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外传》一卷
称汉河东都尉伶玄子于撰。自言与扬雄同时,而史无所见。或云伪书也。然通德拥髻等事,文士多用之;而祸水灭火一语,司马公载之《通鉴》矣。
《西京杂记》六卷
晋句漏令丹阳葛洪稚川撰。其卷末言洪家有刘子骏书百卷,先父传之。歆欲撰汉书,杂录汉事,未及而亡。试以此记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刘书,少有异同耳。固所不取不过二万余言,今钞出为二卷,以裨《汉书》之阙。所谓先父者,歆之于向也。而《馆阁书目》以为洪父传之,非是。《唐艺文志》亦只二卷,今六卷者,后人分之也。按洪博闻深学,江左绝伦,所着书几五百卷,本传具载其目,不闻有此书。而向、歆父子亦不闻其尝作史传于世,使班固有所因述,亦不应全没不着也。殆有可疑者,岂惟非向、歆所传,亦未必洪之作也。
《襄阳耆旧传》五卷
晋荣阳太守襄阳习凿齿彦威撰。
《谈薮》二卷
北齐秘书省正字北平阳玠松撰。事综南北,时更八代。隋开皇中所述也。
《梁四公记》一卷
唐张说撰。案《馆阁书目》称梁载言纂。《唐志》作卢诜,注云一作梁载言。《邯郸书目》云载言得之临淄田通,又云别本题张说,或为卢诜。今按此书卷末所云田通事迹,信然,而首题张说,不可晓也。其所记多诞妄,而四公名姓尤怪异无稽,不足深辨。载言,上元二年进士也。
《景龙文馆记》八卷
唐修文馆学士武甄平一撰。中宗初置学士以后馆中杂事,及诸学士应制、倡和篇什杂文之属。亦颇记中宗君臣宴亵无度,以及暴崩。其后三卷,为诸学士传。今阙二卷。平一,以字行。
《狄梁公家传》三卷
唐海州刺史江都李邕泰和撰。
《高力士外传》一卷
唐大理司直郭湜撰。
《北征杂记》一卷
唐宰相赵憬撰。贞元四年,咸安公主下降回纥,憬副关播为册礼使,作此书纪行。
《唐年小录》八卷
唐户部尚书扶风马总会元撰。记唐以来杂事,分为七门,末卷为杂录。旧有一本略甚,复得程文简本传之,始为全书。
《陵园记》一卷
唐宗正丞李(缺)撰。光化元年序。
《凤池历》二卷
不着名氏。记长孙无忌历官本末及家世子孙。按《唐志》冯宇《凤池录》五十卷,李淑《书目》惟存五卷。记宰相名次事迹,非此书。
《邺侯家传》十卷
唐亳州刺史京兆李繁撰。繁,宰相泌之子。坐事下狱,知且死,恐先人功业泯灭,从吏求废纸拙笔为传。按《中兴书目》有柳玭后序,今无之。繁尝为通州,韩退之《送诸葛觉》诗所谓“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者也,其曰“行年余五十,出守数已六;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则韩公于繁亦拳拳矣。《新旧史》本传称繁无行,漏言裴延龄以误阳城,师事梁肃而烝其室,殆非人类。然则韩公无乃溢美,而所述其父事,庸可尽信乎!
《牛羊日历》一卷
唐刘轲撰。牛,指僧孺;羊,谓虞卿汉公也,是不逊甚矣。
《西南备边录》一卷
唐宰相李德裕文饶撰。太和中镇蜀所作。内州县、城镇、兵食之数,大略具矣。
《异域归忠传》二卷
李德裕撰。会昌二年,嗢没斯内附。德裕奉诏采秦、汉以来由绝域归中国,以名节自着、功业始终者,凡三十人,为之传。
《蛮书》十卷
唐安南宣慰使樊绰撰。记南诏事。咸通五年奏之。
《闽川名士传》一卷
唐崇文馆校书郎黄璞所记人物,自薛令之而下,凡五十四人。
《崔氏日录》一卷
不着名氏。残缺无始末。未有跋尾,不知何人,言此书出宋敏求家。考订年月及所载人名姓甚详。盖广明元年崔沆为相,非其子弟即其门人为之。字画清丽,而其所记不过蒱饮、交通、评议,有以见唐末风俗之弊云。
《开元天宝遗事》二卷
五代太子少保天水王仁裕德辇撰。所记一百五十九条。
《入洛记》一卷
王仁裕撰。仁裕仕前蜀。国亡入洛记行。
《中朝故事》二卷
伪唐给事中尉迟偓撰。载唐末杂事。
《炖煌新录》一卷
有序称天成四年沙州传舍集,而不着名氏,盖当时奉使者。叙张义潮本末及彼土风物甚详。凉武昭王时有刘昞者,着《炖煌实录》二十卷,故此号《新录》。
《唐末泛闻录》一卷
题常山阎自若撰。记五代及诸僭伪事。其序自言乾德中得於先人及舅氏闻见。且曰:“传者难验,见者易凭,考之史策,不若询之耆旧也。”然所记亦时有不同者,如李涛纳命事,本谓张彦泽,今乃云谒周高祖。未详孰是。
第4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