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新秋写兴
天上低昂似旧①,人间儿女成狂②。夜来处处试新妆③,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④,相思两鬓如霜。从海底跨枯桑⑤,阅尽银河风浪。
【注释】
①低昂:起伏升降,这里指日落月升,星转斗移等天象变化。
②狂:狂欢,如醉如痴欢乐。
③试新妆:穿新衣。
④新凉:新秋带来的凉意。
⑤梦从海底跨枯桑:梦见在海底跨越枯死的桑田。《神仙传》有沧海屡变为桑田之说,此处暗用之。
【简说】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七夕的词,实际上,是借七夕抒写故国之思。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狂欢景象。起两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和“人间”景象。天上日落月升,星转斗移,这景象和往年一样。“似旧”暗示自然界景象虽无变化,但人间已是沧桑。可人间却是少男少女狂欢七夕,把刚刚过去的巨变完全忘却,这不能不令词人感慨。“夜来”两句一写人们欢乐心情的表现——处处试新装”,二写词人的感慨。这里的“人间天上”也不无讽喻。“却是”二字,言外寄讽,不露声色。
下片抒写词人感受。“不觉”句写词人久坐沉思,忘却了外界的一切,不知不觉夜已很深,新秋的凉意打断他的深思,方感到今年的秋夜格外清凉。实际是词人内心凄凉。“相思”句,则非常深刻地写出词人忧思之深之苦,仿佛一夜鬓白成霜。结尾两句,词人以跳跃的笔法,想象的羽翼,忽而下到海底,忽而飞到天上。这里明写梦境,实写世事的巨变和词人历经政治风浪的情况。全篇主旨,在这两句中得以集中阐发。全词格调低沉悲凉,忧思故国之情与凄冷的景象交融,读来给人以沉重之感。周密(四首)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今山东市名)人,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四水潜夫。曾做过义乌(今浙江县名)令,入元不仕。有《草窗词》、《洲渔笛谱》、《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武林旧事》、《澄怀录》、《云烟过眼录》各若干卷传于世。
周密善书画,词与王沂孙、张炎齐名。《绝妙好词》七卷是周密所编选,共选录南宋初张孝祥至宋亡时的仇远共一百三十二人的词作三百八十五首。选录标准偏重于音律精严、清丽圆美的雅词,亦即注重在形式方面。戈载说周词“与梦窗旨趣相侔……其于律亦极严谨。”(《七家词选》)陈廷焯说“周公谨词刻意学清真,句法、字法居然合拍。”(《白雨斋词话》)是指出周密与吴文英、周邦彦等一脉相承之处是那些音律技巧,至于内容方面,则显得较单薄,不能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
曲游春
禁烟湖上薄游①,施中山②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③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④。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⑤。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⑥。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⑦。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⑧。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⑨。歌管愁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⑩。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注释】
①禁烟:陈元靓《岁时广记十五》引《岁时杂记》:“去冬至一百三日为炊食熟,以将禁烟,则饔飧当先具也”。薄游:“薄”是句首助词。
②施中山:名岳,字仲山,吴人。能词,精于声律。
③击节:节,本为乐器名。击节,用以调节乐曲。后也用其他器物或拍掌来替代,即“点拍”。这里是形容对作者词作的赞赏。
④禁苑:指皇宫园林。临安(杭州)是南宋都城,西湖一带被称为禁苑。飏:“扬”的异体字。这三句形容西湖一带东风骀荡,游丝飘絮飞扬,引起人们无限春愁。
⑤燕、莺:借指女子。翠深红隙:指深闺。这三句是指深闺女伴,约期春游。
⑥乱丝丛笛:丝、笛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乱和丛形容丝竹之声的嘈杂。这两句是形容湖上尘雾漫,丝竹歌吹之声绵延十余里。
⑦西泠(líng灵):在西湖白堤上。按西湖有白堤、苏堤,将湖面分为里湖、外湖、后湖。这两句是说游船在中午都进入西泠桥里湖,外湖空无一船。
⑧宫眉:描成宫中式样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游勒:勒即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的游人。
⑨幂(mì密):覆盖。这三句是说薄暮时湖上轻寒,堤上花树隐入夜幕。
⑩这两句是说湖上歌吹之声似乎惋惜寒食节的过去,而游人散尽,更使蜂蝶感到春夜的寂寞。
怎生:务须设法之义。作者认为西湖入夜人静,而波光碎月,水影摇花,境界清幽,值得前往一游。这里点明作者喜好的是湖上静景。
【简说】
本词写寒食节西湖上画船游春的盛况。对此,作者在小序中有所说明,在《武林旧事》中介绍得更为详细。马臻《西湖壮游》诗说:“画船过午入西泠,人拥孤山陌上尘;应被弁阳(周密号)模写尽,晚来闲却半湖春。”这是指本词能将寒食西湖的景色艺术地再现出来。
萼红登蓬莱阁①有感
步深幽②。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③寒沙,茂林烟草,俛仰千古悠悠④。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⑤。磴⑥古松斜,崖⑦阴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⑧。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⑨。最怜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⑩。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注释】
①蓬莱阁:旧址在今浙江绍兴市卧龙山下。唐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有“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近蓬莱”之句,蓬莱阁由此得名。
②步深幽:指登上蓬莱阁时所行经的两旁景色。
③鉴曲:鉴湖边。《新唐书·贺知章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鉴湖本名镜湖,北宋初改称鉴湖。
④俛仰:即俯仰。“俛”同“俯。”俯仰指观察天文地理。《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这句是说观察千载以来自然界和世事的变化。
⑤五湖:指太湖。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以后就泛舟于五湖之上,不知所终。见《国语·越语》。这两句是发抒自己的退隐思想。
⑥磴(dèng邓):山路的石级。
⑦崖(旧读(yái):山边。
⑧西浦、东州都是绍兴地名。见作者自注。这三句是说飘泊异乡,回忆往事,几次心伤泪落。
⑨王粲登楼:王粲是汉末建安诗人,他在荆州避乱时,作《登楼赋》,抒发忧国思乡之情。这三句是自己与王粲一样,登楼四望,忧国念家之情,油然而生。
⑩秦鬟:绍兴有秦望山,因秦始皇曾登临而得名。山形很象妇女鬟髻,故称秦鬟。妆镜:指鉴湖。形容湖水清如妆镜。这两句是说辜负了佳丽的山水,为什么这时才来欣赏这大好江山呢?(意谓目前已无心赏山玩水了。)
狂吟老监:即唐诗人贺知章,晚号“四明狂客”,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归隐镜湖。他曾任秘书监,故称“狂吟老监”。销忧: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假日以销忧。”这两句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忧念家国的块垒。
【简说】
作者登楼赋词,主要是抒发千古兴亡之感以及故国之思。这时正当元兵长驱南下,情势岌岌可危,作者在词里表露出他对故国的深切眷恋之情,并隐然以旧朝的士大夫自命,表示将从此归隐江湖。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①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②,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敧③。秦关汴水④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⑤。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⑥。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⑦。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⑧。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⑨。
【注释】
①陈君衡:名允平,一字衡仲,号西麓。宋亡后,曾被元王朝征召到大都(今北京)。
②朝天:朝见天子。这两句是指元王朝派遣车马仪仗命陈允平北上。
③宝带:系印纽的丝带。金章:金印。尊前:即樽前,酒尊的前面。茸帽:皮帽。敧(qī七):通“欹”,倾斜。这两句写临别之时对着酒樽,但见陈允平身佩印章,头上的皮帽被风吹得略带倾斜。
④秦关汴水:泛指中原一带。
⑤纵英游:纵情畅游。叠鼓:一遍一遍地击鼓。清笳:笳是管乐器,音调悠扬。这三句是说在中原击鼓吹笳,骑骏马、携美女,纵情游乐。
⑥燕山:泛指燕地(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的山。这三句是指陈允平在大都的生涯。酒酣,指朝廷召宴。燕山雪,写四周环境。这时正当结了冰的河上冻月一轮,拂晓的陇头白云齐飞。
⑦投老:垂老。残年:晚年。方回:贺铸字。黄庭坚诗:“解道江南肠断句,世间惟有贺方回。”(《寄方回》)这里作者是以贺铸自比。这两句是说自己已是垂老余年,隐居江南,又有谁念及我呢?这个“我”代表江南遗民。
⑧这两句说西湖柳绿,南归的雁儿已往北飞,而人(指陈允平)却未南归。
⑨关情:关心。这两句用陆凯寄赠范晔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而又有所不同,照字面看是说相思之深,即使折尽梅花也难以表达,言外之意怀疑对方不知是否还有故国之思。
【简说】
作者在宋亡后隐居不仕,以“无所责守而志节不屈著称。”(王行《题周草窗画像卷》)对于陈允平的被召北上,心中感慨很深,在词里也多所透露。如秦关汴水,都是北宋旧地,而如今,却已人事全非了。至于“谁念方回”、“人未南归”、“难寄相思”,都含有难言之意,亦即对陈允平的仕元有所指摘。
闻鹊喜
吴山观涛①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②,快风吹海立③。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④。白鸟明边帆影直⑤,隔江闻夜笛。
【注释】
①吴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俗名城隍山,一面临钱塘江,一面靠西湖,为杭州的名胜。
②鳌戴雪山:相传渤海中有五座神山,即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根底互不相连,常随潮水上下往还。于是玉皇大帝便令神仙派五个巨鳌(大龟)去用头顶住大山,六万年交班。龙起蛰:过了冬眠时期,龙开始活动。
③快风:大风。
④杼:织布梭子。
⑤明边:明处。
【简说】
这是一首歌咏钱江大潮的佳作。钱塘大潮,以其排山倒海的气势,雪崩海啸的宏壮景象激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墨客骚人。宋代的潘阆、苏轼、辛弃疾都曾面潮放歌,佳作比比皆是。周密的这首小令,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洗练别致的构思占有一席之地。
吴山面临钱江,背靠西湖,危峰高耸,景色壮丽。立于山颠观潮,居高临下,远天碧水,排山雪浪一览眼底,比之江堤观潮,别有一番情趣。这个独特的艺术视角为全词创设了独特的艺术境界。
词的上片写潮欲来和潮来。首两句说钱江秋水是“天水碧”染成。唐韦庄《谒金门》有“染就一溪新绿”佳句,这里是化用。这两句写出潮来前波平浪静,天水一色的优美景象。接下两句,以丰富的想象,洗练形象的语句,摇动如椽之笔,挥洒出一幅钱塘大潮的壮丽景象。海潮汹涌,排山倒海,万雷轰响。雪浪滔天,作者连用三个形象的比喻,把钱江大潮的特点、气势描画得有声有色,令人惊心动魄。
词的下片写潮过后江上的景象。“数点”以下三句,分别描写远处、高处景色。因天色渐晚,又雾霭笼罩,又是远眺,故山峰成点。下面如只写烟笼也就是陈套了,词人接着以“青滴”写出潮后群峰的特有景色,意即喷溅的潮水把山峰都洗过。这是联想。反衬出潮水之高大。“一杼霞绡红湿”亦同出一辙,红霞都被潮水打湿了,可以想见这来潮是何等汹涌澎湃。这两句明写潮后江上瑰丽景象,实写潮之气势,是方才大潮惊魂裂胆感觉的延伸。“白鸟,’句是从远看转为俯看,以鸥追帆影写潮后江上的宁静,“帆影”一写船远去,二暗示天色更晚。“隔江闻夜笛”才不令人显得突兀。结句以静结动,收束全篇。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极有余韵。隔江而能听到缥缈悠扬的笛声,江水之静,群山之静可说无以复加。而静夜的笛声和轰雷的巨响形成的强烈反差,给人印象之深可说难以磨灭。邓剡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号中斋。一号中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做过礼部侍郎。临安陷落,转徙海南,坚持抗元斗争。1279年崖山(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兵败,投海未死。被俘后与文天祥一同北遣,至南京放还,终不屈节。工诗词,其词多表达国破家亡之凄苦,词风悲壮,今传《中斋词》。
唐多令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①。堪恨西风吹世换②,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③,乌衣日又斜④。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释】
①飞透窗纱:(叶子的响声)透过窗纱传到室里来。
②西风,吹世换:西风起,意味秋天来到,季节更替。暗示朝代更替。
③古豪华:从古以来都是豪华的城市,指金陵(南京)。它是六朝古都,以繁华著名。
④“乌衣”和“说兴亡”两句:乌衣巷是金陵著名的街坊,晋代王、谢大族住在这里。词人化用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简说】
这首词是作者兵败被俘,北遣路经南京时所作。目睹山河依旧,故都面目全非的凄凉景象,触景生情,无限感慨,借描秋天的悲凉景色,抒发了亡国之痛。
上片写景。雨过之后,彩霞把水面照得晶莹明亮,潮退后,岸边留下层层余沙。这两句,轻运笔触,勾勒出一幅寂寞的晚景。接着写秋风劲吹,通过树叶发出的凄厉声响写出了秋的深寒。“飞”、“透”二词很见功力。“飞”既是叶飞,又是声音飞,是叶飞舞嘶叫着硬是挤进——“透”过窗纱,可见秋风甚是猛烈。实际是写蒙古兵的穷凶极恶。“堪恨”句明写自己恼恨西风,暗写使南宋灭亡的元统治者。“更吹我,落天涯”句则是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破家亡,也使作者沦落天涯。
下片继续写亡国之痛,不同的是,上片是借景抒情,较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胸臆。巧妙的是作者化用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描绘出亡都的凄凉惨淡,抒写出痛切的亡国之恨和无可奈何的慨叹。最后三句通过大雁这一意象,把深沉的感情“投宿”到凄清的夜景和茫茫芦花里,融情于景,是很耐人寻味。文天祥(二首)
文天祥(1236~1282),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一字履善。吉安(今江西吉安市)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状元)。恭帝德祐初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并奉使与元军议和,不屈被拘,设法遁归。后又招集义军在江西一带抵抗元军,兵败被执。囚居燕京四年,坚贞不屈,以身殉国,死时年四十七岁。有《指南》、《吟啸》等集。
在文天祥的诗,文、词中,主要反映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大节不亏的崇高品德。他的词作仅寥寥几首,但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酹江月和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①。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②。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③。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④。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⑤。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⑥。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⑦。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⑧。
【注释】
①能:摹拟辞,“这样”之意。乾坤能大:天地这样大。蛟龙:指豪杰之士。池中物:比喻蛰居一隅,无远大抱负的人。《晋书·刘元海载记》:“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也。”这两句是说天地这样广大,算来英豪之辈本就不会局处一隅,而是要待时而出。
②牢愁:愁闷。那更:兼之。这两句是说风雨凄迷,自身愁闷无处诉说,再加上四面秋虫唧唧,更是难以排解。
③横槊题诗:苏轼《赤壁赋》中说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气概不可一世,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即长矛。登楼作赋:指王粲在荆州作《登楼赋》。这三句是说古代的英雄文士,他们的事业已如空中飘雪般的过去了。
④方:将。这两句是说江水奔流不停,将来还会有杰出人物涌现。
⑤堪笑:可笑,这里有自嘲意。这三句指自己如同一张漂零的叶子,在秋风送爽之际重又来到淮水一带。
⑥朱颜:年青的容颜。这两句说揽镜自照,昔日年轻的面貌已经变得衰老。只有一颗赤诚为国的丹心却似熊熊烈火难以熄灭。
⑦龙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一线青如发,苏轼《澄迈驿通潮阁》:“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这三句说自己将北去塞外,回头遥望祖国江山,但见青山隐隐,如同一发。
⑧故人:指邓剡。杜鹃:相传周末蜀国君主望帝(名杜宇)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这句隐有思念故君的故国之痛。
【简说】
本词是和作。原词是邓剡所写。邓剡字光荐,号中甫,庐陵人。曾与文天祥同被俘,到建康后邓剡因病寓居天庆观(今南京市朝天宫)就医,留不行。厓山南宋兵溃以后,邓剡向张宏范投降,教其次子,因得放还,清雍正三年文天祥的十四世孙家刻本《文山全集·指南录》中载有此首,题作“驿中言别”,下署“友人作”,即以为是邓剡所写。今录原词于下: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邓剡在词里,称文天祥为“世间英物”、“奇杰”,比文天祥为气吞秦始皇的蔺相如、吓走司马懿的诸葛亮,这些不可能是文天祥自我赞誉之词。末两句是指自己留下就医,而文天祥则将被押送北上,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来陪伴夜不成寐的我了。
文天祥的和词先是承原词句意,而又有提高,他认为当前正是人才辈出,大有可为之时。至于自身虽被俘北上,但却是历尽艰辛,“只有丹心难灭”,亦即决心为国牺牲,垂名千秋,这便是他给邓剡原词“此恨凭谁雪”的响亮答复。
沁园春题潮阳①张许公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②。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③。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④。后来者,无二公之操⑤,百炼之钢。人生欻救云亡⑥。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沈,仪容俨雅⑦,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⑧。
【注释】
①潮阳:今广东潮阳县。
②文天祥主张以孔孟之道立身行事。这三句就提出应该为忠、孝而死。
③光岳:高大的山。光岳气分:指国土分裂,即亡国。君臣义缺:指君臣之间欠缺大义。刚肠:指坚贞的节操。这四句是说自宋室沦丧以来,士大夫不能保全节操,君臣之间欠缺大义,是谁辜负了凛然不屈、刚正不阿的品德。
④骂贼睢阳:指张巡,他与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太守许远共守危城,城陷后两人先后被害,他们英勇抗敌,宁死不屈的精神受到后人敬仰。
⑤后来者:指以后的士大夫。操:操守。
⑥翕(xī西)欻(xū虚):即倏忽,如火光之一现。云亡:死去。“云”字无义。
⑦古庙:即张、许公庙。仪容:指张、许两人的塑像。
⑧邮亭:古代设在沿途、供给公家送文书及旅客歇宿的馆舍。这三句是对卖国投降的宋末奸臣的警告。
【简说】
这是文天祥经过潮阳张许双忠庙所作。唐代张巡、许远在安史之乱时,曾坚守睢阳城,屏蔽江淮,后因粮尽城陷,三十六人壮烈牺牲。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就有“为张睢阳齿”之句。在本词中作者称扬张、许二人能顾全君臣大义、保持自身操守,成为后世士人的榜样。接着还表示要在短促的人生历程中做出流芳百世的事业,同时对那些卖国投降的奸雄予以极度蔑视,全词充满了昂扬的爱国精神。
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