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重订通俗伤寒论(下)>第3章
【秀按】伤寒兼湿热者多。湿热酿痰者亦甚多。故丹溪翁大阐痰湿法门。谓十人九湿。湿生痰。痰生热。然其所论
多外生之湿。少及本身之湿热。仲景书论寒湿风湿者多。论湿热惟黄胆及痞证而已。如茵陈栀子等方与小陷胸泻心诸法。皆为湿热发黄、湿
热成痞而设。盖伤寒误遏。使内湿上甚为热。热郁发黄。轻则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
重则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等。或利或下。皆
以祛内郁之湿热也。伤寒误下。则变痞满。亦有不经攻下而胸痞者。由其人素多痰湿热。一经外邪触动。即逆上而痞满。故仲景特立小陷
胸诸泻心法。正以祛逆上之痰湿热也。罗谦甫云。泻心汤诸方。取治湿热最当。以其辛开苦降也。余谓参、草、枣、究宜慎用。干姜宜易枳
实、橘皮。庶免反助湿热为患之流弊。或佐利溺。如滑石通草二苓之类。或佐通便。如清宁丸枳实导滞丸之类。此在临证者权宜耳。
【廉勘】吾绍地居卑湿。天时温暖。人多喜饮茶酒。恣食瓜果。素禀阳旺者。胃湿恒多。素体阴盛者。脾湿亦不少。一逢夏秋之间。日间受暑。夜间贪凉。故人病伤寒兼湿为独多。俞氏区别兼寒湿、兼湿热、两端。分际极清。治法方药。亦属正宗。予每宗其法。初用辛淡芳透以
解表。藿香正气汤加减。最为繁用。继则观其体肥而面色白者。
兼顾阳气。治用苦辛淡温法。或佐桂苓。或佐姜术。体瘦而面色苍者。兼顾
津液。治宜苦辛淡凉法。或佐芦、茅二根。或佐梨、蔗二汁。惟酒客里湿素盛。不重摄生。阴虚而挟湿热者。最为缠绵难愈。前哲善治湿
证者。首推叶天士先生。其除气分之湿。用蔻仁、滑石、杏仁、川朴、姜半夏、栝蒌皮为主。有热加竹叶、连翘、芦根等。全取轻清之品。走气道以除湿。湿伤脾阳。腹膨溺涩。用五苓散加椒目。一从肺治。
用辛淡清化法。一从脾治。用辛淡温通法。此二者。皆为化气利湿之
正法。湿热治肺。寒湿治脾。先生独得之新传也。其他脘痞便溏之用苓桂术甘汤。吞酸形寒之用苓姜术桂汤。误攻寒湿成痞、变单腹胀之
用真武汤加减。寒湿郁结伤阳、鸠聚为痛之用白通汤加味。酒客三焦皆闭、胸满不饥、二便不通之用半硫丸。酒客脾胃受伤、腹胀肢肿、二便不爽之用小温中丸。虽皆古人成法。而信手拈来。略为加减。恰中病情。足征其服古功深。又有病中啖浓味者。肠胃腻滞虽下。而留湿未
解。胃不喜食。肛门坠痛。舌上白腐。用平胃散去甘草。加人参、炮姜、炒黑生附。阳伤痿弱。阴湿麻痹。虽痔血而用姜附、苓、术。此
二条。不因酒毒痔血。认作湿热血热。竟以苦辛温药通阳劫湿。尤觉高超。更有舌白身痛。足跗浮肿。太溪穴水流如注。谓湿邪伏于足少阴
经。而用鹿茸、淡附子、草果仁、浙苓、菟丝。以温煦阳气。湿久脾阳消乏。肾真亦败。中年未育子。
用茯苓、菟丝、苍术、韭子、大茴
、鹿茸、淡附子、胡芦巴、补骨脂、赤石脂。仿安肾丸法。均非浅识所能步武。此皆寒湿传变之方法也。湿热上升清窍。头胀耳聋。呃忒鼻衄。舌色带白。咽喉欲闭。谓邪阻上窍空虚之所。非苦寒直入胃中可治。而用连翘、牛蒡、银花、马勃、射干、金汁。乃轻扬肺气。清芬达
郁法。湿热内陷包络。身热神昏。
四肢不暖。用犀角、元参、连翘心、石菖蒲、银花、赤豆皮、煎送至宝丹。乃清热通窍。芳香辟秽法。
湿热挟秽。分布营卫。充斥三焦。头胀身痛。神识昏闭。渴不多饮。小水不通。舌苔白腻。用生苡仁、茯苓皮、大腹皮、通草、猪苓、淡竹
叶、广郁金汁、石菖蒲汁、煎送牛黄丸。乃淡渗宣窍。芳香通神法。湿热阻中。气滞脘痛。大便不爽。用豆豉、枳实、川连、姜汁、苓半。热轻则去黄连。加广郁金、橘红、苡仁、杏仁。此湿伤气痹治法。热甚则用川连、生晒术、川朴、橘皮、淡生姜渣、酒煨大黄。水法丸服。
此治气阻不爽。治腑宜通法。若湿热甚而舌白目黄。口渴溺赤。用桂枝木、浙苓皮、猪苓、泽泻、寒水石、生白术、绵茵陈。此从桂苓
甘露饮加减。以宣通三焦。此皆湿热传变之方法也。至其用药。总以苦辛温治寒湿。苦辛寒治湿热。概以淡渗佐之。甘酸腻浊。在所不用。湿证备此诸法。大致楚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