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重订通俗伤寒论(上)>第56章
【廉勘】孟河马良伯脉法韵语曰。小儿之脉。宜定至息。二
至为殃。三至亦卒。五至为虚。四至损怯。六至平和。九十至剧。浮缓伤风。浮洪风热。浮紧伤寒。沉细乳积。沉紧腹痛。弦紧喘息。紧
促痘疹。急惊弦疾。虚软慢惊。疟痢弦急。弦细为虫。便秘数实。此为四五六岁小儿脉候之要诀。若数月至二三岁。总以腹诊问诊望色望苗
窍为有据。若虎口纹(即手络)看法。起于滑伯仁。歌曰。小儿三岁下。虎口看三关。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淡红淡黄者。斯为无病
看。又谓纹见下节风关为轻。纹见中节气关为重。纹见上节命关为危。若紫黑色直透三关。为大危。是为要诀。历试辄验。其说亦本于内
经。灵枢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
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足见经义之渊博。
崔真人脉诀一卷。为宋道士崔嘉言隐君撰。焦国史经籍志始载之。厥后、元李
东垣明李濒湖均采之。前清四库提要及医宗金鉴亦收之。其书简而得要。便于记诵。足为后学读本。无待言矣。俞氏又加增删。尤为精实。
脉理新解(添加)
【荣斋按】本节原为第四节,篇名“钩玄”,其属性采自岐伯的四
条,采自扁鹊的一条,采自仲景的五条,加俞氏结语一条;共十一条。文本空洞而不具体,验之事实也不符;何廉臣先生不参意见,仅于
末条补入王燕昌论脉二则,加以按语说∶“此二则(指王燕昌)洵得诊脉之实情实理。”可见以上俞氏所引的十条文本,都得不到诊脉的实情实理;这种深刻的目光,蕴蓄的批判,针对着经典着作的糟粕部分,予以“存而不论”的弃置。现下我把这十一条艰晦无用的文本全部
扬弃,而以何氏所引王燕昌论脉二则移在第二节四言脉诀中作附注;此处采入近人姜白鸥“中医脉学检讨”(见中医新生命第四期)的首
段,初步把脉搏的理由用实际文本介绍了一些,庶几比原文“有血有肉”,不致“大而无当”了。姜氏原文如下∶“脉之搏动,系于心脏,心脏主血行者也。
血液之循环,以动脉为起点,静脉为终点,而心脏则为其出发与归宿之枢纽。心脏有弛张开阖之作用,更有液体之压力
以调节血行,当左心室每次收缩之际,均能使左心室之血流入动脉,于是动脉管为之膨胀;动脉管壁,因有弹性,即起一种冲突状之运动,
是为脉搏。脉搏乃动力之震浪,始于心脏;是心脏之动作状态,可由脉搏窥知之也。既知脉搏与心脏搏动一致,从知内经三部九候之说,
脉经分部候脏之论,不足凭信。脉搏既系于心脏之动作,动脉管壁之紧张,则肱动脉与桡骨动脉之弛张起落,亦当然一致,更无有寸关尺
之分;三部之说,无立足点矣。若夫九候,亦属无稽;血管何有三层,血液在脉管中,其量恒溢出于管腔之容积,脉搏之动止,按之即得,
瘦人且可望而见之,若非大出血后,或罹心脏疾患,及其他直接间接之恶性贫血病者,脉无变态。是故浮按沉按,可以验脉之盈虚,而中
按乃无处着落。分部候脏之说,始见于脉经所引之脉法赞,以左手寸关尺候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候肺、脾、命门,殊不可靠。
各脏器不能无病,有病亦不必见之于脉,即或有之,是间接因病毒之波及侵扰于心脏血行者;脉之所见,乃心脏血液循环之变化,与原发病脏器已
无关系,医者参证并发症候之所见,探索其血行所以变态之故,而后得知其为某脏病也。
“脉经脉诀,分脉之类凡二十七则,徐洄溪脉诀启悟,增“疾”脉为二十八脉。
就管见所及,可分为两大纲∶即揭示心脏左心室排血力量之大或小者,细别为五项∶(一)心脏排血量之关系。(二)脉管之关系。(三)心动之速度。(四)血压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