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这是上帝的要求,上帝要求人类互相爱护,物质上互相帮助;另一方面,人类既是上帝的创造物,因而在其心灵中有酷似上帝的一面,本身包含着爱的种子,从自己的忧患中能够产生对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奥古斯丁要求用人①奥古斯丁:《忏悔录》,第60页。
621第五章西方基督教幸福观们自己的生命去爱上帝。他认为,人类之间的互爱的终极目的也是爱上帝,只有爱上帝才能享受幸福,只有人类之间互爱,才能人人享受幸福。
希望,就是对上帝和未来天堂幸福的期盼。他认为,真正的幸福、永恒的幸福在尘世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只有通过神恩的帮助,超越现世、进入天堂才能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他说:“我们得救了,我们乃是因希望而得幸福。如果我们还没有得到当前的解救,只有期乎未来的解救……那有待乎来世的解救,其本身将是我们的至福”。
①希望,实质上就是对来世天堂幸福生活的希望,来世的解救是人类的至福。
节制、审慎、公正和坚毅这四条尘世德目是为上面三条神学德目服务的,是对人类尘世生活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其目的是把人类的行为限定在神学德目所希望的范围之内。节制,就是要与自己内心的恶习即对物欲和情欲的不断追逐作斗争。节制也需要上帝的帮助,以阻止灵魂屈服于和它相违逆的肉体。奥古斯丁用自己的经历说明节制肉欲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但必须去做。
因为只有禁欲,才能信仰上帝,才能获得幸福。审慎,就是要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作出鉴别。
要通过审慎认识到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善,值得人们信仰;而肉欲是极端的恶,应当无情地摒弃。公正,这条德目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赋予了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伦理意义,而奥古斯丁把公正看作每一个人应尽其天职,即要使肉体归顺于灵魂,而灵魂归顺于上帝,他给公正施以浓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着选辑》上卷,第361页。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721重的宗教色彩。刚毅,就是要忍受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奥古斯丁认为,人们在皈依上帝、信仰上帝的过程中,肯定要经受肉体和精神的考验,这种考验的痛苦是上帝对人是否诚心的检验,因此,对于痛苦,人们应当坚定刚毅,不能逃避,只能忍受。
顺着奥古斯丁的思想脉络,我们看到,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幸福观是对《圣经》教义的诠释和发展。他以自身的忏悔现身说法,向上帝倾吐了自己的种种罪恶,并以皈依上帝、信仰上帝的行动请求上帝宽恕。他把过去的经历看作极度的痛苦和不幸,认为要获得幸福,只能信仰上帝,只有上帝才能指明一条正确的幸福之路;但要真正信仰上帝,走上幸福之路,还必须遵守七主德,这些德目是上帝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要求。奥古斯丁这个系统的基督教幸福观,曾经影响了欧洲中世纪几百年。
在他之后,托马斯。阿奎那继承了他的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
到了20世纪初,马里坦又推出“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建立了一套颇具“现代色彩”的基督教幸福观。从思想承接关系上说,奥古斯丁是阿奎那和马里坦的先师。
分析奥古斯丁的幸福观,我们认为,奥古斯丁号召人们不要沉溺于物欲和情欲、不要为虚浮的名誉而终日奔走的忠告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人世间的各种外界诱惑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一个人为了获得难以抑制的各种物欲和情欲而日复一日地疲于奔命,那么,他就不可能拥有一颗宁静而清纯的心灵,即便他获得了物欲和情欲的极大满足、也有了可以夸耀一番的虚名,然而,他却不会因此而享受幸福。没有精神82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和心灵的快乐与幸福,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不完美的。
当然,我们不同意奥古斯丁绝对摒弃物质需求和情感欲望的观点。人是有血有肉的,需要适当的物质保证,也需要适宜的感情交流。奥古斯丁力图把人们引向禁欲主义,杜绝一切尘世的欲望,这就为上帝的存在留下了地盘,人们的目光和注意力就会被转移到信仰上帝这一件事情上。奥古斯丁宣扬的信仰上帝就能获得幸福的观点,在中世纪黑暗的社会条件下,确实能给处于艰难境地、精神上无所适从的人们带来心理上和感情上的慰藉。但是,他把上帝置于人类之上,不相信人类自身有克服困难、走上幸福之路的能力,这就贬低了现实存在着的人类,抬高了抽象的、空幻的上帝。同时,他否认尘世间的幸福生活,鼓动人们去寻求本不存在的天堂幸福。这就暴露了奥古斯丁幸福观的消极和厌世,其欺骗性和虚伪性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注意的是,奥古斯丁的幸福观有其认识论上的根源。当人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时,人们一般不会想到信仰上帝,上帝的有无并不重要,人们相信的是人类自身;但当人们遇到暂时的挫折,或生活不如意、心灰意冷时,有人可能就会受到基督教教义的诱惑,希望从上帝那里寻找支持和帮助,希望通过上帝的“魔力”解脱自己的艰难处境,但这是不现实的想法。一个人可能会从信仰上帝中得到片刻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平衡,但不可能最终解决问题,因为走出逆境、走向成功的幸福之路就在我们自己脚下,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
必须坚信这一点。
二追求永恒的天堂幸福
托马斯。阿奎那的幸福观天堂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两种德性与两种幸福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在欧洲中世纪,奥古斯丁之后,另一位影响最大的基督教思想家就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被中世纪的思想界称为“圣哲”。与奥古斯丁一样,他也宣传神学思想,但是,在具体内容上,二者又有不同之处。阿奎那并不完全用“神的启示”来解释道德和道德行为,他还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方法,强调理性和习惯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
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