是锐敏的,何况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道不得行,才不见用,远谪边荒,固宦情客况兼而有之,故
能感物斯应。用"何处"一问,诗人惊讶于秋风之早,难道
真的就是秋天了吗?精神苦闷,春非我春,秋非我秋,行忽忽
如有所忘,恍惚迷离,既惊讶於秋来之早,又怀疑秋来非
真,自然地引出第二句。二句证明秋天真的来到了,萧萧的
风声伴着雁阵。这两句是长夜不寐,侧耳远听,但闻秋风之
萧瑟,雁声之嘹唳。此句证实上句,仍带疑问。下二句写天
明,早晨,秋风吹拂在庭树上,秋天确实来了!最先知道的
是我"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以"先闻"二字承"何处",
以"孤客"承雁群,写悲秋羁旅惊讶秋来之早,识秋风之早至
却在孤客,暗寓唐王朝的秋风是早来了,只是一般人未看出
来,犹如抱火处于积薪之下,火未疾燃,因谓之安。然而有
识之士,早已为此痛哭流涕,而一般政客还在粉饰太平,迷
途忘返,则此诗之含意又不止于迁客穷愁了。以"赋"写
“比”。最为奇绝。
秋夜寄丘员外①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②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③
【注释】
①丘员外:名丹。员外,官名。丘员外当时在临平
(在今湖南省常德县西面)山中学道。②属:正,适。凉天
:秋凉的时候。这两句说,在这秋凉的夜晚,我独自散步庭中,想
起了你:我远方的朋友。③空:空旷,这里有寂静的意思。
幽人:幽居的人,即隐士。这两句说,遥想你在那寂静的深山,松
子也该干裂脱落了。在这样的深夜里,也许你也同样还未睡觉吧。
【解说】
在一个秋凉的晚上,作者想念友人丘丹,便写
了这首诗给他。诗的头两句用"怀君"来点明作者深夜为
什么还不睡觉。后两句借助想象,猜想远方友人此时也未眠
的情景。
秋日
耿氵韦
返照入闾巷①,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②。
【注释】
①闾巷:小街小巷。
②禾黍:稻子小米之类的农作物。但《诗经》上有首
诗叫《黍离》,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
摇……"的诗句,被认为是宗周亡后,遗民经过故都看见原
来宗庙、宫廷的地方都变成了庄稼园圃,有感于心,写了
这首诗,后遂为凭吊兴亡的典故。
【解说】
耿氵韦(wěi),唐代河东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年
间,唐朝国力还属于盛唐阶段,"秋风禾黍"之句,不宜硬作
兴亡之感。但此诗写一种孤独之情,有忧深思远之慨。诗人
因秋日傍晚而起兴,一片落山的阳光照在里门街巷,枯柳疏
桐,一片凄凉景象,这不禁引起人的无限忧思。欲找人话此
忧思,庶可排解几分,谁知竟没有可以共话的人。放眼远
山,也只有落日古道,没有一个行人,没有人与诗人共语忧
愁。末句秋风动禾黍,一片禾黍在西风中摇曳,更加显其孤独。
古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又说:“十步之内,必有芳
草"。这"谁共语"的感情未免太恃才傲物了。不过本诗在渲
染烘托孤独忧愁上能于平淡自然中感人,是诗人艺术技巧的
成功处。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①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②
【注释】
①五湖:指太湖。烟波:水波渺茫,远望好象
烟雾笼罩一样,故称烟波。这两句说,落日时,我泛舟在太湖上漫
游,那浩渺的烟波,不禁撩起我的愁绪。②浮沉:比喻兴亡盛
衰。东流:比喻事物象东流水一样,让其自然而逝。这两句说,
千古以来吴王越霸这等兴衰事迹,象滔滔向东流去的江水一样,又有
谁去过问它呢?
【解说】
薛莹,唐诗人,其他不详。
这诗是作者秋天游太湖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怀古。第一、二句中,"落日"与"烟波","游"与
“愁"遥相呼应,这两句从横的空间着笔。后两句即景抒
情,是从纵的时间来写。全诗情景相融,读后令人深思。
第33章千家诗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