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
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脚齐,右脚指与左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
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
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
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著,舌向上龁。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四、初入禅调息法者:
息有四种相:
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出入觉有声,是风也。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
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
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五、初入定时调心者:
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
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沈浮宽急得所。何等为沈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沈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此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调相。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时闇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
夫人定是从粗入细,是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细静。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时调三事也。
二住坐中调三事者:
行人当於一坐之时,随时长短,十二时,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心用念。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正住。
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
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沈浮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
三、出时调三事者:
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合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疆,犹如风劳,於后坐中烦燥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鹿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说:
进止有次第,粗细不相违,譬如善调马,欲往而欲去。
《法华经》云:“此大众诸菩萨等,已於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
方便行第五
夫修止观,须具方便法门,有其五法:
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二者精进。坚持禁戒,弃於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费,譬如钻火为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道法。
三者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
五者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此也。
正修行第六
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於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
一於坐中修止观者:於四威仪中亦乃皆得,然学道者坐为胜,故先约坐以明止观。略出五意不同:
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所谓行者初作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观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故云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
今明修止观有二意:
一者修止,止有三种:
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锁。”
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
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之皆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行者於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行者虽观心不著,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
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
《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往於正念。是正念者,当之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