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日本史>第123章

第123章

在确立近代币制的过程中,明治政府于1871年5月制订了新货(币)条例,过去的一两改为一圆,并确立金本位制。此后政府为建立近代银行,清理汇兑公司债务,整顿政府纸币,并于1872年11月15日公布了《国立银行条例》。从1873年7月到12月,先后建立由三井、小野出资的东京(第一)、由横滨汇兑公司转变而来的横滨(第二)、由新泻大地主市岛出资的新泻(第四)、以鹿儿岛士族为中心的大坂(第五)四个国立银行(即与国际银行相对的国家银行或国民银行),最初发行纸币,作振兴产业的基金。从此国立银行取代汇兑公司办理公款出纳和经理政府税收业务(三井组等继续营业)。后因纸币贬值,现金外流,银行营业不振,1876年8月政府修改了条例,以金禄公债充国立银行资本,银行纸币不须兑现,直接替政府纸币。为此国立银行增多,到1879年共有国立银行153家,同年末便停设。1877年由华族出资建立的第十五国立银行,其资本占全部国立银行资本的40%以上。此外还设立了横滨正金银行,专门从事外汇业务。1876年三井银行建立,这一特权豪商转化为近代资本家的同时,也成为新政府的经济支柱。
“殖产兴业”政策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幕末和明治初期,日本的社会经济仍很落后,全国广泛存在的资本主义家庭劳动仍占优势,工业生产远落在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重工业几乎不存在。同时,签订不平等条约还没有废除,未摆脱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威胁。为争取民族独立,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明治政府在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的同时,提出了“殖产兴业”政策。
所谓“殖产兴业”就是要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明治政府依赖国家政权的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其来源包括发行纸币和公债,征收土地税、消费税和地方税,以及发动侵略战争索取赔款等。马克思说,原始积累“利用国家的强力,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温床般地助长从封建生产方式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缩短它的过渡期。暴力是每一个孕育一个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注14]日本就是如此利用国家权力从各方面积累资金,实行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的。
如上所述,明治政府为殖产兴业和弥补戊辰战争军费,从1868年起发行大量纸币,成立了百余家国立银行,给工矿企业提供资金,促进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资本的原始积累,解决工业化的大量资金问题。
发行公债也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1869至1876年进行的封建俸禄制度改革,一面消灭武士阶级,一面为资本主义近代化积累资金。1876年领取货币公债券的武士有30余万人,其中获得高额公债的约500多人。他们用公债券开办银行、铁路、纺织厂等,但大多数士族持有的公债被卖掉,集中到高利贷者手中。
这样,一方面公债转化为资本,促进工业化;另一方面卖掉公债的下级士族进一步贫困化,为近代工业提供了劳动力。
和封建俸禄制度改革一样,地税改革也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意义。在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英国等先进国家不同,不是采取工农分离、农民与土地分离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而是国家以地税的形式剥夺农民的剩余产品,依靠征收庞大的地税来取得发展近代工业的资金。19世纪80年代,日本佃耕地的比重为35.9%,地主制完全确立。这就表明地税改革期间自耕农占大多数,由于政府加紧掠夺,使自耕农破产,加入了无产阶级队伍。这种通过掠夺农民增加资本积累和为资本主义发展造就工人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此外,日本还通过发动侵略战争索取赔款来达到资本积累。甲午战争日本向清政府索取赔偿银2.3亿两(约合3.45亿日元),一举取得了发展近代工业的资本。
二、“殖产兴业”的机构和方针明治政府自1870年至1885年约15年为殖产兴业政策实施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日本以西方国家为榜样,努力发展资本主义,在“富国强兵”的总目标下,把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改变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但当初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全凭实践取得经验,不断改革。这表现在主持“殖产兴业”的机构和方针几经改变上。
公元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下设工学、劝工、矿山、铁路、土木建筑、灯塔、造船、电讯、制铁和制造等寮(相当于司局)。工部省是根据参议大隅重信发展生产是“国家第一紧急任务”的主张设立,是为了家强国营示范工厂的建设,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它标志着殖产兴业政策走上正轨,对扶植资本主义起很大作用。工部省总管工业建设,接管前属各省的大部分国营企业,经过改造,初步建立起机械化工企业。如赤羽工作分局利用旧佐贺藩机械设立及大坂炮兵工厂(利用幕营长崎制铁所等机械设立)等,制造出各种机械,成为国产机械的主要来源。又如深川工作分局和品川玻璃制造厂,制造出水泥、耐火砖玻璃等建筑材料和化工产品。工部省还兴办铁路、通讯和采矿事业。到1885年12月工部省撤销为止,其总支出额为4600余万日元,使用于建设和扩大国营企业的费用占2900余万日元。其中构成工部省企业中心的是铁路和矿山,铁路支出为1400万日元,矿山支出为800余万日元。[注15]凡工部省兴办的工矿交通事业一律是官办的重工业,且大部分具军事意义,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以大限重信为代表的明治政府,对当时的形势和国家富强道路的认识是不足的。他们只想以发展近代大工业来实现日本的资本主义,大工业中又以为军事侵略服务的重工业和兵器工业为急务,无视当时日本还十分贫穷,百业待兴;国家财力有限,只靠官办重工业不能解决国家工业化问题。他们根本无视以发展农业、轻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化的正途。
1873年10月西乡隆盛等征韩派下台后,形成了以大久保、岩仓木户等人为中心的大久保政权。11月10日设置内务省,以大久保为长官。大久保在大藏卿大限重信和工部卿伊藤博文的协助下,以英德为榜样大力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他主张产业立国,设立内务省的目的就在“整伤内治”、“厚殖民产”、“振励民业”。这种方针是针对当时日本经济形势提出的。当时日本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且处于不平等条约束缚下,西方列强的商品渗透日本,只有发展本国产品,振兴出口,才能免遭欺压。以大久保利通为领导的内务省创立,纠正了过去工部省偏重发展重工业的状况,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海运业等为主,确立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根本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