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曰:“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所谓理一而分殊者也。”尹氏曰:“何以有是差等?
一本故也,无伪也。”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1〕。
尧、舜之知〔2〕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3〕,而缌、小功〔4〕之察〔5〕;放饭流歠〔6〕,而问〔7〕无齿决〔8〕:是之谓不知务。”〔9〕〔1〕知者固无不知,然常以所当务者为急,则事无不治,而其为知也大矣。仁者固无不爱,然常急于亲贤,则恩无不洽,而其为仁也博矣。〔2〕“知者”、“之知”,并去声。〔3〕三年之丧,服之重者也。〔4〕缌麻,三月;小功,五月:服之轻者也。〔5〕察,致详也。〔6〕饭,扶晚反。歠,昌悦反。放饭,大饭;流歠,长:不敬之大者也。〔7〕问,讲求之意。〔8〕齿决,啮断乾肉,不敬之小者也。〔9〕此章言君子之于道,识其全体则心不狭,知所先后则事有序。丰氏曰:“智不急于先务,虽遍知人之所知,遍能人之所能,徒弊精神而无益于天下主治矣。仁不急于亲贤,虽有仁民爱物之心,小人在位,无由下达,聪明日蔽于上,而恶政日加于下。此孟子所谓不知务也。”
219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
盂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1〕。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2〕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
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3〕”
〔1〕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2〕“梁惠王”以下,盂子答辞也。〔3〕“糜烂其民”,使之战斗,糜烂其血肉也。“复之”,复战也。子弟,谓太子申也。以土地之故及其民,以反之故及其子,皆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此承前篇之末三章之意,言仁人之恩自内及外,不仁之祸由疏逮亲。
盂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1〕。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2〕”
〔1〕《春秋》每书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着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
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2〕征,所以正人也。诸侯有罪,则天子讨而正之。此《春秋》所以无义战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2〕。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3〕”
〔1〕程子曰:“载事之辞,容有重称而过其实看,学者当识其义而已。苟执于辞,则时或有害于义,不如无《书》之愈也。”〔2〕《武成》,《周书》篇名。武王伐纣,归而记事之书也。策,竹简也。取其二三策之言,其馀不可尽信也,程子曰:“取其奉天伐暴之意、反政施仁之法而已。”〔3〕杵,春杵也。或作卤,楯也。《武成》言武王伐纣,纣之“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飘杵”。盂子言此则其不可信者。然《书》本意乃谓商人自相杀,非谓武王杀之也。孟子之设是言,惧后世之惑且长不仁之心耳。
第18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