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重订通俗伤寒论(下)>第2章
【荣斋按】重伤风如三、四日后,恶风怕冷的情形已除,剩有发热、头痛或全身疼痛,鼻寒声重,咳嗽痰多者;聂云台先生有重伤风标准汤,可供采用。方为∶黄
芩二钱、白芍二钱、连翘三钱、象贝三钱、蝉蜕一钱、竹茹三钱、桑白皮三钱、桑叶钱半、枳壳一钱、杏仁三钱、枇杷叶三钱包煎、薄荷
八分泡勿煎。重庆市第七民众医院沈仲圭先生认为∶“此方总的功效,是发汗解热,镇咳祛痰,用于流行性感冒(即重伤风),确是一个
好药方;其中白芍一味,根据近代中医用药法则,似觉突出,不如删去为妥。”
沈先生并把重伤风的病原和症状发展,也作了有系统的叙述
∶“重伤风即流行性感冒,其病源为滤过性病毒,潜伏期一至三日。此病起病急剧,畏寒发热,周身疼痛,背部头部四肢痛得更厉害,体温上升很快(38℃─
4l℃)上呼吸道炎症,也很快发生,如鼻流清涕,干咳,喉痛,胸骨疼痛,结膜充血,全身衰弱。血象∶白血球减少。
血液培养,无细菌发现。预后良好,病程约五日热退。“以上所谈,是单纯型流感,另有一种称为“有并发症的单纯型流感”,即继发化
脓性支气管炎的流感;那就是俞根初先生所提出的∶“延久不愈,轻变痰饮,重变肺胀。”的症候了。
伤寒兼湿
(一名寒湿)【因】先伤于湿。后伤于寒。或骤伤雾露雨水。或汗出当风。水停其间。多发于夏令初秋。湿由寒
热合化而成。故兼湿者本有寒热二证。有寒闭于外。湿郁于内者。亦有湿遏于上。热郁于下者。不得以伤寒兼湿。概目为阴邪也。
【证】兼寒湿者。一身尽痛。关节尤疼。凛凛恶寒。甚则足冷。头重胀痛。如裹如蒙。身重肢懈。胸膈痞满。口淡不渴。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甚或发热。身色如熏黄。神沉嗜睡。舌苔白滑而浓。或白苔带灰而滑。甚或白苔满布。浓如积粉而浮滑。或兼黑点黑纹而粘腻。兼湿热者。四肢倦怠。肌肉烦疼。头胀昏痛。面色黄赤。如熏油腻。口气秽浊。胸满而烦。口燥而渴。渴不能饮。一身无汗。但头汗出。鼻塞背强。
欲得覆被向火。午后寒热。状如疟疾。腹满便溏。溲短黄热。甚或呕吐不纳。身黄如橘皮色。或皮肤隐隐见疹。舌苔底白罩黄。或舌苔黄腻。边白尖红。或白苔渐黄。兼有灰腻。或黄中带黑。浮滑粘腻。
【脉】沉而缓。甚或沉细似伏。模糊不清。此寒闭于外。湿痹于内。足太
阳经与足太阴经同病也。若沉而弦。甚或沉数。数滞不调。此胸上有寒。丹田有热。足太阳经与足少阴经同病也。
【治】兼寒湿者。先与苏羌达表汤加苍术(一钱)、川朴(二钱)、使其微汗以解表。继与苓术二陈煎。温中化湿以利溺。终与香砂二陈汤、加焦谷芽(三钱)
、炒麦芽(二钱)、温运中阳以开胃。兼湿热者。先与藿香正气汤加冬瓜皮子(四两)、丝通草(五钱、二味煎汤代水)。芳淡化湿以双
解表里。继与增减黄连泻心汤。苦辛通降以整肃湿热。终与白术和中汤。加黄草川斛(三钱)、长须谷芽(用鲜荷叶一角、剪碎、拌炒香。)温和中气以开胃。二证照此治法。病无不痊。
【荣斋按】伤寒夹湿一症,江浙两省为最繁,通用五苓散加羌防,为对症处方之常法。
若湿竭化燥。热极发痉者。误治居多。择用清燥养营汤。羚角钩藤汤。随证加减以救误。若疹不得速透者。新加白虎汤加炒牛蒡(三钱)、
大青叶(四钱)、鲜西河柳叶(三钱)、辛凉开达以透发之、若夹食滞便闭者。枳实导滞汤。下滞通便以消导之。其间权轻重。度缓急。在临证者随机策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