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不可拘泥旧说
【原文】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①,不可拘泥旧说②,更不可附会新说③。
【注释】
①理路通透:将其中的道理贯通透彻。
②拘泥旧说:受过去的说法所限制,不知变通。
③附会新说:对于新学说还未十分明白,就盲目地跟从。
【评析】
“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今中外的任何学说,都是具有相对性,随着时代变迁,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认识的深化,总会呈现出局限性,如果盲目相信,那还不如不看书。对书中记载的知识要本着分析的态度,吸收正确的观点,摒弃不正确的观点,这样才能进入书中,又能跳出书外。古人曾这样总结: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但是,又不能因盲目疑古,而轻易信从新的学说,尤其是不能人云亦云地附会新说,也许在某些学问方面,新说反不如旧说可靠。
总之,读书之目的在于读懂道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启迪思维,增强理性。但识琴中
趣,何劳弦上音
【原文】
对棋①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琴,弹琴不若听琴。
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②。
【注释】
①对棋:与人下棋。
②斯言信然:此话很值得相信。
【评析】
与人下棋,固然有互相厮杀的乐趣,然而沉溺,局中还不如观看别人下棋,旁观斗心斗志,很有兴味,可是观人下棋太过投入,难免抑制不住想指点迷津,破了观棋不语的规矩,所以还不如自己回去弹琴沉浸在旋律之中有趣,自我弹琴又不如用心听琴更能进入境界。弹琴是用心来弹呢还是无心来弹呢?先哲以为,“无弦之音”才是琴中的真境界。故此说心自能体悟到琴语之妙。出一言解
之,是无量功德
【原文】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①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②。
【注释】
①济物:以物济人。
②无量功德:无边的善意与德性。
【评析】
古之读书人大都处于窘迫之境,纵有济人之心也无力。然而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精神上很充实,有着比一般常人更多的智慧,在别人处于危急迷惑之中,他们能用自己惟一拥有的智慧来为人们指点迷津,解除人们心灵的痛苦,受助之人仍感激不尽。这也是无可比拟的善事和美德了。可见助人不一定非得金钱不可,智慧的语言有时比物质的财富更为可贵,因为金钱可以帮助一个人暂度难关,智慧却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伶人代古人语
【原文】
伶人①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伶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伶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假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注释】
①伶人:以演戏为业的人。
【评析】
当唱戏的在台上扮演戏中的角色时,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往往使人融入戏中,为戏中人愁,为戏中人喜,为戏中人悲,戏里戏外融为一体,但戏结束了,唱戏的仍然是唱戏的,观众仍然是观众,他们都有各自的身份和生活。但就生活这个舞台而言,台上的我也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生便是戏中之戏。文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生活中,写下生活的篇章,反映火热的生活现实,文人也用文学作品表现古人的生活,思索历史演进的轨迹,探索社会发展的轨迹,所以常有人说他们是替古人担忧,为古人忧愁。其实他们在探索和表现古人生活的时候,已融入了主观色彩,打上了自己思考的烙印。夜者日之余
【原文】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①,正可一意学问。
【注释】
①人事稍疏:人事往来较为稀少。
【评析】
夜晚、雨天和冬日做事不太方便,是人们常用于休闲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对读书人而言正是读书黄金时间,因为此时人事纷扰较少,可以静心做学问。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都是非常珍惜时间,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浪费掉。这与现在人们编的一首诗歌:“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拾书包过新年”相比,今人不禁要羞愧脸红了。简傲不可谓
高,阿谀不可谓谦
【原文】
简傲①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②,苟酷不可谓宽大。
【注释】
①简傲:轻忽傲慢。
②严明:严格而明察。
【评析】
世间之人形形色色,有人以轻忽傲慢来表现自己很高明,有人放弃自己人格用阿谀奉承来表示自己的谦虚,有人把苛刻待人看成自己的严明,更有人以放任自流来显示自己的虚怀若谷,这些都偏离了道德尺度,都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任何社会都有那种以假乱真,混淆道德标准来标榜自己品德高尚的人。但美好的品德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而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去体现。高明体现于平等待人上,谦虚体现在自我反省中,严明体现在公正无私上,宽大体现在善待他人时。丹青乃无言之
诗,诗句乃有言之画
【原文】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①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②。
【注释】
①丹青:指图画。
②各臻妙境:各自达到神奇的境界。
【评析】
人们常说“诗情画意”,可见诗与画意境相通,好诗好画会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好的画,蕴合了画家无限深情,是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它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可给人启示和想像的自然意象,同时又包含浓厚的、耐人寻味的意趣,虽然用的是线条和色调,可反映的是无言的诗情。而好的诗句通过语言艺术展示给人们的就是一幅画,其中有动静的交融,画面的起伏跌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此诗之所以能脍炙人口,在于读之如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犹若眼前,形象非常鲜明。唐代诗人王维,既是山水诗大师,也是山水画高手,他的作品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先随着目力所及,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有层次、有色彩、有高度,有静态又有动态,勾勒出一幅清幽秀丽、天然绝妙的图画,达到了神妙的境界。云霞为侣伴,
青松为心知
【原文】
累月①独处,一室萧条②,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③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④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⑤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
【注释】
①累月:连着数月。
②萧条:寂寞冷清。
③稚子:幼童。
④蹲鸱:大芋,形状类似蹲着的鸱鸟,所以又称“蹲鸱”。
⑤浮生:虚浮无定的人生。
【评析】
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都是人们的愿望。但世间大多数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平平淡淡才是真。将浮云彩霞视作伴侣,将青松引为知己,这同样是悠然宁静的意境啊!一壶浊酒喜相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一生夫复何求?晋代陶潜在《归园田居》中写下自己重返田园后的生活:“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表现的正是这样的意境。
当然,悠然自乐的深层中我们也体会出作者对现实的否定及失落感。耳目宽则天地窄
【原文】
耳目宽①则天地窄,争务短②则日月长。
【注释】
①耳目宽:指耳听得太多,眼看得太多。争务短:将可争的事务减少。
②争务短:将可争的事务减少。
【评析】
整日纠缠于世间俗务,脑子里装着世俗的杂念,身边是堵塞心胸的噪音、污染视觉的画面,这样久了,就如井底之蛙,觉得世界小了,视野中只有眼前的纷烦。许多歌听了不如不听、见了不如不看,有了盲者、聋者的智慧,心中的世界就变得宽广了。世事纷争很多,斤斤计较于此会觉得日月乏味,生活无聊,不如放弃无谓的争端,乐观轻松地面对生活,有时不妨放下一切,出去走走,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景,或吟诗画画,或与友人品茗聊天,放松身心,那么日子自然就过得清闲悠长,有滋有味了,正所谓“心放无私天地宽”。从江干溪畔箕踞
【原文】
从江干①溪畔箕踞②,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③,在水中鼓瑟也。
【注释】
①江干:江边。
②箕踞:曲着两脚而坐。
③湘灵:湘水的女神,传说善于鼓瑟。《九歌》:“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诏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评析】
听江中波涛的声势浩大,听清溪中流水潺潺,有时是低吟浅唱如乡间小曲,有时雄壮磅礴如交响乐,作者自己也融入了这美妙的声音中,神魂脱离身体,不禁怀疑是那神奇的湘水女神在鼓瑟弹奏,为自己助兴。这是一曲美妙的自然歌谣,充满了迷人的神韵。有书癖而无
剪裁,徒号书橱
【原文】
有书癖①而无剪裁②,徒号书橱③;惟名饮而少蕴藉④,终非名饮。
【注释】
①书癣:爱读书的癖好。
②剪裁:取舍修饰。
③书厨:比喻多读书而不能运用的人,犹言“书呆子”。
④蕴藉:含蓄有余。
【评析】
有爱好读书的习惯诚然是很可贵的,然而喜读书还要善读书,善读书还要善用书。读书的目的在于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融会贯通运用于实际之中,如果毫无选择,不能根据实际应用,便是对书本知识毫无见解,空有满腹诗书却不能消化运用,这样的人只能是所谓的“书橱”,空读万卷书而别无所用。
饮酒亦一样。大杯豪饮的人,不一定是善饮之士,他喝酒只不过像常人吃饭一样毫无情趣可言,如果喝了之后的满口酒味,胡言乱语发酒疯,那就只能称为嗜酒之徒,更是远离饮酒之道了。真正会饮之人,尽管他是轻抿浅酌,但也能体会到酒中浓厚的意蕴内涵。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其中的情趣。鸟啼花落,有会于心
【原文】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遣小奴,挈瘿樽①,酤②白酒,饮一梨花瓷盏③,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注释】
①瘿樽:酒瓮,口小腹大,有如树瘿;或即为以树瘿挖空为酒樽。
②酤:买酒。
③盏:小杯子。
【评析】
听到鸟儿叫声悠扬动听,看到点点花瓣渐渐飘落,大好春光可不能白白辜负了,于是沽酒助兴,把酒临风,边吟边读,一旦抛弃名利之欲求,就可以超然于尘世之外,随处可找到乐趣。以诗估酒,这是何等之雅趣啊!这样的雅趣非常人所及。东晋陶渊明也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出这样的雅兴:“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山之胜,妙于天成
【原文】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
【评析】
古之人所歌咏的名山大川,多为美景天成。天然去雕饰的本来面目比人造景观更有返朴归真的意趣。这是因为人类仰赖自然提供的万物而生存,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命,人类没有理由去破坏它,去改变它。人工的景色尽管也美丽如画,但它就如一个刻意修饰、矫揉做作的女子,始终不及大自然鬼父神工,天然朴实。所以,人不应该破坏自然!清闲无事,坐卧随心
【原文】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淡①。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②,只觉万状苦愁。
【注释】
①一尘不淡:没有一处滋味是淡的。
②锦衣厚味:吃得好,穿得好。
【评析】
人如果能找到放松自己的方法,在闲情逸致中享受安宁平实的生活,虽然是粗茶淡饭,也不会觉得愁苦。如果整天为名利所累,万事扰心,不得安宁,即使物质生活上锦衣玉食,但精神压力不能排解,也只能愁苦万端。不刻意去占有一切的人,才能享用一切,要有超凡脱俗的修养功夫,才能进入不享用而拥有的高超境界。人的快乐有多种多样,关键在于自己的感受,物质的享受固然重要,闲适无忧的心灵享受才应该是真正快乐。舞蝶游蜂,落花飞絮
【原文】
舞蝶游蜂,忙中之闲,闲中之忙;落花飞絮①,景中之情,情中之景。
【注释】
①飞絮:飘飞的柳絮。
【评析】
本文妙处在于将为生活的忙碌与对生命闲情的追求合而为一。蝶蜂飞舞,似忙而闲,闲中有忙,人生之道也大体类似。在闲散无事时,要发愤自强,有应变之心,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有闲适的雅趣,追求生命的安宁。
杨柳飞絮,落花翻飞,本是败落的景象,然而作者眼中则是如诗如画情景交融的写照。事物的法则就是有兴有衰,对事物兴衰怎么认识,就要看自己心境如何了。鸟栖高枝,士隐岩穴
【原文】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渊,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①。
【注释】
①焉至:如何能够到达。
【评析】
此诗以高栖之鸟与深潜之鱼不易受到伤害,来揭示出古代士人躲避祸患的方法:就是归隐山林,逃避俗世的纷扰。或者采菊于东篱之下,悠然望南山,或者耕樵于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如为了不招致弹丸加身,自然就要鸟栖高枝、鱼潜深渊。这是古人人生经验的总结。
然而现代社会则不提倡这种逃避生活的消极态度,既要尽量不招祸,不惹祸,避免祸患降临,更多地要倡导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珍惜生命,创造人生价值。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原文】
混迹尘中①,高视物外②;陶情杯酒,寄兴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③。
【注释】
①混迹尘中:在尘世中安置自己的形迹。
②高视物外:眼光超越物累而远及世外。
③尚友千古:在精神上与古人为友。
【评析】
人生活在充满纷争的世间,但只要能在精神上摆脱对物质的追求,其内心世界就可获得自由,就不会受尘世的束缚。可以杯中醇酒陶冶自己的情怀,以吟诵诗篇寄托自己的志向,精神就能无比充实,如醇酒充溢天地之间,如能饮得,则是甘露美酒;如能咏得,则是无边的诗篇。天地万物,皆能寄我之情。能为友者,固不在形迹;能显名者,也不在一时。一时名声,只是空扰人心;以形为友,总不知心。精神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当展开古人充满智慧的文章,就可以与古人神交,心神畅游,这就胜过眼前虚情假意的交往了。名声虽然能显耀一时,未必能显耀千古。五夜鸡鸣
【原文】
五夜①鸡鸣,唤起窗前明月;一觉睡醒,看破梦里当年。
【注释】
①五夜:五更,天将亮的时候,约现代时辰清晨四点时。
【评析】
天到五更时,雄鸡的打鸣唤醒了梦中人,明月还高挂在窗外,看眼前情景,不觉思绪万端,梦中的欢欣与微笑,痛苦与悲伤,使人情思不断,心不可抑,不由地想起种种往事,爱恨交织,仿佛也如同这梦境一般,不过是过眼云烟,了无痕迹。感悟到这种让人愁肠寸断、心绪不了的往事,只不过是人生一梦,又何必较真呢,较真愁断肠,结果无非还是梦中人。庄子云:人生如白驹过隙。庄子的妻子去世时,庄子竟鼓盆而歌为其回归自然而吟唱。这难道不能使人受到一些启迪吗?我辈何不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摆脱梦境,做一个宽心人。取凉于扇
【原文】
取凉于扇,不若清风之徐来;汲水于井,不若甘雨之时降。
【评析】
当我们用扇子扇风取凉时,多么盼望大自然的清风给人以清新凉意;当我们用扇子扇风取凉时,多么盼望大自然的清风给人以清新凉意;当我们需要在井中汲水时,多么盼望上天能降下及时雨,如甘露洒向人间。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人们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世界,虽然人们常说人定胜天,但实际上,面对大自然雄奇无比的威力,人有时显得那么渺小,无能为力,因为大自然的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应当适应自然,顺应自然。月榭凭栏
【原文】
月榭凭栏,飞凌缥缈①;云房启户,坐看氤氲②。
【注释】
①缥缈:恍惚有无之意。
②氤氲:烟云弥漫的样子。
【评析】
天上明月普照大地,凭栏而立,遥望着烟雾弥漫的缥缈夜景,恍若梦境一般。古诗《春江花月夜》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啊,大自然何时开始,江上谁最先见到这月光,这月光又在何时照见古人,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神秘的自然起始与人类起始问题一直萦绕在人类的心中,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因此生出无限遐思和种种推测,也创作出大量的吟咏诗文。坐在山间,推门看山中烟云变幻,其间是否也蕴含了大自然的答案呢?
本段文字情景相生、动静相生、如梦如幻、沉思之人呼之欲出。遇嘿嘿不语
之士,切莫输心
【原文】
遇嘿①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危之日。
【注释】
①嘿:同“默”。
【评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人相处是很难的一件事,也并非是每个人都能圆融通透、游刃有余地面对一切,所以像这样的告诫有百益而无一弊。“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和城府深的人知无不言,也不要和自以为是的人言无不尽。另外,非常之事,要非常手段;救人于水火,助人于危难,不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
俭美德,让懿行
【原文】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①,为曲谦,多出机心。
【注释】
①足恭:《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过度的谦卑恭敬。
【评析】
儒家将人生的全部经验概括为中庸,过即成误,恰到好处为最美。不及与太过的分寸该如何把握,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好辩以招尤,不若嘿以怡性
【原文】
好辩以招尤,不若訒嘿①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②以示拙。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注释】
①(rèn)嘿:语言小心,行为谨慎。
②韬精:掩饰才华,隐藏锐气。
【评析】
俗话说:“凡人为果,圣人为因。”普通人往往只看到事情的结果,而圣人却可以看到事情的原因。总结处世的原则,“与人为善”是最重要的。
恩不论多寡,怨不在浅深
【原文】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①;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②。
【注释】
①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身处逆境受到别人的帮助,后以死相报答。事见《左传·宣公二年》。
②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比喻因为小事结怨,酿成亡国大祸。事见《左传·宣公四年》。
【评析】
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是仁义忠厚之人的品格。仁义忠厚之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善于化解与人的怨尤,可是睚眦必报之辈,往往祸尤自招。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
未溢,切忌再加一滴
【原文】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①。
【注释】
①搦(nuò):按;压制加力。
【评析】
“满遭损,谦受益”,是中国古代儒、道各家的共同主张。本条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思想,它对现实人生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
【原文】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①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②中,神情亦促。
【注释】
①三家村:指人烟稀少、偏僻的小村落。
②五都市:指繁华的大都市。
【评析】
决定一个人喜、怒、哀、乐的是他的人生观,也就是“心”。心如何,生命的状态就如何。心胸宽广即使是山野荒村,怡然自得;若心胸狭窄,就算居住在繁华城市,也是徒增烦恼。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
【原文】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①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豪杰之心。
【注释】
①凌铄千古:超越前人。凌铄,即凌轹(lì),干犯、欺压。
【评析】
小中有大,见微知著。珍惜寸阴的人,才会有超越千古的宏远志向;尊重微才的人,天下英雄豪杰才能为你所用。
书图受俗子品题,三生浩劫
【原文】
书图受俗子品题,三生浩劫;鼎彝①与市人赏鉴,千古奇冤。脱颖之才,处囊而后见②;绝尘③之足,历块④以方知。
【注释】
①鼎彝: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比喻珍贵重要的东西。
②处囊而后见(xiàn):意思是说锥子放在布袋中总是要出头的。比喻有才能的人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③绝尘:《庄子·田子方》记载:颜渊对孔子说:“夫子奔逸绝尘,而回(颜渊字)瞠若乎后矣!”
④历块:《汉书·王褒传》:“过都越国,蹶如历块。”迅速快疾的样子。
【评析】
有千里马自然就有伯乐,但是并非所有的千里马都会被伯乐发现。就像凡夫俗子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文物典籍价值,宝贵的鼎彝之器却被摆在市场上一样。正因为如此,就要自己去寻找伯乐,命运最终还是公平的。
实心素,则所涉都厌尘氛
【原文】
结想奢华,则所见转多冷淡;实心素,则所涉都厌尘氛。多情者不可与定媸①,多谊者不可与定取与,多气者不可与雌雄,多兴者不可与定去住。
【注释】
①妍媸(yánchī):美好与丑恶。
【评析】
人们有的时候固执于自己的希望之中,恰不知过分的超出实际的希望最终可能事与愿违。一心追求豪奢,现实遇到的可能是冷淡;企望清静平淡,就觉自己周围都是凡俗尘事。这种时候需要的是做个旁观者,看看圈中的自己,那一切也就释然了。
蒲柳之姿,松柏之质
【原文】
蒲柳之姿①,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注释】
①蒲柳之姿:比喻人早衰。语出《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帝同年。顾头早白,简文帝问原因,顾以上述话作答。
【评析】
人世间全部的价值概念都是为人所设定的,价值判断都是因比较而产生的。不但价值判断的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就连价值本身也在变化。因此,美丑、高下、贵贱都要淡然处之,不要庸人自扰。
好谈闺阃及好讥讽者,必为鬼神所忌
【原文】
好谈闺阃①及好讥讽者,必为鬼神所忌,非有奇祸,必有奇穷。
【注释】
①闺阃(kǔn):指妇女居住的内室。
【评析】
喜欢谈论女人、喜好讥讽别人的人,非正人君子,鬼神都对其有所忌讳,更何况凡夫俗子。荒诞不经的行为自然会有出人意料的结局。
杯底弓蛇
【原文】
忧疑杯底弓蛇①,双眉且展;得失梦中蕉鹿②,两脚空忙。
【注释】
①杯底弓蛇: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记载:杜宣做主簿时,夏至那天,县令请他喝酒,墙壁上挂着一个弓,映在酒杯里,好像酒里有蛇。杜宣心里很厌恶,但是县令让喝又不敢不喝,之后就觉得肚子疼,虽然治了好久但是始终治不好。县令知道后,再次在原来的地方请他喝酒,指着墙上的弓向他解释了。他的病才不治而愈。比喻人的疑心太重。
②梦中蕉鹿:《列子·周穆王》记载:有个郑国人去砍柴,猎杀了一只鹿。由于怕别人发现,就用蕉叶把鹿盖上。过后又找不到藏鹿的地方,遂以为是梦。后人便把“蕉鹿”用来表示梦幻。喻人世变幻莫测。
【评析】
利害得失为什么总是放不下?只徒增烦恼。
泉石膏肓
【原文】
虽无泉石膏肓①,烟霞痼疾,要识山中宰相②,天际真人。
【注释】
①泉石膏肓:指爱好山水成癖,如病入膏肓一样。膏肓,古代医学称心脏下部为膏,隔膜为肓,医药难以到达之处。
②山中宰相:南朝时,梁人陶弘景隐居于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此处泛指高人隐士。
【评析】
虽然不像隐士们那样爱好山水,但是并不妨碍对至真至善的追求。现实也许未必尽如人意,但是只要不放弃信念,努力终会有结果。
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
【原文】
人当溷扰①,则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注释】
①溷(hùn)扰:“溷”通“浑”,浑浊、混乱的意思。
【评析】
人生难以把握。心乱时世界难以理喻,心静时春和景明。其实守住了本心,也就守住了自己的人生。
以钝为体,以静为用
【原文】
笔之用以月计,墨之用以岁计,砚之用以世①计。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耶?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于是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唯其然是以能永年。
【注释】
①世:古代以父子相继为一世。
【评析】
人生在世,惟有动中取静、静中取动,动静结合才是人生真趣。
欲住世出世,须知机息机
【原文】
斑竹①半帘,惟我道心清似水;黄粱一梦,任他世事冷如冰。欲住世出世,须知机息机。
【注释】
①斑竹:又称湘妃竹。传说舜帝逝于南方巡游途中,娥皇、女英两妃非常思念他,泪下沾竹,竹乃成斑。
【评析】
入世也罢,出世也罢,一个“心”字,一个“机”字。有心无机不出世,有机无心亦不出世,有心有机方出世。花花世界真正有心有机放得下者,又能有几人?
书画为柔翰,文酒为欢场
【原文】
书画为柔翰①,故开卷张册贵于从容;文酒为欢场,故对酒论文忌于寂寞。
【注释】
①柔翰:毛笔。
【评析】
读书作画,自应从容悠闲;饮酒赋诗,应当热烈欢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问题不同处理,不当强求一律。
第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