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瑜伽论>第99章

第99章

  自下第六。一颂解如理等。即明四谛。先颂列十二门。一如理。二摄。三集谛。四得。五相。六度七业。八障。九过。十黑异熟等。十一文义。十二难得。长行释中。初解如理门。先略后广。略中有二。初明若不如实知谛智如理不如理故。不能尽漏。能如实知。则能尽漏。当知已下。出如理不如理智体。广释中。先释不如理。二与此相违已下。释如理。前不如理中有四复次。第四复次中云。依三言事等者。三世之法可出言说。名为说处。故云依三言事。言或缘所取事至或离诸行分别有我者。此开四章。下次第解。若所取事分别为我。一或成常见可知。二或成断见乃至是实是常者。计我断故云我无。其我是实是常。此于所缘中起二见也。若缘能取事乃至我今以我观察于我者。此计能缘心为我是常。以后念心缘前念能缘心时。即言我观察于我缘能取心为一见也。或谓我我先有今无至观察无我者。第二缘能取心为断。谓我先时是有观察今无。此第二见也。或复即缘能取之事乃至昔曾有我者。缘能取心。今离无我昔曾有我。此则计其能取于起三见。前计所取起于二见。合起五见。故云如是且说所取能取差别五相。乃至谓即三世诸行分别有我者。此是第三即行计我。又复乃至分别有我者。此解第四章杂行计我。因此第四计执。次解计我异名。一或自作业名能作者。或他自在天等令作名等作者。
  二能起者等起者。三能生者等生者。四或由自他见闻觉知随起言说名能说者。或于妻子等教敕令住其处亦名能说者。五能受者等受者。六或于过去作种种业领受种种异熟名领受者。或云能舍此蕴能续余蕴。上来六种异名。并是离行计我为作者受者。若异此者既无有我云何得成上所作业事者。此是第二起见所由。是名第六不如正理作意思惟等者。景云。从卷初至此起见所由。凡有六种不如理作意思惟也。达师云。前即蕴计我中有五相。更加离蕴计我为第六故也。如是已下结前诸见并是身见。由能障碍已下。明起见过也。与此相违已下。翻过失明得利益。第二解摄门。初遮外执。二当知已下。劝知正义。前中。外人云。四圣谛唯是生善境界不摄善法。今总遮云勿作是说。所以者何。无量善法皆归四谛。劝知正义中。初略标宗。次开章广释。第三总结开章释中。彼复修习修身念故是一章门。观品第二。止品第三。下次第解。如修业地。即是解脱分善。已作辨地。即在无学。名所作已辨地。下约二地明修身念。随观五蕴四种念住并名身念。以观色身名身。皆名身故。初缘色身。或复由他爱与非爱增语有对触现行时下明遇违顺二缘。
  但生如理受想行识即缘名身。次明于观。文相可知。唯有六界想等观心所缘。还缘五蕴四念住境。更无别法。次明其止。言锯喻者。此有两释。一云。行者纵使用锯锯其身。犹能思不报怨也。二云锯有断木之用。无不挫齿。不同刀剑。修忍之时。亦复如是。不可以怨挫忍辱齿。故云锯喻。修如前说。四支所摄不放逸行者。一善护身。二善守根。三善住念。四得出世间道。第三解集谛。言由四因缘至百八爱行者。由彼爱散起诸烦恼发业招生。故偏举爱也。何等名为五种我慢等者。景师云。谓于我见未永断故乃至于其六处。此句是总。即为第一。乃至未为衰老所损乃至是我如昔。是第二。彼若复为乃至若成就好色大力我今美妙。是第三。若违于此我非美妙。是第四。若为衰老所损乃至我今变异。是第五。达师云。言五起我慢者。一谓于我见乃至如昔者于不变六处中计我。二彼若复为乃至无辨者。于或变或不变中计我。三彼若成就乃至美妙者。于美妙六处中计。四若违乃至非美妙者。于非美妙六处中计我。五若为衰老已下。舍衰老中计我。此五我见起慢。故有五也。更有一释。一时六处。以依六处假立命根。即持命也。二恃妙色。三恃大力。四恃安乐。五恃辨才。然即依五支果所起我慢名五种我慢也。云何自性差别。谓此五种我慢为依发起有爱及无有爱者。粗分二也。又彼有爱软中上品差别而转等者。细分也。于中无有乃至无三品者。景师云。道理无有爱。由思择起应亦有三品。
  如分别我可无三品也。今思一相。故言唯上品也。达师云。由此文证知无有爱。一向分别起非俱生也。此文望俱生故无三品。若约自类亦非无三品差别。软有爱者谓于当来愿我当有者。一愿我有也。即于六处愿我当有者。二愿我所也。即如是类愿我当有等者。三明现得好身种类。复愿当来还得是类。异如是类愿我当有等者。四明于现恶身。愿于未来得异类胜身也。中有爱者乃至愿我得有。第一愿我有也。即于六处者。愿我所有也。即如是类异如是类。如前下品有爱中辨。上有爱者乃至四种相爱名上有爱者。上品有爱亦有四种。一愿我当有。二六处当有。三即如是类。四异如是类。如前中下二品爱。说此五种爱自性差别乃至十八爱行等者。依五慢起故。有五受也。景师等云。十八爱行。因十八受生。谓六忧六喜六舍。依小论说爱因六忧后生。不与相应。爱与喜舍同时相应。亦从喜舍后生。今大乘真实理门。爱与忧相应。缘外六尘十八爱行如依六根。此差别者谓于内计我于外也计我所而起于慢乃至于法亦计我所余随所应如前应知者。如计内六起有爱无有爱。有爱有三品。无有唯上品。有爱三品中。一一皆起四种爱。愿于外六处计于我所差别道理。准前内六界说。故云如前应知。如是十八者。六外界中起十八爱也。并前爱行者。内六处中亦有十八爱。合说有三十六爱行也。泰师云。自身名内处。缘十八界起十八爱故有十八爱。地身名外处。缘他十八界亦起十八爱。以外处十八合内处十八。故有三十六爱。时差别者。即于三世各有三十六爱。故有一百八种。又于此中无差别相至皆为爱者。一切烦恼境皆是希求通名为爱。下有众名。并是释经中爱名差别。第四解得中有三复次。初明由五相故证得。
  二明四种瑜伽。三辨谛相。初中。一为得所缘境者谓四圣谛。二得方便者谓即于四谛中三因正转十二行相智。最初转者乃至名智觉者。过去名智未来名明现在名觉。故云如次此示相转也。第二转者。此是劝转在于修道。第三转者谓是无学已得尽智。此又整顿不同小论一一谛皆作三转。谓先在见道于苦谛。乃至无学于苦三转竟。还成于见道。于集谛更复三转等。乃至道谛亦尔。尊者达磨多罗说曰。我今不能忍受如是文句。虽是圣说。文句颠倒。不应见苦谛已起已知根。见集谛时却起未知欲知根等。此中又应当一一根中遍观四谛。三得所得。谓菩提。四者得已。令他于自证深生信解。五皆证得者。五人皆得无学果也。五者令他于他所证生信解可知。第二明得方便中略有四种瑜伽。善方便者乃至此二所摄名不放逸者。景师云。此文以念慧二法为不放逸。前本地及对法以三善根及以精进为不放逸。泰师又云。善方便是不放逸。不放逸即以念正智二法为体。不同余文四种瑜伽。达师云。问两文不同有何所以。答但是一切善法并是不放逸。各取义不同故如是也。问一切善法并是不放逸。何故偏说此等法耶。答此等用强故偏说也。第三明谛相。苦谛如诸疾病等。如文可知。第五解相。有十相过患者。景及达等云。一胜义沙门等不许彼为沙门等。言二亦不数为沙门等。三众苦皆未脱。四恶趣亦未脱。五堪能舍学处。六不堪证胜法。七寻余福田。八舍超苦苦更不还果无所堪能。第九第十同为一句。从于现法中已下文是也。更有师释。前五同先师制。第六不证圣道。第七不证道果。八向善趣故寻余福田所谓外仙等是也。九于第三果不能证得。十于无余依无所堪能。第六解处。智见现观者。见道名智。修道名见。无学名现观也。第七解业。言睒弥叶及娑罗支叶者。景达云。西国有树名睒弥。枝叶参差不一一相当。或一或二乃至六七叶也。喻四谛相随。阙一阙二阙三也。娑罗枝叶四四相当。喻四谛智集成圆满。又云睒弥叶缺减不正。婆罗枝叶圆满具足。
  第八解障。先辨四障。后辨对治。前中有二。一总标征列。二次第别解。一一障中皆有二文。谓初辨障。后明对治。言教升摄波叶者。旧云申怒林记也。西方有树。名升摄波。其形似此方胡椒树。此则如来对于庆喜愿知无尽之譬也。盲龟者。可引广论。下对辨对治中。又由修慧乃至必有第二者。谓由修慧于诸谛中一获得谛智。二亦得四不坏净。由是因缘于诸谛实远离疑惑。若于四谛三宝无疑。于四不坏净亦无疑也。智谛与四谛更互相依。若更有一必有第一也。第九解过。景师云。堕于生闇者。生上二界无明昏闇五支。还是观诸行自性因缘。杂染清净因缘。及以清净。达师云。三种世界者。三界也。第十解黑异熟等。景师云。言譬如掷杖根堕那落迦中堕傍生趣端堕饿鬼界者。即当一业历诸趣也。作黑白业已。譬如掷杖或堕恶趣不清净处即鬼畜中杂受苦乐。或堕善趣少清净处者。人天之中杂受苦乐随除魔界天。作白白业生在五趣等者。白白天业自受色无色报。但由造此业人。从上界没退堕五趣。故言生五趣。达师云。根中论三品者。造三品业。故名生三恶道。又解。一业历受三恶道报。今大乘如是。此解同景师。十一解大义。景师云。观苦之智如本足。以初得故。集智断集。如墙壁障贼。灭智渐高。如下层级。道智如上台。言已见圣谛补特迦罗乃至譬如砾石及大雪山者。少苦如砾石。多分已断如雪山。下喻三界爱断。无色已断之爱如大池沼。其者二三滴色界已断之爱如大陂湖未断者如二三滴。欲界爱断如大海水。未断如二三滴。又大雪山者喻断慢所生苦。金山喻无色爱所生苦。苏迷卢山喻色界爱所生苦。及大地喻欲界爱所生苦。泰师云。苦智如行者发足欲往。集智如诣宝台院墙壁。灭智如诣台下层级。道智如诣宝台至究竟处。达师云。大义者无漏道能得四谛大义。
  及证得无上菩提大义故也。此中慢及爱通三界身语意亦尔。贪嗔痴等唯是欲界也。诸圣身中所有苦少分在如砾石。圣人已断诸苦如大雪山。言二滴等者。喻圣人所未断苦。唯有七生乃至一身苦。故曰也。六种砾石之喻者。三业三毒所生众苦为六。喻此六也泥团者喻圣身所未断如少泥团。已断如大地等。十二解难得。言解了者闻慧。胜了者思慧。决了者修慧也。十种正法者。谓八圣道及解脱正智相应善法也。十业道者谓二三等者。二。谓作无作二也。三业为三。又解。二种三业。一身等三业。二福等三业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