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第4章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邊,
  於諸法中體了真性,行無行相,故云善行。如此則心與道冥,故無轍進可尋求。
  善言無瑕謫,
  能了言教,不為滯執,遣象求意,理證言忘,故於言教中無瑕疵謫過。
  善計不用籌算,
  能了諸法本無二門,一以貫之,不生他見,故無勞籌算,自能照了,既無計算,非善而何?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兼忘言行,不入異門,心無邊境之迷,境無起心之累,雖無關楗,其可開乎?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體了真性,本以虛忘,若能虛忘,則心與道合,雖無繩索約束,其可解而散乎?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以聖人常用此五善之教以教之,故無棄者。
  是謂襲明。
  密用曰襲,五善之行在於忘遣,忘遣則無迹,故云密用。密用則悟了,故謂之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師,法也。資,取也。善人可師法,不善人可取役使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此章深旨,教以兼忘,若存師資,未為極致。今明所以貴師為存學相,學相既空,自無所貴,所以愛資為存教相,於教忘教,故不愛資。貴愛兩亡心,而道自化。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師資兩忘,是謂玄德。凡俗不悟,以為大迷,故聖人云雖知凡俗以為大迷,以道觀之,是為要妙。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雄者,患於用牡,故知其雄,則當守其雌,謙德物歸,是為天下谿谷,則真常之德不離其身,抱道含和,復歸於嬰兒之行矣。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能守雌靜,常德不離,德雖明白,當如暗昧,如此則為天下法式。常德應用,曾不差忒,德用不窮,故復歸於無極。忒,差也。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德雖尊榮,常守卑辱,物感斯應,如谷報聲,虛受不窮,常德圓足,則復歸於道矣。樸,道也。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含德內融,則復歸於樸。常德應用,則散而為器,既涉形器,必有精粗,聖人用之,則為群村之官長矣。
  故大制不割。
  聖人用道,大制群生,暄然似春,蒙澤不謝,動植咸遂,曾不割傷。
  將欲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者,大寶之位也,有道之者,必待曆數在躬,若暴亂之人,將欲以力取而為之主者。老君戒云: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
  大寶之位,是天地神明之器,謂為神器,故不可以力為也。故曰為者敗之,此戒奸亂之臣。
  執者失之。
  曆數在躬,已得君位,而欲執有斯位,凌虐神主,天道禍淫,亦當令失之。此戒帝王也。
  故物或行或隨,或煦或吹,或強或贏,或載或隳。
  欲明為則敗,執則失,故物或行之於前,或隨之於後,或煦之使暖,或吹之使寒,扶之則強,抑之則弱,有道則載事,無德則隳廢。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聖人睹或物之行隨,知執者之必失,故去其過分爾。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人臣能以道輔佐人主者,當柔服以德,不用甲兵之威,取強於天下。何則?兵者凶器,戰者危事。抗兵加使,彼必應之,其事既好還報,則勝負之數,未可量也。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軍師所處,戰則妨農,農事不修,故生荊棘。兵氣感害,水旱繼之,農廢於前,灾隨其後,必有凶荒之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善輔相者,果於止敵。蓋在於安人和眾,必不敢求勝取強。故雖果於止敵,敵不為寇。慎勿矜功伐取,以自驕盈,驕則敗亡,故為深戒。
  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
  前敵來侵,不得休止,故用兵以止之,如是則果在於應敵,非果以取強也。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物之用壯,由兵之恃強。物壯則衰,兵強則敗,是謂不合於道,當須早止不為。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佳者,好也。兵者,謀略也。凡人修辭立誠,不能以道德藏器,而以兵謀韜略為好。謀略之用,只在於攻取殺伐,故為不善之材器。凡物尚或惡之,是以有道之人不處身於此爾。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左,陽也。陽和則發生,故平居所貴。右,陰也,陰凝則肅殺,故用兵所貴。
  兵者,不祥之器,
  祥者,善也。好兵者尚殺,故為不善之材器也。
  非君子之器。
  君子以道德為材器,不貴兵謀。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夷狄內侵,故不得已。善勝不争,是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制勝於敵,必哀其人,故不以為美也。夫勝必多殺人,若以勝為美者,是樂多殺人,樂多殺人,人必不附。欲求得志,不亦難乎!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
  偏將軍卑而處左者,不專殺人。上將軍尊而處右者,主兵謀也。
  言以喪禮處之。
  喪禮尚右,今上將軍居右者,是以喪禮處置之。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
  以生靈之貴,而交戰殺之,有惻隱之心,故以悲哀傷泣之爾。
  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勇士雄,入戰而獲勝,勝則受爵,居於右位,尚右非吉,是以喪禮處之。但以為不祥之器,亦何必縞素為資。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
  道以應用為常,常能應物,其應非一,故於常無名。
  樸雖小,天下不敢臣。
  樸,妙本也,妙本精一,故云小。而應用匠成,則至大也,故無敢以道為臣者。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侯王若能守道精一,無為而化,則萬物將自賓服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侯王若能抱守精一,則地平天成,交泰致和,故降灑甘露。夫甘露既降,蕭蘭俱澤,不煩教令,而自均平。取譬侯王,稱物平施。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人君以道玫平,始能制御有名之物,故有名之物,亦盡為侯王所有矣。既,盡也。
  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若侯王能制有名之物,則夫有名之物,亦將知依止於侯王,知依止有道之君,所以無危殆之事。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天降甘露,以瑞有道,故譬有道之君,在宥天下,天則應之,猶如川谷與江海通流爾。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者役用以知物,明者融照以鑒微,智則有所不知,明則無所不照。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制勝人者,適可謂有力。能自勝其心使柔弱者,方可全其強爾。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知止足者無貪求,可謂富矣。強力行者不懈怠,可謂有志節矣。
  不失其所者久,
  知足強力,不失其所恒,則是久於其道者。
  死而不亡者壽。
  死者分理之終,亡者夭枉之數,壽者一期之盡,夫知人勝人,又招殃咎,知足強力,動得天常。得天常者,死而不亡。是一期之盡,可謂壽矣。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泛兮,無繫而能應物,左右無所偏名矣。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言萬物恃賴冲用而生化,而道不辭以為勞,功用備成,不名己有。
  愛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
  愛養群材而不為主宰。於物無欲,則可名於小,言不可名小。
  萬物歸之,不為主,可名於大。
  愛養之,故萬物歸之,有萬不同,而不為主,可名為大。非小非大,所以難名。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聖人法道忘功,終不自為光大,故能成其光大之業。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大象,大道也。帝王執持大道,以理天下,則天下萬物歸往矣。
  往而不害,安平泰。
  物往而不傷害,則安於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樂,音樂也。餌,飲食也。言人家有音樂飲食,則行過之客皆為之留止。如帝王執道以致平泰,亦為萬物所歸往矣。又解云:樂以聲聚,餌以味聚,過客少留,非久長也。是以蘧廬不可以久處,仁義顜之而多責。故人君體道清淨,淡然無味,始除察察之政,終化淳淳之人,故下文結云用不可既也。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人君以道德清淨為教,初出於口,淡乎其無味,不似俗中言教,有親譽畏侮等也。
  視之不可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以道鎮净,初無言教,故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淳風大行,萬物殷阜,歲計有餘,故用不可既。既,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