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敌情:
(一)自去冬起,华北敌即开始收缩兵力,放弃某些次要据点。据已证实者,第三二(鲁南)、第三六(晋)、第三七(晋)师团主力各一部确已南调,并有继续抽调说。苏中自丑月[1]下旬收缩,淮海区亦开始收缩,敌驻华舰队转道南洋,长江仅留小汽艇百余艘。
(二)正面敌调动频繁,丑月中旬,平汉线南运敌七千余,津浦线停止客运,大批敌军南开。另传信阳增敌七千余,飞机十三架;徐州集敌万余,飞机四十架;鄂豫皖边敌机侦察活跃;同时积极抢修郑州黄河铁桥,新乡亦集汽艇二百余支,传为攻郑用。
(三)伪满敌正积极构筑由山海关沿长城线之“国防”工事,华北各主要点线亦加强防御及兵营、飞机场的建设,并征居留民[2]九万人入伍,以扩充新师团。
(四)去年亥月[3]至今年丑月仅山东津浦路东不完全统计,日伪放弃与我逼走据点二百六十四个、碉堡三百五十三个,现敌独立第七旅团防区正继续收缩,青沂路、沂临路沿线据点亦撤走一部,断绝通车。
二、敌收缩原因,基本为兵力不足。
在高度分散下守备力量减少,无法主动应付我游击活动,且有被我各个击破危险。另在长期分散守备中,军纪败坏,士气低落,整训困难,战斗力日低,加之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对日寇极为不利。敌为应付盟国反攻,适应战略需要,不得不进行决战的准备。敌兵力收缩对我有利,不但局部改善我根据地形势,而且对我有生力量的增加创造了有利条件。另由于敌人收缩,兵力相对集中,随时有以优势兵力对我某一地区进行突然猛烈“扫荡”的可能,尤其不断的奔袭合击,企图逐渐毁灭我有生力量,这是我必须高度警惕的。
三、根据以上情况,敌集中后可能有三个动向:
(一)敌在华北分散配备战略方针失败后,冈村他调,冈部继任[4],敌可能以其集中之优势加重对我之压力和“扫荡”。
(二)在南太平洋战场作战严重损失后,可能以挖肉补疮办法,企图阻止英美或部分反攻英美在南太平洋之推进。
(三)三国会议[5]后,国民党抗战较前坚定,亲日派遭受打击。为破坏中国反攻准备,加强亲日派诱降活动,可能发起对郑洛[6]战役进攻,打通平汉线,以进攻西安。敌三个机动方向并非孤立进行,是相互联系的,敌对我正面进攻,企图牵制中国军队不能南向增援,同时进攻正面更不放松敌后“扫荡”,以减轻正面的威胁。因之敌后战争,仍会紧张频繁,我须在思想上有所准备。
四、我们的方针:
(一)基本上不过分刺激敌人,让其安于集中,但绝不是消极观望等待,应以少数主力部队配合地方民兵,加强对边沿区的活动。一面按计划、有部署地辅助进行广泛的政治攻势,另方面则抓住有利时机,袭占或迫走某些据点,开辟更多新地区,并进行恢复地区的巩固工作。
(二)严密监视敌人行动,防其突然奔袭及发起带季节性的“扫荡”。
①本文是罗荣桓与黎玉、萧华共同签署给各军区并报中央军委和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的电报。
因此,应加强战略侦察,进行一切反“扫荡”作战准备。在政治上克服麻木和平倾向,严禁铺张形式、大吹大擂作风之抬头。主力以营为单位分散整训,机关不久驻一地,以免造成敌人合击目标。
(三)如敌“扫荡”时,我作战指导上不宜集中大的兵力打硬战。因此,仍以广泛开展分散性、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采取“敌进我进”方针,大胆挺入敌区活动。如敌对友邻区“扫荡”时,应积极配合作战,加强全局观念。
注释[1]丑月,即二月。
[2]居留民,即当时在中国定居的日本人。
[3]亥月,即十二月。
[4]冈村他调,冈部继任,冈村,即冈村宁次,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调任第六方面军司令官,遗缺由冈部直三郎继任。
[5]三国会议,指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二十六日结束。会议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计划以及击败日本后如何处置日本等问题。十二月一日,《开罗会议共同宣言》(简称《开罗宣言》)在重庆、华盛顿、伦敦同时公布。宣言内容之一是:把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第8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