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批注>第1章
  釋題曰:元者,本也,始也。道者,太上真一之道也。經者,徑也,本始之真元。此經最妙,故日真經。
  元道上篇
  元道者,老君元上之道也。元上者,為窮高不測,為最上之宗,故日元上。
  老君曰:其道有三,上中下也。
  此分三丹田,上中下也。故上有泥丸,中有赤城,下有熙海,故日三也。
  黃庭道有上中下也。
  仙經曰:一偶一奇之為乎,味不再嘗,偶不再舉。
  諸道各有三,皆其次也。
  言諸道者,不一之道。故法有多門,為煉丹而成,各相而舉,或控鯉而昇天,或乘龍而上漢,或祭醮而朝元,或咽氣而長生,或即溯流而延命矣。仙經曰:道有萬法,俱得長生,水有千源,盡朝束海,俱長生也。
  老君中道與黃庭上道比之,道有此三經,其最上者,元道也。此道至高,虛元玄妙,澹泊元為,動合自然,故學者難窺焉。
  最上者,為眾經之首,妙者為諸法之門。
  非上士高機倏然自悟者,不可學也。
  故學者宿著道綠,志同鐵石者,陰功助佑,仙氣合成,道成歸天。
  非懼於死常舉於生者,亦不可學也。
  棄非道之財如冤家,離妖冶之色若仇偉者,方可與道相合。
  說諸中道多慕尚而行之,與此道難合,故久不降焉。
  此者若奔真求假,雖得理而難成,是不合也。
  若高機上士,特然行之,則自得元量也,
  此者為世人劣量淺學,選擇堅固好生惡死之人,故日高機上士也。
  通易元量。
  更元多難矣,出諸廣也。
  又諸道皆有師奉,皆云犯罰不一,唯此道元諸犯罰,故元師奉。
  《內教經》云:為元為,念不念,動不動。此三者真偽相參,使曲直相教,以名有犯罰也。
  若諸小道,須擇山林處,乃可行之,
  古高士混於塵寰,不可方可;中士隱於山林,方可不可。故元道與諸道,事有差別,法有捷門,亦元觸犯而返損,禁誡異端,虛成疾息者。此元道理合重玄,故元諸損也。
  不然者有損也。
  仙經曰:小道易惑,中人易敗。老子曰:不見可慾,使心不亂也。
  惟有此道,可以塵世而成之。
  仙經曰:上道元為,損而非損,至理自然,病而不病。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塵,湛兮或存。故元損也。
  鼻引口吐,可以去呼寒熱,
  老子曰:玄牝之門,此為生死之根,綿綿兮若存。能用此理即可天長地久,寒暑難侵。故呵屬其心,心元積毒,故元寒暑。
  及可排積元炁。
  排積者,從贏入妙,微而成之,道自降矣。若人急用求當,返剋而元功,故日排積也。元炁者,自然之炁,來自冥冥,降自虛元,悟者有元有用,而元元不元,故日元炁也。
  閉炁可以救飢劣,通百關,治萬病,非養炁復元也,咽炁可以救虛弱,非自然充滿也。
  故上士修真,妙中體妙,出入元為,專守一道,玄中悟玄,不失元道也。故仙經曰:鼓腮強咽,當為求死之由;閉極口奔,此是傷神之本。學道之人,切忌此也。
  行炁可以潤肌膚,非常道也。
  人能得志者,元炁充而有微,肌膚潤而光澤。雲行雨施,萬物滋也;炁充百豚,萬神靈也。仙經曰:元一毛不通於炁,元一節不住於神。
  此道歸根復本,合於自然,故日元道。
  老子曰: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靜日復命。大几運用,須明三一,其無自充,若忘而有為,終當自悟,不能返朴歸根,此是失元道之理也。
  若修成者,堅筋補髓,固護五藏,清利泥丸,安靜丹臺。
  人若達道,筋骨自變,返少還童。《中黃經》曰:肌膚霜白筋骨青,地府除籍天錄名,坐察陰司役鬼神。得元無精爽,恬淡自然,天地護衛,毒物不行,諸疾不生。《黃庭經》云:骨青筋赤體如霜,七竅去不祥,永得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