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呻吟语>第7章

第7章

原来认识的字看久了,也会变得生疏;静止的物体看久了,也会活动起来。这就是由于疑惑积蓄多了扰乱真实的认识,过份的思虑会使人迷惑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最好是经常以心作天君,以各种感觉为次要。只是与感觉平起平坐,就已经有失其尊严。假如跟随感觉东奔西走,受他的愚弄哄骗,简直成了小孩子或奴婢了,那还有什么颜面坐在心的灵台上,驱使四肢和形骸呢?这真是又可羞,又可笑的事。
如果不修身养性的话,就看不出自己短处,只要在活动或静止,谈话或沉默、为人出世、应酬事物的时候,把每件事仔细想一想,就会发觉自己不胜枚举的短处和过失。所以,必须先合乎客观规律,然后才能正确行事。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能有一时一刻的疏忽呢?人们应该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人生在天地之间,每天都有一些念头,这就有个动什么念头的道理;每天都要说话,这就有个说什么话的道理;每天都要干一些事情,当然也有干事的道理;每天都要与别人交往,自然也有交往的道理;每天都要处理事物,终究也有处理事物的道理;以至于怨恨、愤懑、欢笑、放歌、观望、命令、咳嗽、流涕、哭泣、委婉、隐衷、草率、坎坷、疾病、死亡等等;没有一个不无自己的道理。只是时刻体会、认识,每件事都有各自的讲究罢了。做一件小事尚且要求合理,何况做大的事业怎么能够草率行事呢?因此,从小的时候一直到衰老的暮年,应该每时每刻都坚定一个自强不息的意志。要是这样的话,在孜孜以求中超然自我,忘却生死,也就是返璞归真的方法、顺应客观规律的适宜之策。如果不这样的话,放任自己的欲念去肆意穷追苦求,但凡想起什么就干什么,那么就没有办法获得天地万物的真谛了。或许有人问:”有没有什么要领呢?“回答是:”有的,其要领就是修身养性。“”怎么修身养性呢?“回答是:”主要是静怡。倘若达到静怡的境地,那么一切都合乎道理,凡事都不会发生偏差了。“昏涂人的迷误之处,让他觉悟比较容易,而聪明人的迷误之处,让他觉悟就很难了。人有自信心,则不用多,一切都平常,如果没有自信心,便会生出许多是非来,会增加怀疑猜忌,自信的反而讲不清,避嫌疑的反而成为诬陷的。这是相互猜忌的缘故。因此信心足了,心思专一了,干什么事情都会成功,正人君子重视自己的信心,不计较在干什么。
正人君子畏惧天道,而不害怕什么人;畏惧名教,而不害怕什么刑罚;畏惧自己不仁不义,而不害怕什么利害得失;畏惧自己白白了却此生无所作为,而不害怕舍弃生命。
忍耐和激动,是得到福或者祸的关键所在。祸殃的来由,没有不是因为当初只图一时痛快的缘故。因此正人君子得意的时候感到忧虑,碰到欢喜的事情时常感到恐惧。
常固执一种念头所图的是行善良之意,就叫做”正思“;常固执一种念头追求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叫做”邪思“;企望得到非分的享乐;叫做”越思“;办某件事情之前犹豫不定,办完那件事情之后又懊悔,叫做”忘思“;想入非非又顾虑万千,叫做”浮思“;办事情之后又疑神疑鬼,该决断的缺不做,叫做”惑思“;事情与自己无关却怀姞人忧天之念的,叫做”狂思“;无可奈何之时又放不下,叫做”徒思“;时时想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希望不要荒废的,叫做”本思“;这九”思“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善于修身养性的人,大概就在于”本思“吧?身有认定的事业,每天有固定的工作,晚上检查白天所做的一切,清晨盘算当天要干的事情,勤勤恳恳,严肃认真,不放纵一丝一毫则心境有了着落,不会改变,其道德修养及事业,就会日渐得到长进。
一个人一味沾沾自喜,就不会有更深的修养。
小人也有坦荡的时候,无所顾忌罢了。正人君子也有郁郁不欢的时候,这就是一生怀有忧患之心。
只要摆脱轻狂浅薄心,便可达最高的道德标准,汉、唐以下的儒生,摆脱轻功浅薄的没有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