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夹证
夹食伤寒
(一名伤寒夹食或名停食感冒)【因】伤寒夹食。十常七八。或先伤食而后感寒。或先受寒而后伤食。或病势少间。强与饮食。重复发热变证百出。
【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胸痞恶心。嗳腐吞酸。甚或呕吐泄泻。或脘闷腹痛。剧则昏厥不语。舌苔白浓。或兼淡黄。或兼灰腻。
【脉】左右俱紧盛有力。沉涩似伏者。食填膈上。仲景所谓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是也。右数而滑
者。食积胃肠。仲景所谓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故。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是也。紧如转索无常者。
宿食中结。仲景所谓脉紧头痛有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治】先去外邪。春冬香苏葱豉汤。加生枳壳(一钱或钱半。)苦桔梗(八分。)夏秋藿香正气汤加枳桔。
继除里实。在胃宜消。消导二陈汤主之。(生枳壳钱半、六和曲三钱、炒楂肉二钱、真川朴一钱、仙半夏二钱、广皮红一钱、焦苍术八分、
童桑枝一两。)急则先用吐法。姜盐汤探吐最稳。
(生姜末五分、拌炒食盐五钱、开水冲一汤碗、顿服后、以鸡毛掀其咽喉、于不透风处吐之。)在肠宜下。
枳实导滞汤主之。不应。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若因冷食固结者。大黄必须姜炒。略加附子行经。庶免下利稀水之弊。
总以舌干口燥。大便不通。手按胸胁脐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频转矢气。方是急下之证。
前哲谓发表未除。不可攻里。上盛未除。不可下夺。真先后缓急之定例也。另有一种刚刚感冒风寒。
而误食冷物。或先食冷物。而又感冒风寒。此冷物入于胃邪传于脾。而为寒中太阴之证。其证胸膈满。
腹胀闭塞。面目及唇。皆无色泽。手足冷。脉沉细。或腹痛少神。治宜理中汤加青皮、陈皮。或枳实理中丸(即理中丸
加枳实)及五积散之类。若误投巴霜急下。必愈不快。甚或吐利。一二日后。遂致不救。盖不知寒中太阴及损动胃气而成也。
【秀按】古谚云。病从口入。故凡外感时证。夹食最多。不但正伤寒为然。如初起头痛身热。
不论恶风恶寒恶热。即见胸前大热。颅胀腹满。按之痛。或呕逆。或泄利。或腹疼。皆是外感夹食之候。
俞君先表后里。在胃则消。在肠则下。法固井然有条。即春冬主香苏葱豉。夏秋主藿香正气。二汤均加枳桔。理气疏滞。既不纯用升散表药。使宿食上逆。而成
胀不通之弊。又不混用消导里药。致引邪内陷。
而成结胸下利之患。必俟表邪解散。或消或下。庶免引贼破家之虑。方法恰当。若四五日右脉滑数。苔白转黄。宿食化火也。法当清化。
小陷胸合栀朴枳实汤。(全栝蒌四钱、半夏曲二钱、姜炒川连八分、焦山栀三钱、川朴、枳实各一钱。)口甜而腻。加苏佩兰。(钱半至二钱)腹满而痛。加酒
炒延胡。(一钱至钱半。)痛甚便秘。加青木香(六分。)酒炒生川军(钱半至三钱。)若因误下而热邪内陷。中气受伤。愈加胀满。热虽
不止而右脉虚小者。小陷胸合枳实理中汤。(栝蒌仁四钱、姜半夏二钱、姜炒川连一钱、小枳实一钱拌炒生晒术一钱、米炒潞党参一钱、炒
干姜五分、炙黑甘草三分。)若右脉坚大。重按沉滞有力。便秘已五六日。脐下按之痛甚者。此为大肠气郁而实也。当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虽然。脏性有阴阳。宿食亦有寒热。如其人胃素虚寒。寒食结而不化。右脉反涩滞伏结。身虽热而两足反冷者。必兼温中疏滞。神术汤加
减为主。如其人胃素强盛。宿食不久化热。右脉多洪盛滑数。身壮热而胸膈烦闷者。必兼清中疏滞。调中饮加减为主。(小枳实、姜炒川连
各一钱、六神曲、炒楂肉各二钱、真川朴、广橘红各八分、青木香汁两匙、生萝卜汁一瓢同冲。)若过用消克伤胃。其证自利肢厥。胸膈痞满。按之不坚不痛。时胀时减。右脉始虽浮大。久按渐转虚小者。必兼温和脾胃。白术和中汤为主。总之右脉滑盛。手足温和者易治。右脉
短涩。四肢逆冷者难疗。此为外感夹食之总诀。
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