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三十一章河上名偃武。此章謂兵者不祥之器,不可以為常也。王弼云此章疑非老子所作,然此語蓋因時而發也。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令,力政切,猶教命也。樸,喻道之全體也。以其無形,故曰雖小。以其先於品物,故莫能臣。溫公曰:王侯守道則物服氣和民化,亦猶坤氣合一而甘露降,出於自然。而平施徧被,脗然浹洽於萬物,此所謂三才同會于道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文定曰:散樸為器,故因器制右。然豈徇名而忘樸,逐末而喪本哉,蓋亦將知止而復於性,是以乘萬變而不危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也。
曹曰:江海,水之宗;川谷,水之派。異派終會于宗,殊名同歸於道。
右三十二章河上名勝德。此章言守道則可常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別為智,知人也。蔽盡為明,見性也。既明則非惟自知,亦可及人矣。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彊。
血氣之勇不可有,故勝人以力者,非所尚也。理義之勇不可無,故克己復性,則不屈於人於,而彊莫加焉。
知足者富,
惟自知,故知足常足,綽然有餘。
彊行者有志。
惟自勝,故志於道而自彊不息,則物莫奪其志,而與天同健矣。
不失其所者久,
所,猶艮卦止其所之所。惟知道而能行,則自得其所而居安矣。故雖物變無窮而心未嘗失,乃無日而不自得,所以久也。
死而不忘者壽。
惟能自知自彊而不失其所,乃壽之實也。此即不隨生死所變者,卓然而獨存,是烏可以數量論哉。初非言精神魂魄,物而不化,猶有滯乎冥漠之間也,於此須見得徹。邵若愚曰:形雖死而性不亡。
右三十三章河上名辯德。此章首言自知,則智及之矣。然後立志果而安命分,乃至力行以極其所當止,是以役身不殆也。此女偊之所以必朝徹見獨,然後能無古今而入於不死不生是也。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汎通作泛,無滯貌。惟不麗於一物,不離乎當處,無處不有,無時不然,是以左右逢其源也。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居,
萬物之所以資始資生而不遺,且不自有其能。
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
衣,去聲。覆冒萬物而不示其宰制之功,故常靜而無朕迹之可見,亦小之至矣。萬物交往而莫窺其相量之限,故恢恢焉而無形體之可即,亦大之至矣。此所以汎兮其可左右也。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而有我則小矣,惟上聖與道為一,所以大也。
右三十四章河上名任成。此章謂成光大之德者,皆由於法道也。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無象之象,故曰大象。執者,體之而不違也。道為萬物母,物來附德,猶子歸母。往者,歸也。然眾之歸,苟存有我之心,則害矣。惟上聖虛己存誠,利而不害,故兩不相傷,而其心安靜平和舒泰也。莊子曰:聖人處物不傷物,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亦此意也。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樂音岳。出,去聲。淡,徒暫切。謂不知執大象而拘局於一曲之道者,亦猶樂聲之佚耳,芻豢之悅口。過客之留止,雖亦可以聚人於片時,然終有時而窮,則彼將拾之而去矣。莊子喻蘧廬止可以一宿是也。若夫大道,則雖湛然無形聲臭味之可得,然其用則不可盡矣。既,盡也。
右三十五章河上名仁德。此章明體道之效無窮。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彊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夫張極必歙,與甚必奪,理之必然。所謂必固云者,猶言物之將歙,必是本來已張,然後歙者隨之,此消息盈虛相固之理也。其機雖甚微隱,而理實明著,惟以清靜柔弱自處者,不入其機也。
柔之勝剛,弱之勝彊。
惟柔弱自居,則無心於勝而理自然也,此守復之說也。若剛強則是已過盛矣,衰必隨之。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蓋抱道在己,而退藏於密也。利器者,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而有國者秉其機以制人者也。非惟不可以示人,蓋亦不可得而示於人也。《陰符》所謂盜機是也。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文定曰:魚之為物非有爪牙之利,足以勝物也。然方其托於深淵,雖彊有力者莫能執之,及其脫於淵,然後人得而制之。聖人惟處於柔弱而不厭,故終能服天下,此豈與眾人共之者哉。
右三十六章河上名微明。此章示消息盈虛者理之常,而守柔弱者不入其機也。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寂然不動,萬理畢具,感之則應,萬事不遺。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常體夫至道,則不教而自化。然久則必變,譬如嬰兒之發知,又當定之以無欲。無欲故靜,乃道之全體也,所謂無名之樸是矣。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苟有欲樸之心,則失其全體矣。此乃盡性以至命,大而能化者也。夫如是,乃謂之真靜,故天下之物莫不感化,而各全性命之正矣。
右三十七章河上名為政。此章明體道而能化,復兼忘於玄悟也。自首至此凡三十七章,為上篇。
忽然:原本作『或然』,據十萬本改。
無曰:原本作『無入』,據十萬本改。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御註曰:孔子不居其聖,乃所以有德。體道而有得於己之謂德。王顧等云:有德則遣其失,不德則遣其得。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拳拳服膺而不敢失,是未能化者也,故於上德為有間矣。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以者,用也,謂無用於為也,下同。上德者,至德也,無為而已。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此必思而後得,必勉而後中,乃行而未至者之事也。以其尚滯於有為,故未能全乎至道,此皆釋其所以為上德下德之分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仁者心之德,愛之理,專言之則可包四者。此非指統體之化而言,故於上德為有差等。然化者靜,雖為之而無用於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義者事之宜,而有割截之意,故次焉。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實以忠信為本,而尚繁文則末也。今日為之,則是徒其文以彊之。有不肯從,則繼之以攘臂,而末流有不勝其弊矣。老子時當尚文之極,故獨言之也切,蓋欲以無為自然之道化斯民也。此三者只言上,而下者已不足言矣。攘臂謂攘除衣袂以出臂也。仍,繼也。溫公云:仍,引也,字或作扔。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道體混然,乃天地人物之所公共也。人體是理,而得諸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初非道之外別有所謂德也,但既謂之德,則有上下倫卞之分,乃不若道之徧該,故不德射德之至,而全體是道矣。若夫執而有之,則下德之未能化,而失乎道之全也,故曰失道而後德。《關尹子》曰: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是也。蓋德之名顯則道之名泯,仁之名顯則德之名泯。愈趨愈下,而所尚亦愈偏矣。《莊子》曰:道隱小成。信哉。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徇文之極,故其本質漓,而末流則亂之所由生。孔子所以欲從先進,皆此意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此用智者之事也。謂役智以求明,或臆度而屢中,然終不能以周知,適所以蔽其自然之明覺,乃愚之始也。《孟子》亦曰: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蓋蔽於華藻,則不能全大道之純素,非愚而何?
是以大丈夫
有高世之見而不徇流俗者,謂之大丈夫。
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處、去,並上聲。盍亦反其本矣。文定曰:世人視止於目,聽止於耳,思止於心,故樂其有得於下而迷其上。喜薄而遺厚,釆華而棄實,自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哉。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