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二十三卷佚
林希序曰。世所传云神农氏本草三卷。梁陶隐居离以为七。唐苏恭李之徒又附益为二十卷。别图药形以为
经。其书略备矣。开宝中太祖皇帝命卢多逊等考验得失,增药尤多。号为开宝本草。仁宗皇帝嘉初又使掌禹锡
林亿苏颂张洞为之补注。因唐图经别为绘画。复增药至千有余种。于是收拾遗逸。订正讹谬。刊在有司。布之天
下。其为寿养生人之术。无一不具。然世之医者。习故守陋。妄意穿凿。操数汤剂。幸而数中。自谓足以应无穷
之病。诘其论说。则漠然不知。顾本草与图经殆虚文耳。况偏州下邑。虽有愿见者。何所售之。阆中陈氏子承。
少好学。尤喜于医。该通诸家之说。尝患二书传者不博。而学人不兼有也。乃合为一。又附以古今论说。与己所
见闻。列为二十三卷。名曰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书着其说。图见其形。一启帙而两得之。不待至乎殊方绝
域。山巅水涯。而品类万殊者。森在目前。譬夫谈舆地者观于职方。阅战具者之入武库也。承之先世为将相。欧
阳子所谓四世六公者。承其曾孙。少孤。奉其母江淮间。闭门蔬食以为养。君子称其孝。间有奇疾。众医HT眙。
不知所出,承徐察其脉。曰当投某剂。某刻良愈。无不然者。然则承之学虽出于图书。而精识超绝。兹二者又安
能域之者。鬼臾区岐伯远矣。吾不得而知也。其视秦越人淳于仓公华佗辈为何如。识者当知之。元七年四月朔。
左朝请大夫充天章阁待制知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充南浙西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本路兵马巡检公事上轻车都尉赐
紫金鱼袋长乐林希序。
李时珍曰。宋哲宗元中。阆中医士陈承。合本草及图经二书为一。间缀数语。谓之别说。
〔唐氏(慎微)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艺文略作证类本草。读书附志同书录作大观本草。)宋志三十
二卷存
艾晟序曰。昔人有云天地间物。无非天地间用。信哉其言也。观本草所载。自玉石草木虫鱼果蔬。以至残衣
破革。飞尘聚垢。皆有可用以愈疾者。而神农旧经。止于三卷。药数百种而已。梁陶隐居因而倍之。唐苏恭李之
徒又从而广焉。其书为稍备。逮及本朝开宝嘉之间。尝诏儒臣论撰。收拾采摭。至于前人之所弃。与夫有名而
未用。已用而未载者。悉取而着于篇。其药之增多。遂至千有余种。庶乎无遗也。而世之医师方家。下至田父里
妪。犹时有以单方异品效见奇捷。而前书不载。世所未知者。类盖非一。故慎微因其见闻之所逮。博采而备载之。
于本草图经之外。又得药数百种。益以诸家方书。与夫经子传记。佛书道藏。凡该明乎物品功用者。各附于本药
之下。其为书三十一卷。目录一卷。六十余万言。名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察其为力亦勤矣。而其书不传。世罕
言焉。集贤孙公得其本而善之。邦计之暇。命官校正。募工镂板。以广其传。盖仁者之用心也。夫病未
必能杀人。药之杀人多矣。而世之医者。不复究知根性之温凉。功用之缓急。妄意增减。用以治病。不幸而危殆
者。时盖有之。兹何异操矛而刺人于衽席之上哉。傥能研思于此。因书以究其说。即图以验其物。与审方以求其
效。则不待七十毒而后知药。三折臂而后知医矣。然则是书之传。其利于世也。顾不博哉。慎微姓唐。不知为何
许人。传其书。失其邑里族氏。故不及载云。大观二年十月朔通仕郎行杭州仁和县尉管勾学事艾晟序。
赵与时曰。唐慎微蜀州晋原人。世为医。深于经方。一时知名。元间师李端伯招之居成都。尝着经史证类
备急本草三十二卷。盛行于世。而艾晟序其书。谓慎微不知何许人。故为表出。蜀今为崇庆府。(宾退录)
赵希弁曰。证类本草三十二卷。古皇朝唐慎微纂。合两本草为一书。且集书传所记单方附之于本条之下。殊
为详博。
陈振孙曰。大观本草三十一卷。唐慎微撰。不知何人。仁和县尉艾晟作序曰。经史证类本草。案本草之名始
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旧经止一卷。药三百六十五种。陶隐居增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注释为七卷。
唐显庆又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开宝中又益一百三十三种。蜀孟昶又尝增益。谓之蜀本草。
及嘉中掌禹锡林亿等重加校正。更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种。盖亦备矣。今慎微类复有
所增益。而以墨盖其名物之上。然亦殊不多也。李时珍曰。宋徽宗大观二年。蜀医唐慎微取嘉补注本草及图经
本草合为一书。复拾唐本草陈藏器本草孟铣食疗本草旧本所遗者五百余种。附入各部。并
增五种。仍采雷公炮炙及唐本食疗陈藏器诸说。收未尽者。附于各条之后。又采古今单方。并经史百家之书。上
之朝廷。改名大观本草。慎微貌寝陋。而学该博。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
按先子曰。金皇统三年。宇文虚中跋云。元间虚中为儿童时。先人感风毒之疾。慎微疗之。乃为哲宗时人
明矣。李东璧以为大观二年所着误也。艾晟序称不知何许人。若是同时。其言如此乎。今证类首卷载林希序。此
艾晟所附。非慎微之旧也。本事方载剪草治吐血劳瘵方曰乡人艾孚先。尝说此事。渠后作大观本草。亦收入集中。
孚先当是晟字。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存
曹孝忠序曰。成周六典。列医师于天官。聚毒药以共医事。盖虽治道绪余。仁民爱物之意寓焉。圣人有不
能后也。国朝阐神农书。康济斯民。嘉中两命儒臣图经补注。训义剖治。亦已详矣。而重熙累洽。文物滋盛。
士之闻见益广。视前世书犹可缉熙而赓续者。蜀人唐慎微近以医术称。因本草旧经。衍以证类。医方之外。旁摭
经史。至仙经道书。下逮百家之说。兼收并录。其义明。其理博。览之者可以洞达。臣因侍燕间亲奉玉音。以谓
此书实可垂济。乃诏节使臣杨戬总工刊写。继又命臣校正而润色之。臣仰惟睿圣当天。慈仁在宥。诞振三坟。跻
民寿域。肇设学校。俾革俗弊。复诏天下进以奇方善术。将为圣济经以幸天下万世。臣以匪才。叨列是职。兢临
渊谷。而证类本草。诚为治病之总括。又得以厘而正之。荣幸深矣。谨奉明诏。钦帅官联。朝夕讲究。删繁缉紊。
务底厥理。诸有援引误谬。则断以经传。字画鄙俚。则正以字说。余或讹戾淆互缮录之不当者。又复随笔刊
正。无虑数千。遂完然为成书。凡六十余万言。请目以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云。政和六年九月一日。中卫
大夫康州防御使句当龙德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济经提举大医学臣曹孝忠谨序。
宇文虚中跋曰。唐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貌寝陋。举措语言朴讷。而中极明敏。其治病百不失一。一语
证候。不过数言。再问之辄怒不应。其于人不以贵贱。有所召必往。寒暑雨雪不避也。其为士人疗病。不取一钱。
但以名方秘录为请。以此士人尤喜之。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药名一方论。必录以告。遂集为此书。尚书左丞蒲公
传正欲以执政恩例奏与一官。拒而不受。其二子五十一五十四。(偶忘其名)及婿张宗说。字岩老。皆传其艺。
为成都名医。元间虚中为儿童时。先人感风毒之病。审元疗之如神。又手缄一书。约曰某年月日即启封。至期
旧恙复作。取所封开视之。则所录三方,第一疗风毒再作。第二疗风毒上攻。气促欲作喘嗽。如其言以次第饵之。
半月良愈。其神妙若此。皇统三年九月望成都宇文虚中书。
麻革序曰。自古人俞穴针石之法不大传。而后世亦鲜有得其妙者。遂专用汤液丸粒理疾。至于刳肠剖臆。
刮骨续筋之神奇。以为别术所得。终非神农家事。维圣哲审证以制方,因方而见药。故方家言盛行。而神农之经
不可一朝而舍也。其书大抵源于神农氏。自神农氏而下名本草者。固非一家。又有所谓唐本蜀本者。迄于有宋政
和间。天子留意生人。乃命宏儒名医。诠定诸家之说。为之图绘。使人验其草木根茎花实之微。与夫玉石金土虫
鱼飞走之状。以辨其药之真赝。而易知。为之类例。使人别其物产风气之殊宜。君臣
佐使之异用。甘辛咸苦酸之异味。温凉寒热缓急。有毒无毒之不同。而易见。其书始大备而加察焉。行于中州者。
旧有解人庞氏本。兵烟荡析之余。所存无几。故人罕得恣窥。今平阳张君魏卿。惜其浸遂湮坠。乃命工刻梓。实
因庞氏本仍附以寇氏衍义。比之旧本益备而加察焉。书成过余。属为序引。余谓人之所甚重者生也。卫生之资所
甚急者药也。药之考订。使无以乙乱丙。误用妄投之失者。神农家书也。开卷之际。指掌斯见。政如止水鉴形。
洪钟答响。顾安所逃遁其形声哉。养老慈幼之家。固当家置一本。况业医者之流乎。然其论著自深。陶隐居唐宋
以来诸人备矣。余言其赘乎。世固有无用之学。无益之书。余特嘉张君爱物之周。用心之勤。能为是大有益之书
以暨群生。以图永久。非若世之市儿贩夫。侥幸目前。规规然专以利为也。故喜闻而乐道之。君讳存惠。字魏卿。
岁己酉中秋望日贴溪麻革信之序。
刘祁跋曰。余读沈明远寓简称范文正公微时。慷慨语其友曰。吾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
下之命。时不我与。则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是亦可以活人也。未尝不三复其言。而大其有济世志。又读
苏眉山题东皋于传后云。人之至乐。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则予安得全
其乐乎。故所至当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子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
为人何哉。予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得酒。吾为之酣适。岂专以自为也。亦未尝不三复其言。而仁
其用心。嗟乎。古之大人君子之量。何其弘也。亦士之生世。惟当以济人利物为事。达则有达而济人利物之事。
所谓执朝廷大政。进贤退邪。兴利除
害。以泽天下是也。穷则有穷而济人利物之事。所谓居闾里间。传道授学。急难救疾。化一乡一邑是也。要为有
补于世。有益于民者。庶几乎兼善之义。顾岂以未得位也。遽泛然忘斯世而弃斯民哉。若夫医者为切身一大事。
且有及物之功。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又曰。子之所慎斋战疾。康子馈药。子曰。丘未达。不敢尝。
余尝论之。是术也。在吾道中虽名为方伎。非圣人贤者所专精。然舍而不学。则于仁义忠孝有缺。许世子止不先
尝药。春秋书以弑君。故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惧其忽于亲之疾也。况乎此身受气于天地。受形于父母。自
幼及老。将以率其本然之性。充其固有之心。如或遇时行道。使万物皆得其所。措六合于太和中。以毕其为人之
事。而一旦有疾。懵不知所以疗之。伏枕呻吟。付之庸医手而生死一听焉。亦未可以言智也。故自神农黄帝雷公
岐伯以来。名卿才大夫。往往究心于医。若汉之淳于意张仲景。晋之葛洪殷浩。齐之褚澄。梁之陶弘景皆精焉。
唐陆贽斥忠州纂集方书。而苏沈二公良方。至今传世。是则吾侪以从正讲学余隙。而于此乎搜研。亦不为无用也。
余自幼多病。数与医者语。故于医家书颇尝涉猎。在淮阳时。尝手节本草一帙。辨药性大纲。以为是书通天地间
玉石草木禽兽虫鱼万物性味。在儒者不可不知。又饮食服饵禁忌。尤不可不察。亦穷理之一事也。后居大梁。得
闲阅赵公家素问善本。其上有公标注。夤缘一读。深有所得。丧乱以来。旧学芜废。二书亦失去。尝谓他日安居
讲学。论著外当留意摄生。今岁游平水。会郡人张存惠魏卿介吾友弋吕唐佐来。言其家重刊证类本草已出。及增
入宋人寇宗衍义。完焉新书。求为序引。因为书其后。己酉中秋日
云中刘祁云。大德丙午岁仲冬望日平水许宅印。晦明轩记曰。此书世行久矣。诸家因革不同。今取证类本尤善者
为窠模。增以寇氏衍义别本中论方多者悉为补入。又有本经别录。先附分条之类。其数旧多差互。今亦考正。凡
药有异名者。取其俗称注之目录各条下。俾读者易识。如蚤休云紫河车。假苏云荆芥之类是也。图像失真者。据
所尝见皆更写之。如竹分淡苦堇三种。食盐着古今二法之类是也。字画谬误。殊关利害。如升斗疽疸上下千十未
末之类。无虑千数。或证以别本。质以诸书。悉为厘正。疑者阙之。敬俟来哲。仍广其脊行。以便缀缉。庶历久
不坏。其间致力极意。诸所营制。难以具载。不敢一毫苟简。与旧本颇异。故目之曰重修。天下名贤士夫。以旧
鉴新自知矣。泰和甲子夏己酉冬日南至晦明轩谨记。
天禄琳琅书目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二函。二十四册。此书卷首有金泰和甲子刊书本记。别无序
文。其自嘉以前所有本草诸序。皆载于卷一中。名为序例。而嘉间禹锡等进书奉敕。又列于书末。不入卷中。
其体例殊不尽一。盖因宋金元明。辗转重刊。互有改易故也。按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证类本草三十二卷。述晁公
武读书志云云。慎微合两本草为一书。且集书传所单记单方附之于本条之末。所谓两本草者。一名补注神农本草。
一名图经本草。皆掌禹锡等先后奉敕所编。补注进于嘉之初。图经进于嘉之末。此书犹载两次奉敕于后。则
慎微蓝本于此可见。茅考慎微此书前后称名亦复不一。陈氏书录解题载大观本草三十一卷。称为唐慎微撰。又称
仁和县艾晟作序。名曰经史证类本草。是合大观本草与证类本草为一也。马端临文献通考则载大观本草
三十一卷于前。又载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于后。而于大观本草下列陈振孙所称艾晟作序。名曰证类之名。则虽名分
别而实复混同。惟宋史艺文志直载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两名始并为一名矣。照诸书但及大观之名。
而总无政和之号目。皆称三十二卷。或称三十一卷。而此本独三十卷。并以重修政和标题。又备用之。称与宋史
备急之名互异。以卷首金泰和甲子刊书木记证之。是明时别据泰和刊本重刊行也。不以宋椠为准。故卷数标题。
各有盈缩异同也。况宇文虚中所作书后。明言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治病百不失一。不取一钱。但以名方秘
录为请。以此士人喜之。得一药名一方论。必录以告云云。而文献通考所引书录解题。乃云慎微不知何人。考宋
史虚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人。大观三年进士。建炎二年。应诏为祈请使。使金不归。受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
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金人号为国师。据此则虚中本与慎微同乡。故能详其始末。又知其书。复经政和间奉
敕校刊。在大观者而非定本。故又题为政和。而分卷则三十耳。虚中使金。与宋隔绝。所作书后金又刻之。而宋
人初未之见。故谓慎微不知何人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证类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三十卷。名大观本草。晁公武
读书志。则作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亦题唐慎微撰。是宋时已有两本矣。玉海载绍兴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王继先
上校定大观本草三十二卷,释音一卷。诏秘书省修润付胄监镂板行之。则南宋且有官本。然皆未见其原刊。今行
于世者。亦有两本。一为明万历丁丑翻刻。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本。前有大观二年仁和县尉艾晟序。称其书三十
一卷。目录一卷。陈氏
所见盖此本。故题曰大观本草。一为明成化戊子翻刻。金泰和甲子晦明轩本。前有宋政和六年提举医学曹孝忠
序。称钦奉玉音使臣杨戬总工刊写。继又命孝忠校正润色之。其改称政和本草。盖由于此。实一书也。书末又有
金皇统三年翰林学士宇文虚中跋。称慎微始末。述之甚明。盖建靖以后。内府图籍。悉入于金。故陈振孙未见此
本。不知慎微何许人。而晁公武所云三十二卷者。殆合目录计之。亦未见政和所刻也。然考赵与时宾退录则称唐
慎微蜀州晋原人。所序履贯小异。岂虚中儿时见之。但知其寄籍欤。大德中所刻大观本作三十一卷。与艾晟所言
合泰和中所刻政和本。则以第三十一卷移于三十卷之前。合为一卷。已非大观之旧。又有大定己酉麻革及刘祁跋。
并称平阳张存惠增入冠宗本草衍义。则益非慎微之旧。然考大德所刻大观本。亦增宗衍义。与泰和本同。盖
元代重刻。又从金本录入也。今以二本互校。大德本于朱书墨盖。(案原本每条称墨盖。以下为慎微所续。其式
如今刻工所称之鱼尾。)较为分明。则泰和本为胜。今以泰和本着录大德本则附见其名于此。不别存目焉。
殷玉裁曰。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书。诗歌纪载。无不作人字。自明成化本草。乃尽改为仁字。于
理不通。金泰和间所刊本草。皆作人。藏袁廷所。(说文解字注)
按余家藏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刊大观本草。纸刻精良。不逊宋椠。中避孝宗嫌名。知是传刻南宋本者。而至
衍义则实不录入。明代俗刻。取大德之题识。以冠魏卿之本。其妄亦甚。四库提要所云元代重刻。又从金本录入
者。盖以不见大德原刊之故耳。
〔王氏(继先)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书录解题二十二卷(玉海作三十二卷)阙
序曰。臣闻本草者。神农之书也。后世宗而行之。以为大典。盖悯有生之札瘥。思药石以拯济。而功莫大焉。
上下数千百年。罔敢失坠。及嬴秦焚先代之典籍。而此经混于医十之书。得不发奈何。汉晋之季。文籍散失。神
农传经所存者。仅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致使后世不见圣人之全经。惜哉。梁陶氏隐居。高尚本神农旧经。
附名医别录。朱墨分别。别举科条。又加注文。然而独智目思。偏方寡见。得失相半。逮唐之兴。苏恭表请修定。
增益虽多。附会或紊。损益不分。寒热莫辨。洪惟皇宋隆兴。真人出宁。泽及四海。其仁如天。开宝中命卢多逊
等重定嘉中诏掌禹锡等补注。陈承着立别说大观中唐慎微集为证类。谨详古今注说。诸家论议。纷纭绪乱。异
同颇多。虽唐注摭陶氏乖违。而反有阙失。今注举唐注谬误。而间有未书彼是此非。互相矛盾。考禹锡补注慎微
证类。又不过备录诸家异同。亦不能断其是非。其中性寒之物。而或云治寒。性热之物。而或云治热。或补药云
泻。或泻药云补。其辨冬热补泻之性。理实倒置。及物之有毒者。或云无毒。物之无毒者。而或云有毒。其辨有
毒无毒之性。义亦相反。以至某药在诸方常用之验。而经注前后之未载。某药合外用与服饵之宜。而辨用的当之
未当。传之既久。朱墨杂糅。不可概举。执而用之。所误至大。天下后世。何所折衷。举而正之。在于今日。恭
惟圣主中兴。好生之德。寝兵措刑。固足以跻民于寿域。而俾无横夭之患矣。然且宸心轸虑。以谓本草之书。经
注异同。治说讹谬。于是举祖宗开宝嘉之故事。诏臣等俾校定。仰以见圣人仁德之至也。今敢不研精覃思。博
采方术。参校诸家。别其同异。若夫物性寒热补泻。有毒无毒。或理之倒置。
义之相反者。辨其指归。务从主当。形像则本旧绘。画以大纲。取识则下敢臆说。执以有据。考名方三百余首。
证舛错八千余字。而使用之者不惑。施之者必验。可以跻上寿。可以致十全。上裨圣政之万一。下以传之于将来。
岂曰小补之哉。臣等诚惶诚恐。顿首谨言。绍兴二十九年二月上进。
张仲文曰。绍兴间医官王继先。以显仁太后初御慈宁宫。春秋高。每违豫。服其药随愈。赖是优游东朝。享
康宁之福。几二十稔。克副高宗事亲之孝。继先之功也。故恩礼特异。官至正任承宣。已而继先恃宠席势。福自
己所为有不可于众。而举朝阿附之不暇。至有称门生者。后太后上仙。继先自是眷遇日衰。竟黜福州以卒。(白
獭髓)
陈振孙曰。绍兴校定本草二十二卷。医官王继先等奉诏撰。绍兴二十九年上之。刻板修内司。每药为数语辨
说。浅俚无高论。
王应麟曰。绍兴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王继先上校定大观证类本草三十二卷。释音一卷。诏秘省修润付胄监镂
板行之。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