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于大筋之下。尺泽合也。乃由此内屈
阴入腋走肺。然肺经之脉。从脏走手为顺。此则从手数至脏。故为顺行逆数之屈折。简案、澹、马志并为澹渗诸经之义。恐非也。数脉并注。义自分明。甲乙注为有缺文。误。沈彤释骨云。手大指本节后。起骨曰壅骨。邪客篇云。云是壅骨。固在鱼际旁寸口前。旧说谓即掌后高骨。误。
心主之脉(止)络于心脉
甲乙。心脉、作心胞。马志作心肺。非。张云。中指之端。中、冲井也。内屈循中指以上掌中劳宫。荥也。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大陵
也。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两筋之间。间使经也。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者。曲泽合也。由此上入胸中。内络于心脉。
乃手厥阴经。顺行逆数之屈折。按本篇于十二经之屈折。独言手太阴心主二经者。盖欲引止下文少阴无之义。
故单以膈上二经为言耳。诸经屈折详义。已具经脉本输等篇。故此不必详也。
少阴心脉也(止)故独无焉甲乙。大主也下。有为帝王三字。张云。手少阴心经也。手厥阴心包络经也。经虽分二。脏实一原。但包络在外为心之卫。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乃精神之所居。其脏坚固。邪不可伤。伤及于心无不死者。故凡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外之包络耳。然心为居主之官。而包络亦心所主。故称为心主。凡治病者。但治包络之。即所以治心也。故少阴一经。所以独无焉。详义出本输篇。
少阴独无者(止)因天之序
甲乙。不病上有心字。外经下有脉字。张云。凡脏腑经络。有是脏则有是经。脏居于内。经行于外。心脏坚固居内。邪弗能容。而经则不能无病。故少阴经病者。当取掌后锐骨之端。
即神门也。其余脉之出入。屈折余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者。言少阴心主之。其行相似。故曰本者。
言少阴本经之。非上文皆在心包之谓也。然则邪在心包脏者。当治心主之。邪在少阴经者。当治本经之。
因其虚实以取之。则邪气去而真气固。乃不失诸经天道之序也。按本篇。所载五脏五。六腑六。独手少阴经无。故此篇特以为问。正欲明心为大主。无客邪伤之义。然既曰无。而此节复言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及如心主脉行本输等义。可见心脏无病。则治脏无。少阴经有病。则治经有。故甲乙经备载少阴之云。少冲为井。少府为荥。神门为。灵道为经。少海为合。于十二经之。始全其义。盖本诸此。马云。外经有病。独取其掌后锐骨之端神门穴耳。其余脉之出入曲折。所行之徐疾。皆如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行也。故本经本输篇。谓治手少阴者。即治心包络经。皆调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邪气所冲而泻之。真气衰而补之。如是者。则邪去而真固。有以循天道四时之序。简案、少阴无
云云。王冰三部九候论注引之云。灵枢经持针纵舍。论曰乃知古篇名。与今本不同。
阴阳如一者病难治马云。人迎气口若一。则脉为关格。病当难治。张云。表里俱伤。血气皆散者。
是为阴阳如一。刺之必反甚。当舍而勿针也。志云。皮肤筋骨之浅深。皆病也。
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
甲乙。作察其本末上下。有热者病常在。马云。胸腹为本。四肢为末。凡本末尚热者。其病尚在。张云。胸腹脏腑为本。经络四肢为末。尚热者。余邪未尽也。宜从缓治。其病亦去者。
可舍针也。
持其尺(止)寒热痛痹
志云。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故持其尺。察其尺肤之坚脆大小滑涩。以知皮肤分肉之寒热燥湿也。五脏之血色见于目。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盖病在脏者。半死半生也。视其血络。察其皮毛。以知痛痹之寒热也。皮部论曰。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余未得其意也张云。不惟病形轻重有纵舍。而持针之际。其进止退留。亦有纵舍。未得其详。因而复问。
第141章