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斋按】本节俞氏所讲的“病因”,引申渊博,为全书中最突出的一篇。但由于头绪繁复,因而失去了重心,把“伤寒类症的痉”与“伤寒变症的痉”混在一起。本篇章节,既然是“伤寒坏证”中的“伤寒转痉”,则所述者,应该是“伤寒变症的痉”,而不是“伤寒类症的痉”了。这一
点,吴坤安《伤寒指掌》里分析得比较清楚,他说∶“如太阳未曾表汗而发痉,明系风湿之邪,混扰于太阳,风湿相持而不解,则湿热交并
,留滞经络,营卫不和,津液不行,筋脉失所养而作也。此是伤寒类症,非伤寒变症也。其证背反张,头摇口噤,项强拘急,转侧艰难,
身热足冷。当审其风湿甚者,则有汗而为柔痉,风寒甚者,则无汗而为刚痉。若伤寒过表,汗多而成痉,乃是伤寒变症;治分两途。盖汗多
则血液干枯,筋无所养而痉作也。非湿非风,不得妄施前药。
故凡伤寒汗下后。痈疽溃脓后、妇人新产后,而见身体角弓反张,手足挛搐者
;多是气血大亏、液不荣筋所致。治法汇均以八珍汤加枸杞、川断、钩勾、桂枝主之,以养筋脉,不可纯作风治。”这样的论证处治,我意认为很合理,不知俞氏何以下采取?廉臣先生勘语,也只引了吴鞠通的痉病九大纲,而不及吴坤安这条说法,是必有故。现下、根据本节题
意,我认为俞氏把伤寒类症的痉混入本节,是不够恰当的。这些直觉的体会,特提请国内学人讨论。
伤寒转厥
【因】厥有二症。曰阳厥。曰阴厥。阳厥者。热厥也。必先自三阳传入阴分。故初起必因头痛发热。自然后
及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证由邪热内结。或伏阳失下之所致也。阴厥者。寒厥也。
初无三阳传经实热等证。仲景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证】阳厥证初起。必头痛发热。然后入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症必便结躁烦。
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吴云峰云。阳厥者。外感六淫初起。头疼身热。口干脉数。或变乍凉乍冷。
有似阴证。但寒不过肘膝。冷不过一时。大便闭结。目红溺赤。此热邪入里。气血不得宣通。所谓阳极发厥。火极似水也。阴厥证。畏寒厥冷。腹痛吐泻。战栗不
渴。脉沉无力者。此阴寒厥逆。独阴无阳也。故为阴厥。吴云峰云。阴厥者。素有内寒。或食凉物。或中寒邪。或因病后自汗自利。变而身寒厥冷。倦卧不渴。面青溺白。脉沉细迟。忽然烦躁不宁。欲坐卧泥水井中。此阴极发躁。阴竭似阳也。脏厥证。仲景曰。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其人必心腹痛。
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证。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成无己云。蛔厥虽厥而烦。
蛔吐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患脏寒胃虚。故宜与乌梅丸。温脏安蛔。此仲景之论厥也。
至于《内经》论厥则不同。以猝然倒仆。昏冒不知人。手足冰冷。色脱口噤。状若中风。但无歪斜搐搦之异。夫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景岳云。凡厥之将作。则寒热麻痹。必先由手足而起。卒然仆倒。手足冰冷。面色不泽。昏冒不知。牙关紧闭。或六脉沉伏。状若中风。而无痰声搐搦之异。
【脉】凡伤寒阳厥。脉沉有力。阴厥脉沉无力。李士材云。阴厥脉沉弱。指甲青而冷。阳厥脉沉滑。
指甲红而温。脏厥脉微而厥。寸口脉沉实滑大。为痰气食厥诸有余之证。微濡而弦。为阴阳虚厥诸不足之证。
大小无常为尸厥。沉细无力为蛔厥。浮大者风。紧细者寒。芤数暑热。促急瘴湿。涩滞血逆。无脉脱元。
第1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