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重订通俗伤寒论(下)>第40章
色紫赤类鸡冠花。较艳红毒火更盛。色青紫如浮萍之背。多见于胸背。乃胃热将烂之候。其治法。总宜大清胃热。兼凉血解毒。以清瘟败毒
饮为主。(生石膏、知母、犀角、鲜生地、赤芍、丹皮、栀子、黄芩、连翘、元参、桔梗、生甘、鲜竹叶、重加大青、少佐升麻、或加紫
草、红花、或加桃仁、归尾。)此治温毒、热疫、疹并发。及时行烂喉丹疹。出死入生之正法眼藏也。凡温热病发疹。予每用俞氏透
解毒汤加葛根石膏。若温毒热疫及烂喉痧。或发疹。或发丹痧。皆主清瘟败毒饮加减。
二方皆屡投辄验。较之秦皇士透化疹之升麻清胃汤。(升麻、鲜生地、丹皮、川连、木通、生甘草、误食荤腥者、加山楂、砂仁。)奏功尤捷。独内
一证。最难诊察。特述赵晴初《存存斋医》话一则。(荣斋按∶内
一则出自吴坤安伤寒指掌第三卷。赵氏也是转载而来的。)时毒温疫。口鼻吸受。直行中道。邪伏募原。毒凝气滞。发为内。
犹内痈之类。其证似躁非躁。耳热面红。目赤口干。手足指冷。或作寒噤。心烦气急。
不欲见火。恶闻人声。甚则昏不知人。郑声作笑。其脉短滑。其舌苔多黄浊。中见黑点。或纯黑中见红点。或黑苔聚于中心。治宜宣通气血。解毒化为主。
(银花、连翘、僵蚕、钩藤勾、紫花地丁、赤芍、丹皮、紫草、楂肉、人中黄等。)得脉和神清。方为毒化解。但其发于肠胃嗌膈之间。肌肤间不得而见。往
往不知为证。而误治者多矣。此则俞氏所未备。节录之。以为临证之一助。
【荣斋按】本节俞氏所说,大致可分为阳证发、阴证发两类,何氏补出“内”一则,是需要的。但尚有“伏”一证,也是伤寒发
中的一个重要证候,临床时也常有看到,俞氏只在论脉条内讲起“脉伏而
亦伏”一语,对于症状和治法,却没有提及;这是罅漏,应予补充,兹从吴坤安伤寒指掌录入,庶几比较完备。吴坤安说∶“凡伤寒邪入太阴,脉静神呆,舌心灰黑,防有“伏”。或时感之症。过经不解,舌苔灰黑,或舌心黑晕,肌表不甚发热,脉象亦似沉缓,但神识不清,或郑声作笑,此阳邪陷入太阴,防有“伏
内发”;其脉静身凉,非邪退正复也,乃阳邪陷于阴分也。法宜宣通气血,透提毒,以
实证治之;如连翘、赤芍、银花、紫草、生楂肉、槟榔、天虫、刺蒺藜、犀角尖、角刺之类;透之提之,疹外达,自然毒透神清。”廉臣先
生对“透”方法,另有一种经验,特介绍如下∶“温病发之际,用清营透络,解毒化而仍不透,往往用攻下逐毒,腑气一通,而始大透,伏邪从
而解者,亦常见之。”这方法虽从吴又可书中得来,但通过经验家的实验,更值得我们珍视了。
发狂伤寒
【因】胃热蒸心。阳盛发狂。其主因也。伤寒少。温热病多。温热病夹毒。夹痰火者尤多。其先夹醉饱、夹
惊、夹怒者亦多。此皆谓之阳狂。他如作汗发狂。蓄血发狂。阴躁发狂。心风发狂。此皆谓之如狂。病源既异。病状自殊。
故治病必求其受病之源。
【证】伤寒化热传里。及温热病里热亢盛。症皆目赤唇焦。齿燥舌干。大渴饮水。
始得少卧。不安。妄语悲叹。继即弃衣狂奔。骂詈叫喊。不避亲疏。甚则逾垣上屋。登高而歌。舌苔深黄浓腻。甚则老黄焦黄。或夹灰黑。多起芒刺。夹毒者。胸闷心烦。
起卧无定。静躁不常。点隐隐。壮热无汗。舌苔纯黄边黑。中见红点。夹痰火者。痰壅气逆。胸闷呕吐。静则迷蒙昏厥。躁则狂妄舞蹈。舌苔黄浓而
滑。或黄白相兼。或夹灰腻。扪之湿润。夹醉饱者。或歌或骂。或笑或哭。嗳腐难闻。酒气喷人。舌色深紫而黯。扪之滑润。或中见黄腻。或后根黄浓。夹受惊者。痰涎壅塞。牙关紧急。躁则狂言多惊。卧起不安。静则短气心悸。神识如痴。舌苔多黄而滑。或夹红星。夹触怒者。两目斜视。势欲杀人。见人欲啮。切牙
齿。发则怒狂骂詈。醒则歌哭吁叹。舌多焦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