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喻力证令非实等。复是不无之有。同喻力胜。不无有存。何名相违。若云同异虽不无。而不名有。故成相违者。即实等体虽复不无。亦不名有。俱不无故。若云实等大有有不无之义得名有。同异非有有。不无不名有者。亦应实由有有体不无。彼非有有应非有。若言彼本许尔。何故不许本许实等不无。而非名有。名有之者。即大有性。疏问若难离实之大有性。所别所依。犯自不成。亦犯违宗随一不成。若难不离实等大有。而非有性。即犯相符。亦违自教。彼宁非有。答彼先总说。今亦总难。彼既成立离实之有。故今难彼离实大有。令非此有。言同意别故无诸过。今谓。总难离实之有令非有。即应弟子正难离实之大有性。即有前过。若云不欲唯难离实之大有性。但总难者还有后过。今谓。法师此意言有假叙。如是若论弟子。唯难离实之大有性。以破他宗不要有有法而为所别。故无宗过。如破他我。应亦同此。若许有我。违自宗过。若言无我。阙因所别。彼既成量。此亦应然。由此应知。相违因者。
若对敌论。不唯一过。望彼意许。亦有所别不极成因无所依过。如法差别不唯一故。此即立者望敌。是他所别所依不成。今破他有。即自所别所依不成。若共自量。此是即过。为破于他。就他宗立。虽有所别所依不成。而不为过。又自共量有法无义有义因依。此即为过。有法有义无义因依。亦即为过。意云有义宗必有遮表。因若无义。唯遮无表。故亦为过。问如立我常。因云非作故此无义。因成立有法。如何言过。谁言非作唯遮非表。而是无义。此言非作诠非作体。如虚空喻故。若尔立我无云非作故。应有义因依无义宗。何不为过。答虽俱言非作。而取义别。此即唯遮故。是无义不欲诠有非作体故。以龟毛等而为喻故。古亦有解。宗因喻有义无义依有无。有义但依有。而不分别自他共量。何者有义因依无义宗者。又若有义因。必依有义宗者。如萨婆多师破他。我应不作业受果。以周遍故因。如空为喻。彼我自无因体共有。如何依无。若分自他共。即无过也。若大乘师破他。即就他作量。俱他有体自皆无体。可如所说。有解言。同异有一实等。非离实有。故例破师主离实有。
同异有一实等。非即实有。例破弟子即实有耶。解云。夫相违因。以立论之因。违立者之义故。唯难师主之有。不将立者因违敌者义故。不得破弟子之有也。问若尔有一实等因。为弟子共许。为师主独成。师主独成因犯随一。若是共许。便两宗因。何独名为立者之因。若云成即实有。不用此因。更有何因。设成皆过。又云不将立者因。违敌者之义者。立者之因上明。破敌者之义。何故不得违敌者之义。以共许因故。又凡立量。必违他顺己。举因立宗。本意违他。何非破他。又如胜论对声论。立声无常所作性。即声论立声常将所闻性。既非立者之因。云何敌者破立者义。若云共许。彼此俱然。云何偏责。
若云只可敌者之因违立者义。如何不许立者之因。违敌者义。彼此异因不可得故。今解师主己义但欲令他信。对彼成立离实有。因违所立是相违。弟子之义。不欲令师信。不对成立即实有故。师主不得返破。不是即实有。若成实等不是有者。便坏己义。令彼弟子无所承受。便不信故。又复弟子。计同异性体既不无。亦是不无之有。无共同喻体虽是有。而非不无故。不得难即实之有也。此解极妙。无烦异求。古疏解。有一实因。何非随一不成。如立觉慧非思。以无常故因。有随一过。今此有一实因。以即离本非有一实故。因不是随一过者。亦不然。如无常。不离隐显及坏灭故。成于随一。有一实因。亦不异即离故。应是随一。今解。如立大有为有法。不是有法不成收。因言有一实。何故即为随一摄故。今因者亦望实等之上不无之义。能有一实非即有句以为其因。取此不无以为因故。又此有一实因同异之句。然离实等有一实义。俱共成故何须分别。为是即离不成随一。
第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