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本篇第二十五马云。此与素问标本病传论相同。然凡病必先治其本。若中满与大小不利。则不分标本。而必先治之。
本经以本篇论标本。后论病传分为二篇。素问合标本病传论。共为一篇。(详义见于素问识当参考)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马云。先病曰本。后病曰标。故凡先生初病。而后病势逆者。必先治其初病之为本。若先病势逆而后生他病者。则必以病势逆之为本。而先治之也。
必且调之素问必上有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一句。
先病而后中满者素问。病、作热。志云。中满者。腹中胀满。脾胃之所生也。先病而后中满者。因病而致中满也。则当先治中满之标病。而后治其本病。
有客气有同气
马云。正以人之病气有二。病本不相同。而乃彼此相传者。谓之客气也。有二病之气本相同类。而乃彼此相传者。谓之同气也。简案、素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同、作司。近是。
间者(止)为独行志云。间者邪正实虚之相间。故当并行其治。甚者又当独行其治。
先小便大便不利诸本小下无便字。素问作先小大不利。
第二十六
杂病篇第二十六沉沉然马云。头则昏沉而不能举。
KTKT然马云。KT、音荒。目不明。
唇漯漯然甲乙。作者肩中热。马云。其唇则漯漯然。而有涎出唾下之意。张云。肿起貌。病而在面在胸及不能言者。以胃脉行于颊。挟口环唇。循喉咙。下胸膈也。
厥气走喉(止)大便不利
志云。此邪病足少阴之气。而为厥逆也。足少阴肾脉。循喉咙挟舌本。厥气上逆于喉。故不能言。肾为生气之原。气逆故手足清。肾开窍于二阴。故大便不利。
向向然(止)HHT甲乙、向向作膨膨。HTHT作。(注云音最九墟作荣)马云。腹中向向然。
而气喜走布且多有寒气。又HTHT然而有声。张云。腹向向然。寒气滞于脾也。又HTHT然。水谷不分之声也。
便溲难。脾脉聚于阴器也。简案、HT、字典同。水名。无他义。唯龙龛手鉴云。胡谷切。水声。志作谷。非。
嗌干(止)取足少阴马云。嗌咽干燥。口中甚热。其津液如胶之稠。当取足少阴肾经之穴以补之。水王则火衰也。
犊鼻甲乙云。在膝下上侠解大筋中。足阳明脉气所发。简案、骨空论。骨空在辅骨之上端。
王注云。谓犊鼻穴也。
发而间之马云。必发其针而又间刺之。非止一次而已也。
志云。音厘。牛尾也。(案出说文。)刺膝无疑马云。刺膝用之无疑也。
喉痹(止)取手阳明张云。手足阳明之脉。皆循喉咙。
能言者轻。但取之上。不能言者重。当泻其下也。
疟不渴(止)取手阳明甲乙云。疟不渴。间日而作。九卷曰。取足阳明。素问。刺太阴渴而间日作。
九卷曰。取手少阳。素问。刺足少阳。志云。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间日而作者。其气舍深。内薄于阴而不得出。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应地气之在下。其道远。故间日而作。地为阴。故不渴。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应天气之在上。其道近。故曰作天为阳。故渴也。
齿痛(止)取手阳明
甲乙。齿下有动字。张云。手足阳明之脉。皆入齿中。然胃经多实热。故不畏寒饮者。当泻足阳明。大肠经多虚寒。故畏寒饮者。当补手阳明也。此与上文(寒热病篇)臂阳明节。义有所关。当互求之。志云。足阳明主悍热之气。故不恶寒饮。手阳明主清秋之气。故恶寒饮。
聋而不痛(止)取手阳明张云。足少阳之脉。下耳后支耳中出耳前。手阳明之别者。入耳。故当分痛与不痛而补泻之。志云。阳明当作少阳。
第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