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疡医大全>第45章

第45章

  乳痞门主方
  军门立效散
  甘草节(半寸长九段)川椒(三十粒)天花粉(五钱)皂角刺(三钱)
  酒水同煎,临服入去油乳香末一钱,冲服。
  又方
  生麻黄(八分)陈香橼(一枚)甘草天花粉(各八钱)栝蒌(一枚)金银花(六钱)黄芩(三钱)棉花核(黑色者五钱)
  生酒煎服出汗。
  化圣通滞汤(岐天师)
  金银花蒲公英(各一两)天花粉白芥子(各五钱)白芍药通草山栀仁(炒)白茯苓(各三钱)柴胡(二钱)熟附子木通(各一钱)水煎服。
  消多年乳核煤炭研细,生蜜和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蒲公英煎汤下。
  消远年近日乳核乳痞。
  人中白(四两)雄鼠粪(九十九粒)
  研细米汤为丸。每服一钱,无灰酒下,以消为度。
  乳岩门主论
  陈远公曰:有生乳痈,已经收口,因不慎色,以至复烂,变成乳岩。现出无数小疮口,如管如孔,如蜂窝状,肉向外生,经年累月不愈,服败毒之剂,身益野狼狈,疮口更腐烂,人以为毒深结于乳房也,谁知气血大亏乎?凡人乳房内肉外长而筋束于乳头,故伤乳即伤筋也。此处生痈,原宜急散,迟恐有筋弛难长之患,况又泄精损伤元气,安得不变出非常乎!当失精后,即大用补精填髓之药,尚不至如此之横,今既阴虚而成岩,又因岩而败毒,不亦益虚其虚乎?治法必大补气血,以生其精,不必泄毒,以其无毒可泄耳。用化岩汤:人参、黄、忍冬藤、当归各一两,白术二两,茜草、白芥子各二钱,茯苓三钱。水煎服。二剂生肉,又二剂脓尽疼止,又二剂漏管重长,又二剂全愈,再二剂不再发也。此方全补气血,不去败毒,虽忍冬乃消毒之味,其性亦补,况入于补药亦纯于补矣。惟是失精以变岩,似宜补精,今止补气血何也?盖精不可速生,而功又缓,不若大补气血,反易生精,且乳房属阳明,既生乳岩而阳明必无多气多血矣。今补气血则阳明经旺,自生精液以灌乳房,又何必生精以牵制参之功乎?所以不用填精之味也。(《冰鉴》)
  陈实功曰:乳岩乃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以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三载五载,不疼不痒,渐长渐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覆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如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死,如能清心静养,无挂无碍,不必勉治,尚可苟延,当以益气养荣汤主之。(《正宗》)
  又曰:凡中年无夫之妇,得此更易于死。
  又曰:男子患此,名曰乳节,与妇女微异。女伤肝胃,男损肝肾。盖怒火房欲过度,由此肝虚血燥,肾虚精怯,气脉不得上行,肝经无以荣养,遂结肿痛。
  又曰:治当八珍汤加山栀、丹皮;口干作渴,宜加减八味丸、肾气丸;已溃十全大补汤,则易于生肌完口也。
  汪省之曰:乳岩四十以下者可治,五十以下者不治。治之则死,不治反得终其天年。(《理例》)
  冯鲁瞻曰:妇人有忧怒抑郁,朝夕累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于痰,结成隐核,不赤不痛,积之渐发,数年渐大,内溃深烂,名曰乳岩,以其疮形似岩穴也。慎不可治。此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证。治法痛寒热初起,即发表散邪,疏肝之中兼以补养气血之药,如益气养荣汤、加味消遥散之类,以风药从其性,气药行其滞,参归、芍补气血,乌药、木通疏积利壅,柴、防、苏叶表散,白芷腐脓,通荣卫,肉桂行血和脉。轻者多服自愈,重者尚可苟延。
  若以清凉行气破血,是速其亡也。(《锦囊》)
  窦汉卿曰:女子已嫁未嫁俱生此候,乃阴极阳衰,虚阳与血相积,无阳积安能散,故此血渗入心经而成此疾也。若未破可治,已破即难治。
  胡公弼曰:乳岩乃性情每多疑忌,或不得志于翁姑,或不得意于夫子,失于调理,忿怒所酿,忧郁所积,浓味酿成,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腾沸,孔窍不通,结成坚核,形如棋子。或五七年不发,有十余年不发者,或因岁运流行,或因大怒触动,一发起烂开如翻花石榴者,名曰乳栗,凡三十岁内血气旺者可治,四十以外气血衰败者难治。(《青囊》)
  乳岩门主方
  内消乳岩、乳癖奇方将壁上活壁用针扦住,乘活以竹纸包如小球,食后白汤吞下。每日服一次,不过数日,乳内即痒,如蛛走状,其核自消。
  又方生蟹壳砂锅内炒脆,磨极细末,热酒调服二钱,或打糊为丸,每服三钱,酒下不可间断,消尽为止。
  乳吹乳痞乳岩并一切无名大毒。
  黄牛大角内嫩角(火存性一两)鹿角(火焙黄色八钱)枯白矾(三钱)
  和研极细末。热酒调服三钱。
  乳中有小块不消不痛不痒,即名乳岩,宜早治,至六七年后,溃烂不救。(钱青抡。)
  川贝母连翘栝蒌仁当归炙甘草(各二钱)柴胡金银花白芨何首乌白芷蒲公英半夏(各一钱五分)川黄连(酒炒)漏芦(各一钱)金橘叶(四十片)半枝莲(捣碎二两)
  先将夏枯草半斤和酒水五碗,煎至三碗,去渣入前药同煎就一大碗,加去油乳香、没药细末各七分,不拘时服,外用五倍子焙干为末,醋调服。
  消乳岩丸方(钱青抡。)
  夏枯草蒲公英(各四两)金银花漏芦(各二两)山茨菇雄鼠粪(两头尖)川贝母(去心)连翅金橘叶白芷甘菊花没药(去油)栝蒌仁乳香(去油)茜草根甘草广陈皮紫花地丁(各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早晚食后送下二三钱,戒气恼。一方去栝蒌仁加天花粉、桔梗、广胶,用夏枯草熬膏为丸。
  乳岩初起。(钱青抡。)
  青皮甘草(各等分)
  共研细末,每服二钱,用人参汤入生姜汁调,细细呷之,一日夜五六次至消乃已,神验。年壮者不必用人参。
  乳少门主论
  冯鲁瞻曰:乳汁不行有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有气血虚而燥涩不行。虚者补之,如十全、八珍之类是也;盛者疏之,如麦门冬、栝蒌仁、葵子、猪胰、木通、漏芦、猪蹄之类是也。(《锦囊》)
  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壮,饮食调匀,则乳足而浓,以生化之源旺也。若脾胃气弱,饮食少进,冲任素亏,则乳少而薄,所乳之子,亦怯弱而多病。其乳以浓白光彩,入盏中上面莹然如玉为上,黄色清薄为下,不可哺儿。乳母宜择肥瘦适中,无病经调善食者佳,太肥则多痰,太瘦则多火,儿饮其乳亦复如是。如一儿昏睡,竟日不醒,举家惊惶,求医投药罔效,一高医诊之曰:此儿中酒,得乳母曾痛饮乎,询之果然,停药而醒,可见利害相关明矣。然李时珍曰:人乳无定性,随饮食性气而变。故饮食调摄乳母,不可不慎也。
  乳少门主方
  通脉汤治乳少或无乳。
  生黄(一两)当归白芷(各五钱)
  七孔猪蹄一对煮汤,吹去浮油煎药一大碗服之。覆面睡,即有乳。或未效,再一服,无不通矣。
  如新产无乳者,不用猪蹄,只用酒水各一半煎服,体壮者加好红花三五分,以消恶露。
  乳少红豆煮熟连汤吃。乳如涌泉。
  下乳天浆饮
  当归白芍药川芎麦门冬通草穿山甲(炒)漏芦天花粉甘草白茯苓熟地王不留行(各一钱)白水煎。
  又方通草煨猪前蹄连汤食之。
  又方
  穿山甲王不留行(各等分)
  研细末热酒调服三钱
  催乳。
  穿山甲(赤色五钱)陈皮(酒制三钱)
  研细末分三服,米泔水调下,一日夜服完。
  产后乳脉不行身体壮热宜玉露散(《良方》)
  桔梗川芎白芷赤芍人参赤茯苓当归甘草水煎服。
  又方莴苣子、糯米各一半,细研,水一碗搅匀,入甘草末一钱煎,频频呷服。
  催乳。
  当归生黄通草(各二钱)木通(一钱)穿山甲(炒研)瞿麦(各一钱五分)王不留行(一钱二分)
  雄猪七星蹄酒煮连汤饮。
  产后无乳。
  穿山甲七片炒研,王不留行三钱,犍猪蹄七星者一只,同煮汁饮之,其乳如泉。
  乳少雄猪外肾一具,阴阳瓦焙存性研末,无灰酒冲服,乳汁必多。
  乳汁清稀产妇初生三日,用炭灰少许和粥内食之,乳汁自稠。
  下乳莴苣五根煎汤服。
  下乳穿山甲五钱烧存性,研细末酒调服。
  回乳门主论
  薛立斋曰:妇人气血方盛,乳房作胀,或断乳胀痛,牵引胸胁,服之自消。
  麦芽三两炒,热水煎服,立消。(麦芽取其消散精华以绝乳之源也。麦芽耗散之力可见,故本草谓其能消肾也。)
  回乳门主方
  回乳四物汤产妇无儿食乳,以致乳汁肿胀坚硬,疼痛难忍。
  熟地当归白芍药川芎(各二钱)大麦芽(二两炒为粗末)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用裹脚布速紧两乳,以手揉按,其肿自然消散,甚者再用一服。
  又方浮小麦煎浓汁,服之自消。
  乳汁闭塞胀痛门主方
  验法用有嘴茶壶内贮滚汤半壶,将肿乳塞住壶内,使壶中热气熏乳,再令一人口含壶嘴吸之,其窍即通,候水温,看水面所浮皆乳,即其验也。
  又法用猫胡子向乳窍内通之,并不痛;找出猫胡子,乳汁自通。
  又法用大儿频吮自通。
  又法谷树叶同糟盐煨热缚乳上,自通。
  断乳门主方
  画眉膏断小儿乳。
  栀子(三个烧存性)雄黄轻粉辰砂(各少许)
  为末香油调匀,俟儿睡着浓沫两眉,醒来自不思乳,未效再用。
  腕疽门主论
  申斗垣曰:腕疽乃足三阴三阳之所,发于腋下近胁,乃手厥阴心包络经,多血少气,天池穴初起胁肋下及两腿、足,生赤肿痒。二十五日不溃者死。九日刺脓赤者可治。如内罨周遭赤干,疮口内见脂膜黑者不治。此证多因捕打而生。(《启玄》)
  血胤疮门主论
  申斗垣曰:血胤疮,乃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生于渊腋胁肋旁,赤色或有头,无头如肥皂核大,在肉中如针刺痛,忽长大至胸,兼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发于期门,名曰腋。女人患此走诸处,二三年变名结。三五年出黑水死。(《启玄》)
  传心疽门主论
  申斗垣曰:传心疽,生于胁下京门、带脉二穴之次,乃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痛痒彻心,如针刺之,痛渐溃至脐者死。(《启玄》)
  胁痛门主论
  朱丹溪曰:两胁走痛,是痰实者,可用控涎丹。左胁痛为肝经受邪,宜柴胡疏肝汤。右胁痛为肝经移病于肺,宜推气散。食积痛,凡痛有一条扛起者是也,宜消积。气弱人胁痛,脉细紧而弦,多从劳役怒气得者,八物汤加木香、青皮。肥白人气虚,发寒热而胁下痛,用参补气加柴胡、木香、青皮调气。瘦人发寒热,胁痛多怒者,必有瘀血,宜桃仁、红花、柴胡、青皮、大黄、滑石。去滞气必用青皮,乃肝胆二经之药,若二经血不足者,先当补血,少加青皮。痰饮停伏胁痛,宜导痰汤。胁下痛而大便秘结者,木香槟榔丸。虚寒胁痛者,必用辛温补剂,加调气药。解痛以琥珀膏贴之,或白芥子研敷之,或吴茱萸醋研敷之,韭菜炒熨亦可。
  澄曰:人有房劳内伤,胁下有一点痛者,名干胁痛,难愈。当大补气血以养肝,大滋肾水以补母。
  又曰:左胁痛、胃脘痛二证,妇人多有之。以其忧思忿怒之气,素蓄于中,发则上冲,被湿痰死血阻滞其气,而不得条达,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肝木之邪,得以乘机侵侮,而为病也。故治妇人诸痛诸疾,必以行气开郁为主,破血散火兼之。谚云:香附、缩砂、妇人之至宝,山药、苁蓉,男子之佳珍,此之谓也。
  胁痛门主方
  胁痛。(《秘方》)
  小茴(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
  研末每服二钱盐汤调服。
  胁痛红及半身甚发水泡者。(《医旨余绪》)
  大栝蒌(一个,重一二两,连皮捣烂)粉甘草(二钱)红花(五分)一剂而愈,真神方也。
  胁疽门主论
  《灵枢》云:发于胁,名曰败。败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锉翘草根各一升,(《甲乙经》锉草、赤松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即强饮浓衣,坐于釜上,令汗至足已。
  王肯堂曰:胁疽属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火热毒,怒气相并而作,宜速治,不然溃烂不敛,多致危殆。(《准绳》)
  陈实功曰:胁痈多从郁怒肝火而发。虚怯人多有之,肥胖内实者无此证。初起宜栀子清肝汤,解郁泻火;已成四妙汤加香附、青皮;脓成者即针之,勿伤内膜;溃后八珍汤加山萸肉、牡丹皮、泽泻,兼滋肾水。若虚劳而得者,破流臭败稀脓,补托不应者,俱死。(《正宗》)
  汪省之曰:胁痈即穿胁痈,左为痈,右为疽,乃风湿入于骨间,日久不散,渐觉皮麻骨痛,发于腰胁。气虚胃弱之人,切不可过与补阳之药,恐内受热剂则虚热愈盛,盛则透伤内膜,切宜慎之。(《理例》)
  又曰:昔一人胁下生痈,后成漏疮,状如牛眼,脓血不止。治法以盐少许纳牛耳中,然后取牛耳中垢敷漏上,数次即瘥。如不用盐,牛耳不痒,垢亦难取,故取垢必须盐也。
  胡公弼曰:人之两胁,乃足厥阴肝经气分出入之道路,一有阻滞,不得疏通,郁而为痛,故血亦因之而凝聚矣。是以胁之上下发毒,皆属肝经。(《青囊》)
  王肯堂曰:蜂窝两胁双发疽,或发于左胁,或发于右胁,或两胁双发,乃足厥阴肝经期门及章门穴,是经多血少气,如上至渊液、辄筋二穴,属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因气虚而得,不可用热剂,恐伤骨膜。(《准绳》)
  冯鲁瞻曰:胁痈者,乃足厥阴、少阳之经,相火之司也。苟或肝胆之气不平,则风火内搏,荣逆血热而郁聚为脓矣。(《锦囊》)。
  《心法》曰:胁疽生于软肋,肋有硬骨者为肋,肋下软肉处为季胁,乃肝胆怒火凝结而成。多生体虚之人,初如梅李,渐长如碗如盆。
  胁疽门主方
  胁痈。
  地榆金银花(各五钱)川贝母当归(各二钱)穿山甲(炮)赤芍(各三钱)皂角刺连翘白芷(各一钱五分)甘草节(一钱)夏枯草(一两)
  先煎后入药鼠粘子(一钱五分)紫花地丁(一两)
  煎滤汁再入鲜菊花根一两捣汁和服。
  内发丹毒门主论
  王肯堂曰:内发丹毒,胁下至腰胯间肿痛,赤色如霞。治之稍缓,毒攻于内,呕哕昏迷,胸腹胀者死。二便不通,遍身青紫者死,急砭出恶血,服防风通圣散去白术、甘草,紫金丹、胜金丹汗之。服汗剂得汗则生;无汗则死。呕吐不食谵语者死。(《准绳》)
  《心法》曰:内发丹毒,由肝脾二经热极生风所致。生于肋骨,延及腰胯,色赤如霞,游走如云,痛如火燎,急向红肿周遭砭出紫黑血,以瘦牛肉或羊肉片贴之,其毒即可减去一半。若呕哕昏愦,胸腹胀,遍身青紫者,则为毒气内攻,属逆。
  侠荧疽门主论
  《鬼遗方》云:侠荧疽,肿起发肋及两肩肘头,二十日不穴死。九日可刺,发赤白相间,脓多可治,赤白全无者不治。又云:两肋起疽名为发肋。初肿盛至数日不穴,攻即肿大如杯碗,高如鏊背,痛彻内肠绞刺,左边患应右边痛,右边患应左边痛,唯有此处多是内毒,却入攻而死者多。人有斯患,急以针刺出脓血,则免内攻伤内矣。
  《心法》曰:肋疽,即侠荧疽,生于肋条骨间,由肝火郁怒结聚而成。初如梅李,渐大如碗,色紫痛,连及肩肘,患在左痛牵右肋,患在右痛牵左肋,二十一日得稠脓为顺,届期溃出清水者逆。
  骨羡疮门主论
  申斗垣曰:骨羡疮,乃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生于神堂二穴,乃隔关、膈俞穴。初发作痒不可忍,如燎浆水,抓破内见骨,过十日遍身作痒,不可治也。(《启玄》)。
  黄瓜痈门主论
  申斗垣曰:黄瓜痈,生胁前,长尺余,高起二寸。上头小者谓之逆毒难治,下头小者谓之顺毒可治(《启玄》)
  腰带痈门主论
  汪省之曰:腰带痈生于胁下近腹束带之处。乃风热留滞膀胱,不能渗利,壅于肌表而成也。(《理例》)
  窦汉卿曰:火腰带毒,乃心肝二经热毒,流滞于膀胱不行,壅于皮肤,此风毒也。宜清肝为主,忌外敷药。(《全书》)
  薛立斋曰:火腰带生系带之处,初起如桃,渐渐红肿,宜用断毒截腰法敷之。否则渐生五六小毒,沿腰如索缠绕,先赤肿,后溃烂,寒热交作,疼痛难忍,其色紫恶。
  腰带痈门主方
  断毒截腰法
  白芨雄黄(各一两)
  研细末。鸡蛋清调敷四围六七重,干则易之。敷五六日不再流则妙。
  幽痈门主论
  《心法》曰:幽痈生脐上七寸,初起如粟,渐增漫肿疼痛,形如鹅卵,甚则坚硬,痛牵胸肋,由过食膏粱浓味,忧思气结,肠胃不通,火郁成毒,自内而外发也。
  中脘疽门主论
  《心法》曰:中脘痈,一名胃疽,发于心胸之下,脐上四寸,属任脉经。(中脘穴。)隐痛日久,向外生疽,坚硬漫肿,皮色无红无热,由过食炙,以致胃腑火毒而成。人迎脉盛是毒气攻里,作呕不食,咳吐脓痰者逆。
  赫痈门主论
  《心法》曰:赫痈,由七情郁火凝结而成,生脓上三寸,属任脉经。(建里穴。)初如粟米,疮痈相兼,其肿迅速,寒热往来,甚则呕哕牵引脐痛,初肿微红,顶尖根束,渐透赤色,时痛时止,十四朝得脓为吉。
  小儿脐汁不干门主论
  冯鲁瞻曰:夫脐为根本,风湿防护须严,一有所失,则脐肿不干,久而作搐,入于经络,即成风痫。并撮口脐风,皆为恶候。(《锦囊》)
  又曰:若脐中不干,常出青黄水者,此必初生有伤六腑耳,宜药掺之。但此时仅如血块,不可用冰麝之膏贴之。并忌大寒大热之剂,盖肌肉未坚,脏腑柔脆,难以抵当耳。
  小儿脐汁不干门主方
  验方(《雷公》)。车前子炒焦为末,敷之即干。
  又方《锦囊》)。大红羊绒烧灰为末,单敷。
  又方《启玄》)。草纸灰加枯矾研细掺之,用纸包裹,勿令尿湿。
  又方(《千金》)。乱发烧灰敷之。
  又方黄柏末敷之。
  又方(《千金》)
  枯矾(五钱)龙骨黄丹(各一钱)麝香(少许)研细敷之。
  脐内溃烂出水不止垂危者(张如屡验方)。赤石脂研末,敷上立愈。
  又方白矾()白龙骨(各等分)研细掺上。
  又方棉花子灰敷之。
  又方明矾、枯矾各等分研敷。
  秘方海螵蛸研细末干掺。
  小儿脐风门主论
  骆潜庵曰:儿生七日之内,肚胀腹硬,脐围浮肿,口撮眉攒,牙关不开,名曰脐风撮口证。盖因脐带剪短,或包缚不紧,以致水湿浸脐,客风乘虚而入,传之于心,蕴蓄其邪,复传脾络,舌强唇青,手足微搐,喉中痰响,是其候也。服延寿丹少许即愈。如神脱气冷者,不治。
  又曰:口撮吐沫,腹硬头偏,搐掣手捻拳,脐翻哭无声,其源因剪脐受风,小肚有一筋,直上脐来,此筋到脐无救法,脐翻者不治。若筋未到脐,急须用灯火拦头百会穴三下,脐门上七下,大指四下,涌泉七下。如能拦住直筋不到脐,则可救。如脐未翻,在神门一下。(《推拿秘书》)
  脐突门主论
  冯鲁瞻曰:凡小儿落胎之时,视其脐软者,无脐风也。如脐硬直者,定有脐风。
  须看上,如有白泡点子,须用银针轻轻拭破,若有血出者可愈。然最危候十难一二,能过一腊方愈。尤宜察色观容,不可鲁莽。假如额赤知为心热;鼻红知为肺热;左腮青知为肝有余;右腮白知为脾不足;颊白知为肾虚。(《锦囊》)
  又曰:热在胸膛,伸引弩气,亦令脐肿。
  雷公曰:小儿肚脐突出半寸,此气旺不收也。若不急安之,往往变为角弓反张。
  脐突门主方
  二豆散(《锦囊》)治脐突肿。
  天南星(去皮、脐)白蔹赤小豆淡豆豉(各一钱)
  研末。用芭蕉自然汁调敷脐四旁,得小便自下即愈。
  又方(《雷公》)
  白茯苓车前子(各一钱)陈皮通草(各三分)甘草(二钱)
  水煎灌之,一剂即安。
  脐肿先用荆芥煎汤洗之,随以葱叶火上炙过,放地上出火气以指甲刮薄搭放肿处,次日即消。
  又方(《普救》)。枯矾、黄柏,研,掺脐上。
  烂脐门主论
  脐乃肾经部位,湿热积遏肾经,故脐中作烂也。亦由酒醉入房所致。
  烂脐门主方
  龙骨散(《锦囊》)
  龙骨()黄连(各一钱)白矾()轻粉(各五分)
  研末干掺脐中。
  脐中生疮东壁土敷。
  脐中出血门主论
  脐中出血,乃肾火外越也。以六味地黄加骨碎补一钱饮之即愈。六味汤滋其水则火自息焰矣!骨碎补功能止窍补骨中之漏,故加入相宜耳。
  脐上疽门主论
  王肯堂曰:脐上疽,脐上寸许,此名冲疽,又名中发疽,一名壅肾疽。由心火炽盛,流入肾经所致。肿高脓稠色赤可治;若平塌黑色,膨胀恶心,脓水清稀,内肾疼痛,渴甚泻利无度,谵语直视者死。溃久不敛者死。凡此危证,只是虚耳,如能大补不死也。(《准绳》)
  《心法》曰:冲疽生于任脉脐上二寸,(下腕穴。)色赤黄肿,应在二十一日溃后,脓稠受补者顺;若平塌紫黑,脓水清稀,七恶证见者逆。
  脐痈门主论
  王肯堂曰:脐痈当脐生,由心经积热流于大小肠二经所致。脐为任脉神阙穴禁针之所,早消散之,免使见脓为上。(《准绳》)
  窦汉卿曰:脐痈生于脐中,因食冷物油腻之物,积聚于气海之间,聚结成痈。若不速治即内溃,脐内出脓,四围坚硬,或出紫血水者,即难治也,无此则生。宜多服腊矾丸。
  胡公弼曰:脐痈乃心经受证流于小肠经,毒发于脐,甚至脐中出粪。(《青囊》)
  《心法》曰:脐痈禁针,肿大如瓜,高突若铃,无红无热,宜隔蒜灸之。溃后得稠脓者吉;时出污水臭秽者逆。
  脐漏门主论
  申斗垣曰:一老人年将六十,妻少而不自悟,得漏脐疮年半,臭不可近,百治不效,自分必死,其老母哭拜求余,且曰君能存吾子以继香烟,则母子没齿不忘大德,余以补剂治之,外以艾灸脐上,次日则不臭矣。余更以膏药贴之,后用生肌散填满脐口,又以补中益气汤半月而安。又有一老翁年七十有五,因气恼忽患脐漏三月余,自分必死,余照前治之,不半月而愈,后至八十三岁而卒。噫,神哉方乎!(《启玄》)
  肚皮青黑门主方
  肚皮忽然青黑,不急治须臾即死。胡粉酒调敷之。
  肚痈门主论
  汪省之曰:肚痈乃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二经受证,热结之毒发出于表,壅聚成痈也。(《理例》)
  窦汉卿曰:肚痈乃脾经之毒,因食煎油腻,酒醉太过入房,以致毒不流通,聚成此痈。或生于内,或生于外,若不速治,溃透脾膜则死。(《全书》)
  《心法》曰:腹皮痈生于腹,皮里膜外,无论左右,隐痛日久,后发痈肿于皮外,右关脉见沉数而腹痛甚者是其候也。由膏粱火郁而成,不可过服克伐之药。若希图消散,过伤胃气,则肿不能溃,溃不能敛,立见危亡矣。
  肚痈门主方
  肚痈神效方石楠树嫩红叶捣汁一茶盅,冲酒缓缓服之,渣敷痈上缚之,五服全愈。
  小腹痈门主论
  王肯堂曰:小腹痈,脐下一寸五分为散火祛风之药,乃补气温火之味耳。盖阴成阴毒,乃寒虚之故,寒因虚而不行,毒因寒而凝结,用热药以祛寒,自能解寒散毒也。辟寒救腹丹:白术三两,茯苓三钱,肉桂三钱,金银花三两,附子二钱,当归二两,蛇床子五钱。水煎一服内消矣。已溃者三剂脓尽肉生,四剂全愈。此以白术气海,二寸为丹田,三寸为关元,皆属任脉。由七情不和所致,若溃而低陷,脓水清稀,或溃烂久不敛者死。(《准绳》)
  《鬼遗方》曰:小腹疽,又名冲疽发,小腹疼痛而振寒热,四日,五日变色,可刺。不刺及导引出脓毒不治,五十余日死。
  陈远公曰:有生痈小腹间者,必无阳证,以地属阴部位也。阴生阴毒,似乎至重,然纯阴无阳,一用阳药,立可成功,无奈世人一见肚腹生痈,多用阴药消毒,反成不救,为可悯也。然余所谓阳药者,非为君者,以其专利腰脐之气也,腰脐利则下部尽利矣。后以蛇床、银花祛毒气易消,又恐寒极不能直入,故加附桂斩关而入,惟是一派干燥之味,邪虽去除,未免耗血,故用当归阳中之阴,少制其横,则阴寒渐散,又无阳旺之患,所以奏功也。(《冰鉴》)
  (陈实功曰:小腹痈生小腹,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有热渐红者,属阳易治。无热不红者,属阴难治。此乃七情火郁,以致脾虚气滞而成也。(《正宗》)
  又曰:初起七日以内者,艾灸七壮膏盖,首尾内服壮脾胃,养气血,行经补托之剂,可保无虞。如误用克伐攻利凉药,败证必出,急用十全大补汤加参姜、附救之;如补托不应者,终久纵愈成漏。
  冯鲁瞻曰:腹痈者,患于脐下,或旁二寸许,是属脾经;若近胁者是属胆经。是证多因脾家阴虚,气凝血滞伤脾所致。(《锦囊》)
  胡公弼曰:小腹痈又名丹毒痈。乃饮食不调,寒热伏结于肠胃成毒,多生于小腹之侧。(《青囊》)
  《百效全书》云:腹痈生于皮里膜外,乃七情火郁,以致脾虚气滞而成,小儿乃惊积亏损而致。但此证不问初起已溃未溃,宜壮胃气而佐以行经活血之剂,若误用克伐及下利寒凉,则肿不能溃,溃不能敛矣。倘服下利降火破气消瘀等药,急用大剂参姜、附或十全大补汤救之。如疮势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未有脓也,四君子汤加川芎、当归、白芷、枳壳。如肿痛甚,隔蒜灸五七壮以杀其毒,内用托里之剂。如肿起而软,色不赤者,脓已成也。脓成外不溃者,卧针刺之,以泄其毒。不可直针,以伤其膜,内服托药,搽玉红膏生肌收功。
  《心法》曰:小腹痈由七情火郁而生,每发于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穴、(在脐下二寸。)关元穴,(在脐下三寸。)皆属任脉经。此三穴或一穴发肿,即为小腹痈。高肿红活,疼痛牵背,易溃脓稠者易治;若漫肿坚硬,绵溃腐烂,脓稀如水者,为疽难治。
  缓疽门主论
  王肯堂曰:缓疽生小腹之左,数月坚硬如石,寒热间作,饮食减少,渐至羸,属足太阴经积热所致。(《准绳》)
  《心法》曰:缓疽乃脾经气滞寒积而成,生于小腹之旁,紧硬不红不热,痛引腰腿,数月不溃,若兼食少羸瘦者,终属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