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言兵,非今日之兵,谓五兵也。故曰,天生五材,谁能去兵。世本,蚩尤以金作兵,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周礼司右五兵注引司马法曰,弓矢围,殳矛守,戈戟助是也。诘尔戎兵诘此兵也,踊跃用兵用此兵也。无以铸兵原注左氏僖公十八年传。铸此兵也。秦汉以下,始谓执兵之人为兵。如信陵君得选兵八万人,项羽将诸侯兵三十余万,见于太史公之书,而五经无此语也。
以执兵之人为兵,犹之以被甲之士为甲。公羊传,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城鲁。原注闵公二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原注定公十三年。
荡舟
竹书纪年,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鄩,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楚辞天问,覆舟斟鄩,何道取之?正此谓也。汉时竹书未出,故孔安国注为陆地行舟,而后人因之。原注王逸注天问谓,灭斟鄩氏,奄若覆舟,亦以不见竹书而强为之说。赵氏曰陆氏释文于丹朱傲云,字又作奡。盖古傲奡通用。宋吴斗南因悟即此荡舟之奡,与丹朱为两人也。盖禹之规戒若但作傲慢之傲,则既云无若丹朱傲矣,何又曰傲虐是作乎?以此知丹朱与奡为两人也。曰罔水行舟,正此陆地行舟之明证也。然则南宫适所引正指丹朱所与朋淫之人。而非寒浞之子,断可识矣。
古人以左右冲杀为荡陈,原注宋书颜师伯传,单骑出荡。孔觊传,每战,以刀盾直荡。其锐卒谓之跳荡,别帅谓之荡主。原注陈书高祖纪,荡主戴晃徐宣等。后周书侯莫陈崇传、王勇传有直荡都督,杨绍传有直荡别将。晋书载记,陇上健儿歌曰,丈八蛇矛左右荡,十荡十决无当前。唐书百官志,矢石未交,陷坚突众,敌因而败者曰跳荡。荡舟盖兼此义,与蔡姬之乘舟荡公者不同。原注左传僖公三年。
管仲不死子纠
君臣之分所关者在一身,华裔之防所系者在天下。故夫子之于管仲,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夫以君臣之分犹不敌华裔之防,而春秋之志可知矣。杨氏曰夫子于管仲之罪,只存而不论,并不曾说仲之无罪。
有谓管仲之于子纠未成为君臣者,子纠于齐未成君,于仲与忽则成为君臣矣。狐突之子毛及偃从文公在秦,而曰,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原注汉晋以下,太子诸王与其臣皆定君臣之分,盖自古相传如此。若毛偃为重耳之臣,而仲与忽不得为纠之臣,是以成败定君臣也,可乎?又谓桓兄纠弟,此亦强为之说。杨氏曰此程子之言,实不然。
论至于尊周室,存华夏之大功,则公子与其臣区区一身之名分小矣。虽然,其君臣之分故在也,遂谓之无罪,非也。
予一以贯之
好古敏求,多见而识。夫子之所自道也,然有进乎是者。六爻之义至赜也,而曰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三百之诗至泛也,而曰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三千三百之仪至多也,而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十世之事至远也,而曰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虽百世可知。百王之治至殊也,而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此所谓予一以贯之者也。其教门人也,必先叩其两端,而使之以三隅反。故颜子则闻一以知十,而子贡切磋之言,子夏礼后之问,则皆善其可与言诗,岂非天下之理殊途而同归,大人之学举本以该末乎。彼章句之士,既不足以观其会通,而高明之君子,又或语德性而遗问学,均失圣人之指矣。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疾名之不称,则必求其实矣,君子岂有务名之心哉。是以干初九之传曰,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古人求没世之名,今人求当世之名。吾自幼及老,见人所以求当世之名者,无非为利也。名之所在,则利归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苟不求利,亦何慕名?
性相近也
性之一字,始见于商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恒即相近之义。相近,近于善也。相远,远于善也。故夫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原注人之生也直,即孟子所谓性善。
人亦有生而不善者,如楚子良生子越椒,子文知其必灭若敖氏是也。然此千万中之一耳,故公都子所述之三说,孟子不斥其非,而但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盖凡人之所大同,而不论其变也。若纣为炮烙之刑,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此则生面性与人殊,亦如五官百骸人之所同,然亦有生而不具者,岂可以一而概万乎?故终谓之性善也。
孟子论性,专以其发见乎情者言之。且如见孺子入井,亦有不怜者。呼蹴之食,有笑而受之者。此人情之变也。若反从而喜之,吾知其无是人也。
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