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主教的传入葡萄牙船来航后数年,即天文18年(公元1549年)天主教传到日本。第一个来到日本的传教士是西班牙的耶酥会士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coXaver,公元1506—1552)[注24]。他于公元1549年到达日本后,先在鹿儿岛,继在山口、丰后传教,也到过平户、界和京都,2年后离开日本。日本人称他传入的天主教为“切支丹”或“吉利支丹”(葡萄牙语cristao的音译)。耶酥会[注25]是当时欧洲天主教会中反对宗教改革、帮助封建统治者镇压人民并向外殖民的重要工具。来到亚洲和拉美各地的耶酥会士有一部分以宗教家身分充当欧洲殖民者的急先锋,沙勿略就是这样一个传教士。他在写给本国耶酥会的信中说,他来日本传教是“为把日本人的灵魂从恶魔手里拯救出来交给神”,要把日本人变成葡萄牙王和西班牙王[注26]的“忠实臣民”。[注27]外出传教的耶酥会士也是派遣国贸易商人的先遣队。沙勿略在公元1549年11月5日从鹿儿岛寄给住在印度果阿的一名神甫的信中写道:“我把在同界通商时特别重要的商品表一并寄来,承办神甫们出航的人,如果带来表中所列商品的话,将获巨量金银。”[注28]
继沙勿赂之后,天主教传教士连连而至。他们以协助大名获得巨额贸易利益和满足大名置办武器的要求为诱饵,同某些大名勾结起来,使那些大名接受洗礼,成为教徒,从而获得了在这些大名领地内传教的权利。接受洗礼的大名当时被称为“切支丹大名”,丰后的大友宗腆、肥前的有马晴信、大村纯忠等就是最初的这类大名。大村纯忠为确保其贸易利益,天正8年(公元1580年)竟将领地长崎及附近的茂木地区捐献给耶酥会作为领地。这一举动有使长崎沦为象中国的澳门、印度的果阿那样殖民地的危险。大友、大村和有马这三个大名却为表示对罗马教皇的虔敬,于天正10年(公元1582年)派出一个少年使节团(“天正遣欧使节”)赴罗马,8年后回国。
天主教的传播从九州扩展到其他地区。此时农民对佛教的信仰已感到失望,天主教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教,使农民得到新的精神上的安慰。传教士迎合日本风俗,穿起僧衣,在各地传教时还开设医院,举办慈善事业。据统计,至1582年前后,日本各地教徒已达15万人,教堂200多座。信徒中除农民外,还有少量的武士和四人。欧洲传教士还在日本开办教会学校,传入先进的天文、地理、数学、航海术、造船术、西洋活字版印刷术等科技知识,以及西方的油画和音乐。日本位用活字版印刷出版了《天主教教义》、《日葡辞典》、日译本《伊索寓言》等书籍。欧洲文化的传人,使日本出现了最初的欧洲外来语,例如,pen(葡语pao,面包)、botan(葡语cotao,纽扣)、meriyasu(西班牙语medias,针织品)等。同西方文化初传中国时只停留在明末清初宫廷及官僚手中的情形不同,这种“南蛮文化”在日本民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流传,为日本学习西欧文化奠定了基础。
[1]水原庆二:《大名领国制》,《体系日本历史》第3卷第56页,日本评论社,1976。
[2]《t大乘院寻尊日记》,南条范夫:《暴力日本史》第87页,光文社,1971。
[3]《大乘院寺社杂记》,佐佐木银弥:《室町幕府9t日本历史》第13卷第242页,小学馆,1977。
[4]《大乘院诸领纳帐》,同上书。
[5]佐佐木银弥同上书第246页。稻桓泰彦等:《土一揆与内乱》,《日本民众之历史》第2卷第396页,三省堂,1975。铃木良一:《日本中世纪农民问题》第161—168页,校仓书房1971。
[6]笠原一男:《日本文百章》(中)第313页,东京大学出版会1970。
[7]小学馆:《图说日本文化史大系)第7卷,(《室町时代》第191页,1966。
[8]笠原一男:《一向一揆之研究》第141—157页,山川出版社,1972。
[9]同上书第165—166页。
[10]同上书第181页。
[11]同上书第189页。
[12]同上书第181页。
[13]大石慎三郎:《战国时代》,《日本历史讲座》第3卷第180页,东京大学出版会,1963。
[14]谱代:也叫谱第,指世世代代为大名服务的家臣。
[15]外样:指没有世代主从关系的家臣,即旁系的家臣。
[16]给人领主:战国大名的家臣中被给予知行地的人。
[17]据统计,从10世纪20年代到14世纪中期这500多年间,耕地面积只不过从86.2万余町步增加到94.6万町步,但至16世纪末,却一跃增至160.5万余町步。
[18]水原庆二:《大名领国制》,《体系日本历史》第3卷第168页,日本评论社,1976。
[19]永禄5年(公元1562年)耶稣会士伽斯巴尔,比列拉的通信,《日本史料集成》第247页,《城市的自立与町民之抵抗》。
[20]羽仁五郎:《日本人民史》33页,三联书店,1958。
[21]数字根据陈愚恒《明代倭寇考略》一书所刊《沿海各省之倭祸》年表中入寇次数统计而成。
[22]《菲律宾群岛苏》第2卷,引自大久保利谦等编,《史料日本史》近世编第21页,吉川弘文馆,1964。
[23]“南蛮”是南方外夷之意。当时日本称葡、西、意等南欧人为“南蛮人”,称较后来到日本的英、荷人为“红毛人”。
[24]沙勿略于1542年到印度果阿(当时葡萄牙在东方的根据地),公元1549年至公元155I年来日本传教,发现日本人民重视中国,于1551年因果阿作来华传教准备。次年到广东上川岛,不能进入内地,同年死于岛上。
第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