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第52章
光绪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奉旨:‘……’。
帮办福建军务杨岳斌等奏澎湖法船撤退并查明失守情形折
帮办福建军务前陕甘总督杨岳斌、督办台湾防务福建巡抚刘铭传、帮办台湾防务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奏:为恭报澎湖法兵退去日期并查明失守情形,所有在事文武请旨分别处分事。
窃臣等于本年六月初六日派记名提督吴宏洛乘坐“万年青”轮船前往澎湖察看情形,十四日吴宏洛由澎湖回至淡水;据称:该提督到澎湖之后,查得李士卑斯于初九日接到撤兵国书,即于十二日开船出口;李并知会吴宏洛由赴香港法船之便,电报广东转电总署奏闻,计邀圣鉴。查澎湖二月十二日法船到境、十五日失守情形,已经左宗棠、杨昌浚会奏在案。其时臣岳斌正在台南,当即派探回称:‘十二日,有法船六只泊在淡水乌嵌开边海面;十三日该六船内分一大船泊近莳里澳、三船驶至妈宫西屿、二船至观音亭后,齐开大炮,纵横轰击。统领前路各军管带绥靖后营代理澎湖水师副将周善初、管带练军果毅营澎湖右营都司郑渔出队抵御,各炮台亦开炮还击;经法兵将四角山、新城、蛇山头、金龟头、观音亭各炮台及妈宫协署、军装局等处营房街道一律轰击倒坏,周善初等抵敌不住,退往大城北而去。十四日早,敌将先日泊在辩里澳大船一只驶至近岸,用小划渡兵三百余人登岸,来扑珠母水澳;管带绥靖副中营尽先副将陈得胜率队出迎,相持未久,即退往大城北而去,敌亦未追。十五日早,法兵约有八、九百名复由双头跨地方登岸,径至大城山下;周善初率管带绥靖前营台湾镇标中营守备冯楚燊队伍接仗时许,势不能支。陈得胜带队来援,手腿受伤;即退往西溪乡。周善初又调管带德义中营候补同知关镇岳、管带德义后营候补通判梁岳英带队来援,前后零星不齐、又无督率,不能抵御,关镇岳为飞子所伤;周善初、冯楚燊、关镇岳、梁岳英、郑渔等一齐退往北山赤嵌一带,澎湖遂尔失守’。
澎湖通判邓膺杰前曾通报练募水勇四百名,防守要口;及至法人攻澎湖三日,不闻其勇抵御何处。地方失守,咎有应得。周善初,郑膺杰二员,应请旨即行革职;郑膺杰尚有煤务经手事件,由臣铭传撤任,听候查办。候补通判梁岳英、澎湖右营都司郑渔、台湾镇标中营守备冯楚燊,均属督战不力;应请一并革职。候补同知关镇岳、尽先副将陈得胜,均经带伤;应请加恩免予处分。所有阵亡官勇,俟查明后再行奏请赐恤,以慰忠魂。
惟澎湖一岛地处孤危,面面受敌;既无得力炮位、炮台,又无兵轮、水雷。臣铭传于上年秋、冬之际,屡接周善初等来禀,请发水雷、大炮;臣愧无以应。十月底,台澎道刘璈即无饷接济澎军;经臣咨请督臣杨昌浚拨款接济并请督臣设法运送炮位、水雷,未接咨覆。刘璈申报至香港购买水雷、至东洋购买大炮,臣批令赶紧布置澎湖;亦无覆禀。周善初等失守地方,原有应得之咎;惟臣铭传有督办防务之责,不能预为筹划设法、且不能保守基隆,既参该厅协等失守之咎,若不一并处分,何以服该文武之心!应请旨将臣铭传交部从严议处,以肃军政。谨奏。
光绪十一年七月初八日,奉旨:‘已有旨’。
谕杨昌浚刘铭传等台湾建设行省着会商奏办电
上谕:‘前据刘铭传奏“筹度台湾情形,暂难改设省会”、又据杨昌浚奏“筹议台湾改设藩司”各一折,览奏均悉。台湾为南洋门户,业经钦奉懿旨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刘铭传所陈,着毋庸议。杨昌浚所奏添设台北道不如添设藩司,系为因地制宜起见;自可准行。惟该督所奏尚系大概情形,所有一切应办事宜,均未筹商定妥;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着杨昌浚、刘铭传会商,奏请办理’。(十二月十二日)
粤督张之洞致总署日人以兵轮失踪为词拟派舰来粤寻访电
日外部文称:‘由法新造之“亩傍”兵轮船日久未到,现派“明治”、“长门”两舰前往汕头各港访寻;请电粤:如该二船入口时,勿视为商船’云云。巨舰不比纤芥,何须寻访;言语支离,必不怀好意。现粤电覆云:‘长崎杀戮华兵案,华民愤极,粤民尤甚。日舰来粤,恐难保其无事。崎寄正在商办,大局攸关;彼此均须加意。如果来粤各港口,当即电闻;切不必派舰来寻’等语。狡谋伺隙,是否有合?(十二月十三日)
闽督杨昌浚致总署日领知照不派兵舰到闽寻船电
日本领事知照“亩傍”兵船已查明于冬月八日由新加坡开行,至台湾之东边洋面失事沉没;所派“明治”、“长门”两舰不到闽湾访寻云。(十二月二十二日)
总署致李鸿章英法德等使言台湾系通商口岸希停收洋里电
英、法、德等使屡言台湾系通商口岸,非比内地;洋商不应领单、亦不应完厘,中国征收洋厘系属违约。迭经本署辩论,彼以延宕日久,不能再待,声称即饬洋商不令完厘;倘因此扣留货物,即须索赔,中国任咎云云。情势甚迫,断难再争;希即停抽洋商厘金,免致反受讹索。至本省如何征收落地税厘,另行设法办理。望速覆!(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