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绘画1、日本本画。明治维新时,前代十分兴盛的日本画各派面临衰亡,只剩下文人画(即南画或南宗画)一派。后来掀起一股传统美术复兴的思潮,文人画家逐渐活跃起来,以东京、京都两地展开活动。1879年(明治12)成立了以研究新旧美术得失为目的的“龙池会”。1880年(明治13)举办“观古美术会”,展览传统美术(至1886年共举办七次)。1883至84年(明治16—17)在巴黎举办“日本美术纵览会”,向海外介绍新旧美术。1882(明治15)及1884(明治17)年政府集合全国各派日本画家召开“国内绘画共进会”,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日本画家。
明治中期国粹主义抬头,日本画也随之发展。1887年(明治20年)龙池会改称日本美术协会,并扩大组织。同年设立东京美术学校,专门培养日本传统美术人才。接着以美术学校的领导人美国人费诺罗萨(Fenollosa,1853—1908)及其学生冈仓天心、狩野芳崖、桥本雅邦为中心,展开了日本画革新运动。此外日本美术协会的青年画家也扬弃保守作风,创立新日本画,并于1891年组成日本绘画协会(天心为会长)。1898年(明治31)天心从东京美术学校辞职,创立日本美术院。其主将横山大观等将亩欧印象派的空间表现法引进日本画中。与激进的日本美术院相对,保守的日本美术协会也展开活动,使即将衰落的南画复兴起来。
至1907年前后,日本美术院渐衰,出现了日本画会、无声会等新团体。1907年(明治40)政府为统一新旧两派而举办了“文展”[注18],但仍没有改变两派的对立状态。1914年(大正3)横山大观等的新派脱离文展,再兴日本美术院,使文展的综合性遭到破坏。其后日本画分成在朝的文展和在野的日本美术院。
2.洋画。洋画早就传入日本,幕末洋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由于政府大力提倡洋画,明治维新以后洋画发展很快。首先从意大利招聘著名风景画家封泰纳媒(A.FontanB5,1818—1882)来日创办工部美术学校(明治9年)。[注19]其次派遣画家留学西欧,如黑田清辉留法,川村清雄留意,鹿地为也留德。1877年(明治10)举行第一次国内劝业博览会,首次由国家展出洋画家的作品。
明治10年以后由于国粹保存论的高涨,妨碍洋画发展,如不许展出洋画,关闭工部美术学校(明治16)等。后来海外留学回国的洋画家团结一致创立明治美术会(明治22),开展洋画运动。1889至1901年,几乎每年都举办洋画展览会,普及洋画。1893年(明治26)留法的黑田清辉和久米桂一郎回国,带来了法国外光派(印象派之一)的技法,给日本洋画界影响很大。[注20]1896年(明治29)黑田成立“白马会”,每年秋季在上野公园举行洋画展览会。同年东京美术学校设立洋画科,同时普通教育也进行了图画课改革,编纂了《新定图画教科书》。文展对洋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明治末年至大正初年,文展展出了山下新太郎的《读书之后》等,法国印象派风作品,美术评论界也介绍了这种新倾向。许多青年由此得到启发,在摸索地制作反自然主义的作品。
五、建筑明治时代是日本建筑大转换的时代。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西洋建筑被大量采用,从木造媚式到石造砖造拱式,日本建筑式样起了根本的变化。明治初年因技术人员和材料的缺乏,往往建造一种“拟洋式”的木造洋馆(如清水喜助设计的筑地旅馆)。政府为了建造真正的西洋建筑,从欧美请来许多技术人员。其中最杰出的是英.国人握特尔斯(T?J?Woters)。他于1868年来日,建造了大坂造币寮(明治4年)、英国公使馆(明治5年),还设计了银座的砖造街(明治6年)。外籍建筑家中,法国人鲍安韦尔(C?deBoindnvill)也很有名,工部大学校讲堂是他的代表作(明治10)。给日本西洋建筑立下大功的是英国人康德尔(J.Conder,1852—1920),他于1877年(明治10年)应聘来日,担任工部大学校教授,培养出一批日本建筑家,如曾弥达藏、辰野金吾等。[注21]他还在内匠寮工作数十年,设计了东京帝室博物馆(明治15年)、鹿鸣馆(明治16年)等,将文艺复兴式、歌德式、都锋式[注22]、阿拉伯式等各种式样传到日本。
明治中期普遍采用西洋建筑,除皇宫及寺院神社是日本式外,官府、学校、银行、剧场等公共建筑几乎都是西洋建筑。日本式建筑方面有木子清敬设计的皇宫正殿(明治21),木子与伊东忠太设计的京都平安神宫(明治28),伊藤平左卫门设计的京都本愿寺大师堂等。从明治中期开始,西洋建筑的设计和教育转入日本人自己之手,设计了奈良博物馆(片山东熊作,明治27年)、日本银行本行(辰野金吾作,明治29年)、帝国饭店(渡边让作,明治23年)等。辰野金吾是工部大学校最早的日本人教授,他还领导了1886年(明治19年)成立的日本建筑学会。
明治后期至大正,钢铁和混凝土开始应用于建筑。这些建筑材料首先使用于桥梁,如东京的新桥(明治41年)。其次使用于房屋,如秀英社工场(明治28年)。由于这个时代流行钢骨构造和钢筋混凝土构造,出现了新的式样即日本式和西洋式混合的折衷式样(如明治32年妻木赖黄设计的东京日比谷的日本劝业银行)。明治大立时代的建筑主流是西洋式,但随着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粹主义的泛滥,开始研究日本建筑和东洋建筑了。伊东忠太是日本建筑研究的先驱。他排斥欧化主义和折衷主义而主张进化主义,即从木造建筑向石造的公共建筑逐渐进化,换言之,以日本的传统式样为主体,逐步走向西洋化。他的这种建筑思想由巴黎国际博览会(明治33),圣路易斯国际博览会(明治37)和日英博览会(明治43)的日本馆作出了实践。
六、雕刻日本的雕刻和其他艺术一样,也随着日本社会的大变革而产生巨大变化。明治维新以前日本雕刻以佛像为主,它随着佛教的衰落而丧失光彩。明治8年发布《神佛合并布教禁令》,宗教雕刻衰微到达极点,相反非宗教雕刻(如装饰品、木偶玩具、坠子等)逐渐发达起来。这表明日本雕刻从宗教解放出来;面向现实的人类生活。
第1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