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按】伤寒六经并重。而俞氏独注重阳明者。以风寒、暑湿、湿温、温热。一经传到阳明。皆成燥
火重病。其生其死。不过浃辰之间。即日用对病真方。尚恐不及。若仅视同他病。力求轻稳。缓缓延之。而病多有迫不及待者。俞氏善用
凉泻。故能善治阳明。而名医之名。亦由此得。其实临证审病。火化水化。伤食蓄血。
分析极清。即所用方法。轻重合度。非率尔操觚者比。
【廉勘】陆九芝曰。病在阳明之经。虽大不大。一用芩连膏知。即能化大为小。病到阳明之腑。不危亦危。
非用硝黄枳朴。不能转危为安。病应下。下之安。乃为稳当。勿专认不敢下而致危者为稳当也。语最精审。
凡伤寒证。恶寒自罢。汗出而热仍不解。即转属阳明之候。当此之时。无论风寒暑湿。所感不同。而同归火化。
【秀按】风寒暑湿。悉能化火。故火病独多。火必就燥。阳明专主燥气。故久必归阳明。
伤寒本无定体。中阳溜经。中阴溜腑。惟入阳经气分。则太阳为首。入阴经血分。则少阴为先。
【秀按】《灵枢》病形篇曰。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又曰中于阴者常从臂始。柯韵伯注《伤寒论》云。本论太阳受邪。有中项中背之别。中项则头项强痛。中背则背强KTKT
也。阳明有中面中膺之别。中面则目痛鼻干。中膺则胸中痞硬也。少阳有中颊中胁之别。中颊则口苦咽干。中胁则胁下痞硬也。此岐伯中阳溜经之义。其云邪中于阴。从
臂始者。谓自经及脏。脏气实而不能容。
则邪还于腑。故本论三阴。皆有自利证。是寒邪还腑也。三阴皆有可下证。是热邪还腑也。此岐伯中阴溜腑之义。至于太阳主通体毫毛。为肤表之第一
层。故风寒必首伤太阳。然亦有不从太阳。而竟至手太阴肺经者。以肺主皮毛。《内经》所谓风寒客于人。病入舍于肺是也。手少阴经属心。心主血。病入阴经血分。自当先传少阴。
然亦有不先传少阴。而竟至足厥阴肝经者。以肝主藏血。《内经》所谓风气通于肝。入则发惊骇
是也。又云风寒虽入舍于肺。弗治。病即传而行之肝也。此皆扩充伤寒本无定体之义。故伤寒有循经传。越经传。并经传。逆经传。首尾传。各种传变之不同。
凡勘伤寒。先明六气。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居中,火游行其间。不病则为六元。病即为六淫。
【秀按】热指暑言。四时之序。春为风。夏为暑。长夏为湿。秋为燥。冬为寒。皆有外因。火则本无外因。
然《内经》言百病之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则并及于火而为六。病则名曰六淫。盖以风暑湿燥寒感于外。火即应之于内。则在内之火。即此在外之五气有以致之。故火但曰游行其间。后贤所以有五气皆从火化之说也。
【廉勘】气交之病。未有不因此六者。六气之病。前哲王秉衡皆主外因。爰述其说曰。伤寒为外感之总名。
仲景《伤寒论》。统论外感之祖书。风暑湿燥寒。乃天地之气行于四时者也。惟夏令属火。日光最烈。《内经》云。岁火太过。炎暑
流行。明指烈日之火而言。然春秋冬三时之暖燠。无非离照之光热。因皆不可以暑称。故轩歧于五气之下。赘一火字。且其言暑。明曰在天
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是暑赅热与火二者而言。经旨已深切着明矣。而人之火病独多者。以风寒暑湿。悉能化火。五志过动。无不生火。则又天气与人性交合化火之大源也。
【荣斋按】六气来从四时,四时有温、凉、寒、暑,万物以生长收藏。人处四时之中,每一时期有
一时期特殊的感觉。春夏和煦,秋冬凛冽,此其常也。反常则病。恽铁樵先生对六气有卓越的理解,他说∶“风非空气鼓动之风,寒非直
觉之寒,火非燃烧物质之火。《内经》曰∶风胜则动,寒胜则痛,暑胜则浮,燥胜则干,湿胜则濡泻。风寒燥湿乃气候之名词,动、痛、濡
泻,乃人体所标着;此必天人相合而后见者。所以六气者,是人体感气候之变化而着之病状也。”
凡勘伤寒。首辨六气。次辨阴阳虚实。阴证必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阳证必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虚证必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
后。饮食不入。实证必脉盛。皮热。腹胀。闷瞀。前后不通。
【秀按】此辨阴阳虚实之总诀。
伤寒新感。自太阳递入三阴。温热伏邪。自三阴发出三阳。惟疫邪吸自口鼻。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一经杂见二三经证者多。一日骤传一二经。或二三经者尤多。
【秀按】伤寒之邪。自表传里。里证皆表证所侵人。温热之邪。自里达表。表证皆里证所浮越。惟疫邪由膜原中道。随表里虚实乘隙而发。不循经络传次。
亦不能一发便尽。吴又可发明九传。及热结旁流。胶闭而非燥结。皆为特识。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阳经之寒变为热。则归于气。或归于血。阴经之寒变为热。则归于血。不归于气。
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