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稻法,一切同。
《杂阴阳书》曰:“稻‘生’于柳或杨。八十日秀,秀后七十日成。戊、己、四季日为良。忌寅、卯、辰。恶甲、乙。”
《周官》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水泽之地种谷也。谓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以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扬其芟,作田。”“郑司农说‘’、‘防’:以《春秋传》曰:‘町原防,规偃’。‘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以涉扬其芟’:‘以其水写,故得行其田中,举其芟钩也。’杜子春读‘荡’为‘和荡’,谓‘以沟行水也。’玄谓偃者,畜流水之陂也。防,旁也。遂,田首受水小沟也。列,田之畦也。浍,田尾去水大沟。作,犹治也。开遂舍水于列中,因涉之,扬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种稻。”
“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殄,病也,绝也。郑司农说‘芟夷’:以《春秋传》曰:‘芟夷、崇之。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言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玄谓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大雨时行,以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泽草所生,谓之芒种。”“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礼记?月令》云:“季夏……大雨时行,乃烧、、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郑玄注曰:“,谓迫地杀草。此为欲稼莱地,先其草,草干,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潦,畜于其中,则草不复生,地美可稼也。‘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则以水火炉为之。’”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注曰:“土润,溽暑,膏泽易行也。粪、美,互文。土,之地。”
《孝经?援神契》曰:“、泉宜稻。”
《淮南子》曰:“蓠,先稻熟,而农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高诱曰:“蓠,水稗。”
《汜胜之书》曰:“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行之有效。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稻地美,用种亩四升。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
《崔》曰:“三月,可种筻稻。稻,美田俗稀,薄田欲稠。五月,可别稻及蓝,尽夏至后二十日止。”
旱稻第十二
早稻用下田,白土胜黑土。非言下田胜高原,但夏停水者,不得禾、豆、麦,稻田种,虽涝亦收,所谓彼此俱获,不失地利故也。下田种者,用功多;高原种者,与禾同等也。凡下田停水处,燥则坚,湿则污泥,难治而易荒,而杀种——其春耕者,杀种尤甚——故宜五六月之,以以麦。麦时水涝,不得纳种者,九月中复一转,至春种稻,万不失一。春耕者十不收五,盖误人耳。
凡种下田,不问秋夏,候水尽,地白背时,速耕,杷、劳频烦令熟。过燥则坚,过雨则泥,所以宜速耕也。
二月半种稻为上时,三月为中时,四月初及半为下时。
渍种如法,令开口。耧耩种之,种者省种而生科,又胜掷者。即再遍劳。若岁寒,早种虑时晚,即不渍种,恐芽焦也。其土黑坚强之地,种未生前遇旱者,欲得令牛羊及人履践之;湿则不用一迹入地。稻既生,犹欲令人践垅背。践者茂而多实也。
苗长三寸,杷、劳而锄之。锄唯欲速。稻苗性弱,不能扇草,故宜数锄之。每经一雨,辄欲杷劳。苗高惊行则锋。天雨无所作,宜冒雨薅之。科大,如者,五六月中霖雨时,拔而栽之。栽法欲浅,令其根四散,则滋茂;深而直下者,聚而不科。其苗长者,亦可捩去叶端数寸,忽伤其心也。入七月,不复任栽。七月百草成,时晚故也。
其高田种者,不求极良,唯须放心地。过良则苗折,废地则无草。亦秋耕、友情、劳令熟,至春,黄纳种。不宜湿下。馀法悉与下田同。
胡麻第十三
《汉书》,张骞外国得胡麻。今俗人咱为“乌麻”者,非也。
《广雅》曰:“狗虱、胜茄,胡麻也。”
《本草经》曰:“在麻,一名巨胜,一名鸿藏。”
按今世有白胡麻、八胡麻。白者油多,人可以为饭,惟治脱之烦也。
胡麻宜白地种。二、三月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月半前种者,实多而成;月半后种者,池而多秕也。
种欲截雨脚。若不缘湿,融则不生。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和以耧耩,然后散子空曳劳。劳上加人,则土厚不生。耧耩者,为沙令燥,中半和之。不和沙,下不均。垅种若荒,得用锋、耩。
第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